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灸医生 于 2019-9-7 23:43 编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急性发作后遗留的慢性的持续性的疼痛病症,属于中医学“缠腰火丹”范畴。
【病因病理】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此种病毒以一种潜伏的形式长期存在于脊神经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人休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的病毒可侵犯神经节。带状疱疹病毒在急性发作期对外周神经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致使感觉神经的痛觉传导出现了障碍,外周神经的末梢亦可发生结构的异常改变,即形成外周敏化。同时由于老年患者的免疫力低下,造成神经修复能力下降,导致神经性疼痛持续存在数月至数年之久。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的病因是外感毒邪(病毒),邪气稽留体内,与气血搏结,阻于经络,滞于脏腑,使气机运行受阻,经络阻塞不通,而发生疼痛。
【临床表现】
既往有带状疱疹病史,临床治愈后出现疼痛持续1个月~2年,有明显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痛觉、触觉异常,局部可有色素沉着; 疼痛的性质为阵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紧束样疼痛;夜轻昼重,呈烧灼性疼痛并伴有患部皮肤痛觉过敏,患区内有明显的神经受损后其他不适感,如发痒、紧束感 蚁行感等;患者心理负担沉重,情绪抑郁。
【治疗方法】
方一:注线法 [取穴] 主穴:取阿是穴(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及皮损相应侧的夹脊穴。腰部以上配双侧曲池、合谷、外关、支沟:腰部以下配双侧三阴交、太冲,血海、阳陵泉。 [方法] 穴位用碘伏消毒,以9号埋线针呈15~25度角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 如果疼痛区较大,也可以按皮损范围在周围埋植3~5根线体,并施行皮下扫针法,一般可以立即止痛,当触摸皮损不再疼痛后,压下弹簧将线体留置入穴位内。 其他穴位可以按照常规埋线进针法。每星期1次,5次为1个疗程。
方二:注线法 [取穴] 阿是穴。 [方法] 在距疼痛最甚部位中心点的10cm处,常规局部皮肤消毒后浸润麻醉。取5cm长羊肠线插入18号埋线针具内,以20度的角度刺入皮肤,穿过皮肤后将针身放平,针体平贴于皮下,在疏松结缔组织层中向疼痛最甚部位中点穿行,可见皮肤呈线状隆起,右手感觉针下空松软滑易推进,注意进针时应避开浅表静脉,患者没有酸胀麻痛等感觉,进针约达7~8cm处即停止进针,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握针柄,左右摇摆,使针体作扇形运动,持续2~3分钟,运针完毕,将线留置于皮下后退针,胶布贴附。
方三:埋线加刺络拔罐法 [取穴] 夹脊穴。 [方法] 首先取患侧相应的夹脊穴进行穴位埋线,每半个月埋线1次。发于前额、面颊及耳部者取颈2~4夹脊穴;发于胸胁部取胸4~12夹脊穴;发于腰部者取胸8~腰5夹脊穴;发于上肢者取颈5一胸2夹脊穴;发于下肢者取腰1~腰5夹脊穴。然后在疼痛局部进行刺络拔罐,皮肤针重叩使局部出血,快速取中号玻璃火罐用闪火法拔于其上,留罐10分钟,务必使恶血出尽。隔日1次。
方四:注线法 [取穴] 肝经郁热型选穴足三里、支沟;脾虚湿蕴型选穴足三里、曲池;气滞血瘀型选穴足三里,血海。 [方法] 将1cm长的PGLA线体从针尖处置于埋线针内,常规消毒后,将埋线针快速刺入所选穴位皮下,再缓慢行针,待得气后,将线体留置于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退针,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每次4穴,10天1次,1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典型病例】
例1:患者,女,60岁。 右胁肋部疼痛伴有沿肋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经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后局部疱疹已结痂,但经常自觉右胁肋部疼痛剧烈,呈刺痛状,不可触碰,口服止痛药和药物局部注射无明显效果。用方一取阿是穴和皮损相应侧的夹脊穴。配穴取曲池,合谷、外关、支沟。治疗次日即诉疼痛缓解,治疗1个疗程后右胁肋部疼痛完全消失而告愈。
例2:患者,某,男,60岁 左侧腰、腹部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个月。患者于4个月前出现左侧腰腹部轻微痛感。1天后出现疱疹,之后疱疹不断增多,疼痛加重,服阿昔洛韦后疱疹消失,但后遗神经痛。用主三治疗:右侧腰1~腰5夹脊穴用一次性埋线针埋入羊肠线2cm,疼痛局部用刺络拔罐,3次后疼痛减轻晚上基本可以正常睡眠了。又刺络拔罐6次即告痊愈,随访半年没有复发。
【处方精汇】
用穿线法 方法:选择最痛点5~6处,垂直于神经走行方向局部麻醉,用三角针将羊肠线穿人皮下组织,将皮肤外羊肠线剪断,组织内埋入羊肠线长约4cm,用无菌纱布覆盖,创口1周内不能接触水。30天左右可重复埋线治疗。 取穴:阿是穴(依据患区面积大小选取)4~6个穴位。配穴;肝气郁结者,选太冲曲池;脾失健运者,选血海,地机。气虚血瘀者,选足三里、三阴交。 将1cm羊肠线用止血钳置人一次性埋线针中,进针方向均成45度角斜刺向患区中心,埋线后覆盖创可贴。3~4周左右重复埋线治疗。治疗3次为1个疗程。
【按语】
有研究表明,浮针埋线治疗后各时点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这提示我们浮针埋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不仅有即刻的作用,而且同样具有持续效应。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体征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浅筋膜层血管丰富,且血管壁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分布,触及血管会出现剧烈的终痛,所以在选择穿刺点时要注意避开浅表静脉,否则有疼痛及皮下出血的可能。
带状疱疹初起可先用火灸,可以很快控制其漫延和发展。对已出现的疱疹,可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后拔火罐出血,可以很快消退,如后后遗神经痛,用皮下埋线的夹脊穴埋线均有较好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