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堂 发表于 2022-6-17 17:33:02

【第一节 《黄帝内经》论刺灸法】三、论补泻

三、论补泻
人体疾病的本质是阴阳失去平衡,导致阴阳偏感偏衰,使人体的气血、脏腑、经络产生虚实的空化。《素问通评虚实论》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治疗疾病就是使用各种方法扶正扶邪,从而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这说明《黄帝内经》极为重视用针刺促使“阴阳平复” 来恢复人体健康,达到治病的目的。《黄帝内经》论针刺补泻的内容丰富,篇章繁多,这里仅就补泻的原则、补泻的依据、补泻的方法介绍如下。
      1.补泻原则《灵枢·官能》日:“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用针刺治病,需要遵守的原则很多,其最基本的是补泻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这是对全身疾病总的补泻原则而言。对于经络,《灵枢.经脉》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两者总的精神是一致的, 但后者比前者有更具体的针刺要求,如“疾之”“留之”“灸之”“以经取之”等,这说明针刺的补泻与具体的针刺操作紧密相连。了解和掌握这一 特点非常重要,针刺手法是否恰当是能否实现补与泻的关键。
《灵枢·小针解》日:“气盛不可.补....气虚不可写也。”这亦是不可违背的原则。否则,会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的:“补泻反则病益笃。”《难经·七十三难》也说:“补者不可为泻,泻者不可为补。”《难经·八十一难》又叮嘱说:“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
单纯的虚或实的补与泻,比较好掌握,如果发生了虚实相倾、阴阳相移的复杂情况,则又要遵循补泻的先后。《灵枢·终始》日:“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先保其正气,后祛其邪气,是处理复杂情况的根本所在。《灵枢·根结》说:“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针对此提出:“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运用针刺补泻治疗疾病有一定范围, 在人体阴精阳气、形体气血俱虚的情况下,不宜用针刺,仍需用药物来治疗。
《黄帝内经》所制定的以上诸项针刺补泻原则,对现代针灸的临床运用,仍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补泻依据
(1)辨别虚实:《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治也。”《灵枢.根结》还讲:“必审五脏变化之病,五脉之应,经络之实虚,皮之柔粗,而后取之。”施治前必须通过四诊合参对病症做出正确的判断,辨明虚实,作为针刺补泻的依据。人体疾病的虚或实,不但脏腑、经脉、脉象、皮肤会出现,而且《素问·调经论》还指出:“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面对这样一些复杂情况,更要按照《灵枢.通天》说的那样:“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因此,先谨慎地对有余、不足,做出准确的虚或实的判断,然后才能正确施用补泻治疗。《黄帝内经》还十分强调脉象的变化作为补泻的依据,《灵枢.终始》日:“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灵枢·小针解》日:“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当补也。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邪胜则虚之者,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脉象是病症反映的重要部分,故将它作为补泻依据是有道理的。
除上述外,对于针刺治疗来说,更须审察其经络的虚实情况,以及针刺穴位时指下的感觉以分虚实。《灵枢·刺节真邪》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说明经络的虚实现象,可以从切循、按弹和针下感应而加以辨别,凡表现麻痹、厥冷、陷下、瘦弱、针下空虚和感觉迟钝等现象为虚;表现疼痛、红肿、硬结、肥大、针下紧涩和感觉过敏等现象为实。《灵枢·小针解》日:“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 知守气...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这说明针法补泻的一些特点。 一般的针灸医师只知道在四肢关节以下的穴位针刺能治疗各种疾病,不注意用持针指端来辨别气血往来、正邪盛衰的细微变化。高明的针灸医师则不然,将针刺入穴位后,细心地体察指下气血正邪活动的状态,根据经气的虚实情况而施行补泻。

