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421|回复: 0

    [第8章 清代医家] 第六节 吴亦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4 09: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7 13:18 编辑

    第六节  吴亦鼎

    一、生平与著作

      吴亦鼎1792—1861年,字砚丞,安徽歙县人,清代针灸家,著有《神灸经纶》《麻疹备要》,因学术价值较高,后均被曹炳章编人《中国医学大成》。吴氏精于医理,鉴于当时世医多以汤液为本,疏于灸法,乃汇集各家灸法,编成《神灸经纶》四卷,卷一介绍灸法及经络,卷二介绍穴位,卷三、卷四介绍证治方法。由于“针之手法未可以言传,灸之穴法尚可以度识”,故《神灸经纶》专论灸法,从论述灸法出发,从而“由灸而知针,由针而知道,绍先圣之渊源,补汤液所不及”。

    二、学说与贡献

      明证善治说

      吴亦鼎在《神灸经纶·卷三·证治本义》中明确提出明证善治,他认为脉证不明,不能指导治疗,强调通过望闻问切而“内外详审”的辨证之法,达到“皆有明证,然后从而治之,无不得心应手”。由于天有运气不同,地有方宜之别,人有强弱之差,治疗时可灵活采用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不同方法。如“取证未确,必致病在阴而反灸其阳,病在阳而反灸其阴。宜灸多者反与之少,则火力不及,而病不能除宜灸少者反与之多,则火力太过,而病反增剧”,故他在《神灸经纶·卷一·灸忌》中强调“灸病必先候脉辨证”。

      《神灸经纶》对辨证施灸的分析十分详尽,在书中的卷三及卷四部分把各科病证分成“证略” 及“证治” 两部分论述, 如中风证略、中风证治,厥逆证略、厥逆证治,首部证略、首部证治,中身证略、中身证治,小儿科证略、小儿科证治,外科证略、外科证治等。在证略部分主要介绍证候之特点、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等,体现其“明证”思想而证治部分详列灸治穴位,广收博采,反映其“善治”观点。如在中风证略中结合《内经》等文献,详论中风致病特点和真中风、类中风的鉴别,而在中风证治中列举气塞痰壅等11种中风或与风邪有关疾病的灸治处方、预防中风的灸治经验,体现了辨证施治、预防为主的原则。

      灸重审穴说

      吴亦鼎在《神灸经纶·引言》中说“灸法亦与针并重,而其要在审穴,审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审穴主要指“ 辨明经络,指示荥俞”审穴的内容,首先要辨明经络与人体脏器部位相关的内容,如“胆筋结于尻”“小腿肚属足太阳膀胱”等。“苟不明经络腧穴,无从下手”,他举例说“肾之筋脉从腰贯脊,并不及脐,脐痛治肾,舛谬误人”,故作者在卷一、卷二大量引用《内》《难》原文,结合自身经验、叙述十二经及奇经八脉循行、十二经脉起止及穴图歌等基本理论。如《神灸经纶·卷一·周身穴位经脉骨度》详细介绍134个人体古代解剖部位标志和经脉名称及骨度分寸等内容,包括①详列古代解剖部位名称②解释古代解剖部位名称的由来及与脏腑、组织、经脉、经筋等的联系③论述了十二经脉五输穴、原穴、络穴的名称、定位等,这样将经络与人体脏器及身体部位搞清楚,辨证取穴才能准确。

      另外,吴亦鼎还对经络起止进行考证,如“ 溺孔即前阴督脉起处”、“ 肝筋脉皆起于足大趾外侧丛毛之际”,并对某些部位的经络分别排列定位,如颈项部经穴定为八行,即任脉天突、胃经人迎、大肠经扶突、小肠经天窗、胆经、三焦经天牖、膀胱经天柱、督脉风府。在指示荥输取穴定穴方面,除运用骨度分寸、同身寸等法外,对有些穴位如肺俞、章门、膏肓等还介绍了多种定位方法。如膏肓穴有三种取法,一法从“魄户下行第四椎下第五椎上,此穴居中,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曲脊取之” 二法“先令病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臂动,乃从胛骨上角摸索至胛骨下头,其间当有四肋三间,依胛骨之际相去骨际如容侧指许,按其中一间空处, 自觉牵引肩中是其穴也”三法“以手搭左肩上,中指稍所不及处是穴,左取亦然” 。由此可见吴亦鼎十分注重审穴。

    灸可“温暖经络,宣通气血”说

      吴氏对灸法的作用做了明确的论述,他在《神灸经纶·卷一·说原》中提出“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人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生,能通十二经,人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灸能“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其中关键在于“温”及“通”, 温是通的条件,通是温的目的,气血宣通则百病可消。从艾灸的特点、作用及发病着手,阐述其治病原理,十分可贵。

