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堂 发表于 2022-1-11 15:05:45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五、客体关系理论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五、客体关系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创立之后,其理论观点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地重组分化,形成了新精神分析理论,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理论成为其重要的分支。克莱因(Klein)、费尔贝恩(Faiaim)、科恩伯格(Kemberg)、温尼科特(Winnicot)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客体(objeet)是由弗洛伊德创造的专业名词。客体关系(ohbjeet relations)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客体关系中的客体指生命中有特殊意义的人或事物,是一个人的感情或内驱力的投注对象或目标。

      弗洛伊德认为,内驱力先于客体,甚至为满意和受挫的体验创造出客体,客体是用来满足内驱力欲望的;并认为儿童的心理能量只投注于自身,而不是自身以外的客体,所以没有预设与他人的链接。

      克莱因通过儿童观察发现,母婴关系、人际环境影响人格的形成。她从内驱力的角度,将婴儿与客体之间的作用看作是一种被幻想所转化和呈现的作用。她认为婴儿的精神世界具有最原始的偏执分裂状态,把人幻想成全好或全坏的状态,把来自妈妈好的体验(被喂养、被舒服拥抱、被安全保护等)都归于极好的妈妈,如天使一般;把坏的体验(被冻、饥饿、不舒适、幻想被迫害)归结于可恨的妈妈,如噩梦一般。婴儿将极端的幻想连续不断地投射出去,接受现实的检验,以修改后的形式再返回内心。该婴儿逐渐察觉到自己有一个可爱并不完美的妈妈,并将两个妈妈融合在一起。克莱因强调,修复(reparation)是相当重要的,修复自己由于恨给所爱的人带来的伤害(想象中的以及现实的)。每一次经历哀伤,重陷抑郁,人格便经由所做的修复工作得到一次加强,这是人格发展整合的过程。

      科恩伯格认为,理解人格结构(从极度紊乱到正常)的关键是母婴关系,早期健康的客体关系会使一个人获得整合的自我、有力的超我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早期不良的客体关系会导致矛盾的自我状态和多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边缘型人格障碍。

      费尔贝恩受克莱因的影响,立足于“纯粹”客体关系,强调所有主要的内驱力都是对关系的驱动,而不是对生物本能的满足。此客体关系理论完全从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模型中分离出来。根据费尔贝恩的理论,如果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好,孩子的自我就是完整的;如果与父母关系不好,儿童自我就会建立补偿性的内部客体。他的贡献在于证明了幼儿期被内化的客体关系抚育出一个显现的自体(self),而不是起源于非人格的本能。

      温尼科特作为英国的一名儿科医生,他认为母婴关系中母亲是一个重要角色,为此创造出一个词“足够好的妈妈(good-enough mother)”。当婴儿用身体攻击母亲时,母亲并没被摧毁,始终能为婴儿提供帮助、保护、喂养,是可依赖的,他称之为“抱持”。在良好的环境下,给予婴儿身体和心理上安全而不强迫的呵护,婴儿的真实自体才得以发展。当没有一个足够好的母亲,不能满足孩子全能感的环境时,假自体就会发展出来。温尼科特的贡献在于提出了“过渡性客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五、客体关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