(2)审察形神:《灵枢·终始》说:“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灵枢·寿夭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针刺治疗前必须诊察患者体质、形态的强弱与神气的盛衰。《灵枢·小针解》说:“神者,正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营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张介宾说:“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故形之肥瘦,营卫血气之盛衰,皆人神之所赖也。故欲养神者,不可不谨养其形。”张志聪又指出:“知形之肥瘦,则知用针之浅深;知血气之盛衰,则知方圆之补泻。血气者,五脏之神气也。能知形之肥瘦,气之盛衰,则针不妄用,而神得养也。”
时人的形态和气质,《灵枢》分别为“五态”,如《灵枢·通天》说: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并指出:“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在临床上虽然不能机械地拘守“五态”来施行治法,但必须了解患者平素体质的强弱及阴阳属性,作为施治的参考和依据。一般地说,偏于刚者为阳,偏于柔者为阴,阴阳不分、强弱平衡者为阴阳和平之人。
针刺的效果与人的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故《灵枢·本神》说:“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已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3)明辨经絡:施行针灸一定要熟悉经络理论。《灵枢·本输》说:“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这里讲的十二经络之所终始,不单指十二经脉循行起止点,还与根结有关。《灵枢·根结》指出:“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终始根结的理论直接指导着针刺治疗的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原则。“络脉之所别处”,指的是十五络从经脉别出的穴位,如《灵枢·经脉》说:“手太阴之别,名日列缺,起于腕上分....其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去欠)小便遗数。”络脉的循行分布、虚实病证与针刺补泻关系极为密切,不能忽视。“ 五输之所留”措的是《灵枢·本输》所论述“五输穴”的穴名、属性、气血流注状态等,这部分输穴是针刺最常用穴,一定要掌握好。 “六腑之所与合”,一方面指脏与腑的六对相合;同时也指六腑下合穴、这些穴位是清降六腑之气的要穴,更要重视。经络'气血的多少与盛衰,邪客于经络的部位都直接关系到针法的具体施行。
《灵枢·卫气失常》说:“夫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穷,各在其处。病间(轻)者浅(刺)之,甚(重)者深(刺)之,间者小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意指根据病变部位的深浅和病情的轻重等情况,分别采用适当的刺法以达到调气。这种辨证施治的思想,在后世针灸书中也有阐发。如杨继洲说:“变通随乎证,不随乎法。”汪机说:“夫病变无穷,灸刺之法亦无穷。或在上,下取之;或在下,上取之;或正取之,或直取之,审经与络,分血与气,病随经所在,穴随经而取,庶得随机应变之理。”这些论述,都是强调经络理论的重要性。
      3.补泻方法 “补虚泻实” 是针灸治疗的总则,《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用针刺实现补泻,补法在于顺其气,或将气向内推送,使正气有所补益;泻法就是逆其气,折其病势,将气向外引申,使邪气有所散逸。补泻手法贯穿进针到出针全过程中,其效应还应受到患者体质和功能状态的影响。所以,补泻手法的应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掌握,不能千篇一律地 生搬硬套。
(1)迎随法:迎随意指逆顺,这是补泻法的总则,又可概称各种补泻法为迎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灵枢·小针解》说:“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也...知其往来者,知气之道顺....往者为逆者,言气之虚而小,小者为逆也。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平者为顺也。 明知....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灵枢·终始》说:“阴主脏,阳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综上所说,迎随讲的不是具体的补泻针刺法,而是各种具体的针刺补泻法都要依据人体经气的盛衰、大小、逆顺、阴阳、脏腑的部位而采取“实者,迎而夺之”,道其气,折其势;“虚者,随而济之”,顺其气,扶正气的措施来达到补虚泻实之目的。

(2)徐疾法:徐是慢的意思,疾是快的意思。《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微,在速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灵枢·小针解》说:“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灵枢·邪客》说:“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灵枢·官能》说:“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黄帝内经》多次强调用针刺的不同速度,去实现补虚泻实的目的,这足以说明《黄帝内经》是把“用针之徐疾”作为针刺补泻具体操作的基本原则来对待。