      吴氏灸治疾病,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并记载了不少危症、重症的灸疗方法,如在卷三“中风灸穴”中介绍中风气塞痰壅、昏危不省人事者,灸百会、风池、大椎、肩井、间使、曲池、足三里、肩偶、环跳、绝骨卒中风,灸神阙,并提出“中风服药只可扶持,要收全功,灸火为良。盖不惟追散风邪,宣通血脉,其于回阳益气之功,真有莫能尽述者”。卷三“中身证治”提到脾心痛,痛如针刺,灸内关、大都、太白、足三里、公孙。卷三“厥逆灸治”记载暴厥冷道,灸气海、肾俞、肝俞、阳溪、人中、膻中、百会尸厥卒倒气脱,灸百会、人中、合谷、间使、气海、关元 面青,腹痛呕吐,泻痢,舌卷囊缩,手指甲、唇青,心下结硬胀满,冷汗不止,四体如冰,厥逆昏沉不省人事,脉伏绝者,灸气海、丹田、关元,如“得手足温暖、脉至、知人事,无汗要有汗出,即生不暖、不省、脉不至者,死”。说明灸法可温暖经络、宣通气血。

      灸可使“毒随火而散”说

      吴亦鼎在《神灸经纶·卷四·外科证治》介绍了疮毒灸治的作用,提出灸使“毒随火而散”说,“一切疮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如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而散,此从治法也”并在《神灸经纶·卷四·外科证略》中指出“凡疮疡初起,七日以前即用灸法,火能破坚化结,引毒外出,移深就浅,功效胜于药力”。他在《神灸经纶·卷四·外科证治》中重点记载了痈疽疮疡等70多种外科病证的灸治方法,如乳岩、乳气、乳毒,灸侵囊近膻中者是也 肩鶻、灵道、温溜、足三里、条口肺痈,灸膻中、肺俞、支沟、大陵、肾俞、合谷、太渊疔疮,隔大蒜灸疮上,喉痛灸少冲等。他还详细介绍了主治一切痈疽恶疮发背、妇人乳痈的“骑竹马灸法”,并指出“凡痈疽皆心火留滞之毒,灸此则心火流通而毒散矣,起死回生之功,屡试屡效”。

    三、临床应用与学术影响

      吴亦鼎的《神灸经纶》是一部灸法专著, 在继承与发展灸疗方面留下了宝贵经验。吴氏施灸重视辨证及选穴的观点为临床应用灸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他的灸使“其毒随火而散”说和大量的灸治经验为后人在痈疽疔疮等火毒证施用灸法方面提供了理论与临床依据。如邵氏用艾条治疗褥疮94例,总有效率为91.48%,研究表明艾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链球菌、绿脓杆菌均有抑灭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灭作用。喻氏等用隔蒜艾灸治疗蝮蛇咬伤60例,其总有效率为76. 67%,对照组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局部症状积分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 05。可见隔蒜艾灸治疗蝮蛇咬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改善局部症状的作用。这些报道验证了吴亦鼎的灸可“毒随火而散”说。总之,吴亦鼎的灸疗学说值得进一步继承和研究。

    四、阅读文选
    证治本义(《神负经纶》花三)

      夫症者、证也。取证于外,以验其中。必心无疑似,病无通情,乃可以云前也。苟证有未明而漫为施治,其能不识人者寡矣。所以古人立四诊之法,望以证其形色,阿以证其音声,向其起居、饮食而得所因,切其脉象至息而知所病。如此内外详审,皆有明证,然后从而治之,无不得心应手。故夫医之治病,必若禹之治水,疏之渝之,决之排之,顺水之性,而无庸私,智穿凿为也。
    中风证略(《神灸经纶》卷三)

      经曰风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其中人也,有中腑、中脏,真中、类中之不同。后之论治者,有主痰、主火、主气虚之各异。要求其所自无不由中气之虚,外邪乃得乘其虚而袭之。真中之症,西北方风高往往有之,故客于脉者则为厉风客于脏腑之俞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自脑户而合于太阳则为目风饮酒汗出见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当风则为内风人于肠胃则为肠风外客腠理则为泄风,其名不同,其治亦异。类中者,状如中风,但无痛苦寒热,而肢节忽废,神气言语倏忽失常,此非外风所致,乃肝邪风木所化,戕贼中土,故忽然卒倒,昏不知人,口眼歪僻,痰涎上壅,甚则口开心绝,手撒脾绝,目合肝绝,遗尿肾绝,声如鼾睡肺绝,五症全者死不治。又见有吐沫直视,面色如妆者,肉脱筋痛者不治。若非预防于平时,而欲图功于末路,则幸而生全者,良亦苦矣。

      【思考题】

      1.吴亦鼎用灸的学术思想是什么

      2.吴亦鼎的学说对临床有什么意义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