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896|回复: 0

    [内科] 【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4 17: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此病属中医“头痛”“眩晕",“中风”等症范畴。

    【病因病理】

            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多因精神紧张导致反复的应激状态,使大脑皮质下神经中枢功能紊乱,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其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增多,从而引起小动脉和静脉收缩,使血压升高。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脏腑受损,阴阳气血平衡失调,从而形成了虚实夹杂的病证。   

    【临床表现】

            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燥等症状。后期高血压病人其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器官受损的表现,早期可无症状,但后期易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

    【治疗方法】

    方一:注线法
    [取穴]  血压点(在第六、七颈椎棘突之间旁开2cm)心俞、肝俞、肾俞。
               头晕者加百会。
               前头痛者加太阳,印堂。
               后头痛者加风池。
               胸闷、心悸、气短者加内关。
    [方法]  将00号己消毒的约0.5cm~1cm长的羊肠线放入埋线针内。选好穴位,常规消毒后,刺入到所需深度,出现针感后,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中。一般1个月埋线1次,病情较重者20天埋线1次,5次为1个疗程。瘦人对羊肠线吸收较慢,待病情稳定后,可40~50天埋线1次,一般治疗1~3个疗程。

    方二:注线法
    [取穴]  肝俞、脾俞、肾俞。
    [方法]  每次均选同侧穴位,左右交替使用。将00号铬制羊肠线(0.8~1cm)装入埋线针前端内,穴位局部平刺(肝俞由上向下,脾俞、肾俞由下向上平刺),每个穴位进针约15~20mm,行轻度提插得气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使羊肠线埋入穴位皮下,线头不得外露,消毒针孔,外敷无菌敷料,胶布固定24小时。每2周施术1次,4周为1疗程。

    方三:注线法
    [取穴]  1)足三里、血压点;
               2)心俞、曲池。配穴:手三里、内关、膈俞

    [方法]  将夏枯草100g,杜仲40g,怀牛膝40g,泽泻30g,玄参30g,钩益母草20g,槐化20g,共研细末。用75%酒精2000ml浸泡密封2周,过滤液备用。再将1号丰肠线男成2cm长,放入药液中浸泡7天以上即可使用。每次选一组主穴与1~2个配穴,两组主穴交替使用。将药线2cm放入12号腰穿针尖端,直刺入穴位,得气后,将药线注入,退出腰穿针。外用创可贴固定针眼。20天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

    方四:注线法
    [取穴]  双侧曲池、足三里、肾俞、血海、三阴交。
    [方法]  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将羊肠线放入一次性医用埋线专用针内,垂直进针快速刺人穴位,得气后,以针芯推动肠线到穴位内。外盖敷料。两周一次,四次为一疗程。

    【典型病例】

    例1:赵某,男,50岁。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年,头晕、头痛、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频繁发作。血压24/14kPa,脉细弦效,舌质红,少苔,诊为高血压(肝肾阴虚型)。采用方一埋线治疗,取穴血压点、心俞、肝俞、肾俞均为双侧。埋线1次后,血压降至18/12kPa,埋线2次后,血压降至16/10kpa,诸症消失,后再埋线4次,随访至今,血压平稳。

    【处方精汇】

    1.用注线法
    取穴
    :主穴选取双侧心俞、肝俞、肾俞、血压点。
             肝肾阴虚型,配命门、三阴交。
             心脉瘀阻型,配膈俞、血海。
             肝阳上亢型,配太冲、曲池。
             痰湿中阻型,配脾俞、丰隆。
    方法:将1~1.5cm长已消毒0号的羊肠线装人9号一次性无菌埋线时垂直刺入穴内1~2cm,待病人有得气感后,推入肠线,针孔局部置以消毒干棉球按压或直接用创可贴贴敷局部。

    2.用注线法。
    取穴:血压点、足三里、心、曲池。
    配穴:肾俞、太冲、血压点、心俞、肾俞、曲池、足三里。
    方法:埋入1号线15cm,太冲埋入1号线1cm,心俞向脊柱方向斜刺,其他穴位直刺。


    【按语】

            埋线后应注意应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食物为宜,适当多吃些新鲜水果和蔬菜,食不易过饱,忌辛辣、刺激之品,保持乐观情绪,心平气和,要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的情绪激动。避免过度劳累,适当加强锻炼,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观察结果表明,穴位埋线合用降压药在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增加病人依从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疗效。疗效以初期患者效果较好,一般不用服其他降压药物即可治愈,中晚期高血压患者则应结合药物治疗方可控制。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