徐疾只是用针的快慢速度,用徐疾来实现补泻,必须结合具体的针法,如进出针、提插、捻转、开阖来施行。徐疾的不同速度,经过后人的实践和揽索,认为在施行时还必须结合用力的大小一 “紧”“慢”的操作才能真正实现补与泻,使之能将正气向内推,达到补益的目的;反之,能将邪气向外引申.达到邪气散逸的目的。
(3) 提插法:提插二字《黄帝内经》 中没有直接提出,《灵枢·官能》说:“泻必用员 ....疾而徐出,伸而迎之。”“补必用....微旋而徐推之........其中所说的“伸”就是提的意思,“推” 就是插的意思。其实《黄帝内经》中的“内”和“出”虽然主要指进针和出针而言,但一次的进针和出针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影响不大,必须多次的“内针”和“出针”才能起作用,可见“内”和“出”也有提插的含义。上述引文指出, 泻法着重在“伸而迎之”的提针手法上,但它是在“疾内徐出”的基础上施行的;补法着重在“徐推之”慢慢插针的操作上,但仍要结合“疾出之”的手法来实现使“真气乃存”。上述所说与《灵枢.小针解》讲的:“徐而疾则实,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言疾内而徐出也。”主张是一致,将用针徐疾的不同速度,结合具体的提插法,才能实现引阳气深人或引邪气外出的目的。
(4)捻转法:《灵枢·官能》说:“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伸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关于捻转在补泻中的应用,《黄帝内经》只此一段讲得比较详细。泻法时用“切而转之”,补法时用“微旋”。两者比较,泻法转动针身时,用力重,角度大,速度也快;补法只是微旋针身,用力轻,角度小,速度也慢,这说明捻转法也有徐疾不同的用针速度。从上述引文从中还可看出,捻转的泻法一定要与针的疾进徐出同用,才能使“其(经)气乃行”“气出乃疾”。捻转的补法一定要 与针的“徐推”“疾出”同用,才能使“真气乃存”。这段引文的旨意,补泻手法的核心是徐疾的提插法,捻转只是协同提插完成引阳气人深,或引邪气外达的补泻作用。
《黄帝内经》对于捻转针法的描述很粗略,只有“转针”和“微旋”的记载,这与处在《黄帝内经》时代的针具结构有关。当时的毫针针柄是扁四棱形,操作时不可能用拇、示指搓动针柄使之做360°以上的来回转动,只能做180°以下的微旋或转动针身。到了宋代以后,毫针的针柄制成了圆柱形,用手指搓动针柄使针身旋转成为可能,从而促使了捻转针法的发展。捻转以平面转动为主,必须结合针身的上下提插才能达到引阳人深,或引阴外出的作用。操作时拇指向前捻结合下按(插),拇指向后捻结合上提。左右捻转和上下提插一样, 都是相对反复动作。以拇指和示指末节的指腹部来回转针,有进有退,只是从用力轻重和速度的快慢来区分以“左”为主,还是以“右”为主,而不是指单方向的连续捻转。
(5)呼吸法:是在用针刺补泻时与患者的呼吸相配合的方法,《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日泻。”“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这是当患者吸气时进针,转针,呼气时退针,为泻法;相反呼气时进针,转针,吸气时退针,为补法。在进出针时配合患者的呼吸,符合迎随补泻总则,故称为呼吸补泻法。元、明时期的针灸家还以呼吸配合提插及左右转针,如左转配合呼气.右转配合吸气等。这时期的针灸家还主张,医师的针刺手法操作。主动地配合患者的自然呼吸,称为“自然呼吸”。若要求患者的呼吸被动地去配合医师的针刺手法操作,称为“使然呼吸”。这是医师根据自己的手法操作,随时发出命令,要求患者呼气或吸气来配合医师对毫针的提插或抢转。呼吸除用于配合补泻之外,还用于配合候气和催气。如缓慢而深沉的腹式呼吸,有助于针感的传导。呼吸补法采用鼻吸口呼、泻法采用口吸鼻呼有助于诱导针下产生凉热针感。在进针、出针时配合呼吸,还可以减轻针刺的痛感。
(6)开阖法:《灵枢·官能》说: ......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气下而疾出(针)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灵枢·终始》说:“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看,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痛,无使邪气得人。”《素问·刺志论》说:“人实者,左手开针孔也;人虚者,左手闭针空也。”综上所述,其具体操作方法是;补法,在施针引阳人深后,出针时疾按针孔,使“真气乃存”“以养其脉”,达到补的作用。泻法,在施针伸而迎之,摇大针孔,使“极出其邪气”,以达到泻邪治病的作用。这实际上是对针刺所产生的引阳人深、引阴外出而采取的一种辅 助措施,以进一步促使补泻效果得以实现,而开阖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补或泻的效果。
至于《索问·针解》所说:“补泻之时,与气开阖相合也。”则是指营卫气血流注的盛衰而言。张介宾注:“气至时谓之开,已过未至谓之阖。补泻之时者,凡诸经脉气昼夜周行五十度,各有.故气行日:谨候其气之所在而剩之,是谓逢时。此所谓补泻之时也。又若针下之气来谓之开,可以迎而得之:针下之气去谓之间,可以随而补之,此告针与气开圈相合之义。”后世将此法发展为子午流注针法中的“纳支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节 《黄帝内经》论刺灸法】三、论补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