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155|回复: 0

    [第11章 急症] 【第六节 出血证】二、咯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4 15: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咯血

            咯血是指气管、支气管、肺组织出血,随咳嗽而出。多见于支气管扩张或炎症、肺结核、肺脓肿、肺癌、肺吸虫等。亦可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左心衰竭合并肺水肿等。

            咯血属中医学“咳血”“嗽血”“咳唾血”“唾血”等范畴,其发生常与感受外邪、情志过极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肺,与肝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火热灼伤肺络,迫血妄行。

    【辨证要点】

            主症 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量多,呼吸气急。

            肺热伤络:发热喘咳,咳痰带血,或咳出大量血痰。舌红,苔薄黄,脉数。

            肝火伤络:因恚怒而咯血,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咳逆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虚火伤络:反复咯血,口干咽燥,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疗】

    1. 基本治疗

            治法 清热宁肺,凉血止血。取手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孔最 尺泽 鱼际 中府

            配穴 肺热伤络配大椎、少商;肝火伤络配行间、太溪;虚火伤络配百劳、太溪。

            方义 孔最是肺经郄穴,是治疗咯血的经验效穴;尺泽是肺经合穴,鱼际是肺经荥穴,中府是肺之募穴,三穴合用,可清泻肺经热邪,凉血止血。

            操作 尺泽、鱼际、大椎、少商点刺出血;中府向外侧斜刺;余穴常规刺,泻法。

    2. 其他治疗

            (1)穴位贴敷 取涌泉。选用独头蒜一枚洗净夫皮,捣烂成泥膏状,贴敷于穴位。主要用于急性期。

            (2)耳针 取气管、肺、肝、肾上腺。毫针刺法,或压九法。主要用于急性期或巩固治疗。

            (3)穴位注射 取孔最、肺俞。肺热伤络或肝火伤络选用清开灵注射液,虚火伤络选用生脉注射液,常规穴位注射。

    【按语】

            1. 针灸对咯血有效,但引起咯血的原因较多,应进行明确诊断,对因治疗;对大量咯血者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2. 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燥热之品,大量咯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紧张情绪。

    【文献摘录】

            1. 《针灸甲乙经·卷八》: 唾血,时寒时热,泻鱼际,补尺泽。

            2.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 唾血振寒咽干,太渊主之。

            3. 《神应经·痰喘咳嗽部》: 咳血,列缺、三里、肺俞、百劳、乳根、风门、肝俞。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