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堂 发表于 2020-3-25 15:08:12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三、精血津液的关系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精、血、津液同为液态物质,皆由饮食水谷化生,均具有濡养、化气和化神等作用、因此,精、血、津液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一)精血同源

      精能化血,血能养精,精与血之间具有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1. 精可化血

      水谷之精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物质。脾运化吸收的水谷之精,其精粹部分化为营气,与津液入于脉中,化赤为血;肾藏精,精髓为化血之源。由于肾为藏精之脏,故肾精化血的意义更为重要。肾之外华为发,肾精化血,荣养头发,故称“发为血之余”。肾精亏耗,可表现血虚病证,同时常见有头发枯槁脱落之候。

2. 血以养精

      血液充养脏腑可化生脏腑之精;血液滋养于肾,使肾精充实。故血液充盈则精足,血液虚少则精亏。临床常见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相互影响,表现为头晕眼花、耳聋耳鸣的肝肾精血亏虚病证。

(二)津血同源

      血和津液皆为液态物质,与气相对而言,皆属于阴,均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同具营养和滋润的功能、两者之间可以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称为“津血同源”。

      血与津液的关系可概括为血可化津、津能生血。

1. 血可化津

      血液由营气和津液构成。血行脉中,血中之津液可渗出脉外而为脉外之津液。若失血过多,脉中血少,脉外津液进入脉中以维持血量,可引起脉外津液不足,故失血患者,除表现面白、舌淡等血虚症状外,多见口渴、尿少等津液亏虚的症状。因此,对于失血者应慎用发汗等方法治疗,以防进一步耗伤津液。《灵枢·营卫生会》说:“夺血者无汗。”《伤寒论》也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

2. 津能生血

      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脉外之津液进入脉中则化而为血。若大汗、剧烈吐泻,或严重烧伤,脉外津液不足,则血中之津液渗出于脉外,以补充脉外津液,从而导致血脉空虚、津枯血燥等病变。因此,对于大汗、剧烈吐泻等津液耗伤者,应慎用破血逐瘀之峻剂,或放血疗法,以防进一步耗伤血液。《灵枢·营卫生会》有“夺汗者无血”之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三、精血津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