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灸医生 于 2019-9-7 23:41 编辑
闭经
凡地处温带,年过18岁而月经尚未来潮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凡以往有过正常月经,现停止月经在三个周期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中医学将本柄林之为“女子不月”,“月事不来”,“血枯”,“血隔”。
【病因病理】
西医学认为正常的月经有赖于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寺功能的协调,其中任何环节发生病变,即可导致闭经。其他内分泌腺体奶中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或某些精神因素、环境改变、寒冷、消耗性疾病,刮宫过深,放射线治疗等也能引起闭经。
中医学认为,闭经多由禀赋薄弱,肾气未充,或多产堕胎,耗伤精血,或失血过多等导致血海空虚,而产生经闭。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盛,阻于冲任;或饮冷受寒,血为寒凝,冲任阻滞不通,胞脉闭阻而致闭经。基本病理分为虚、实两类,实者主要有瘀滞与寒凝,虚者主要有血虚与肾虚。病位主要在肝,与脾、肾有关。
【临床表现】
已年满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月经已来潮又连续6个月未行经。或伴有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周期性腹痛;或有多毛、肥胖、溢乳等。也可因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和下丘脑性闭经而出现各种不同的表现。
【治疗方法】
方一:注线法 [取穴] 关元、中极、中脘、肾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血海、丰隆,太冲。 [方法] 以上穴位,每次根据病情选择5~10穴,选用PGLA线体,lcm,2/0号,腹穴直刺,腰穴提捏进针斜向脊柱植人线体,四肢穴则依据经络循行和迎随补泻植人线体。埋线每15天治疗1次。
方二:注线法 [取穴] 中极、十七椎下、公孙,次醪。气血亏虚,脉络失养加关元、气穴,百会、神门、肝俞、志室,肓俞、复溜、气门;气血瘀阻,脉络失宣加中脘、大赫、子宫、腰俞、肝俞、脾俞、蠡沟、三阴交。 [方法] 每次选主穴2~3穴,配穴3~4穴。皮肤常规消毒局麻后,使用9号埋线针,将2~0号羊肠线剪成1cm长度放人针头,像注射一样刺人穴位,行提插手法得气后,边推针芯边退针,使线体埋人穴位,出针,消毒针孔,用创可贴敷贴,每15天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
方三:注线法 [取穴] 中极、三阴交、血海、关元、次谬、归来,公孙、肾俞。冲、任督三脉不足,气血亏虚,脉络失术配神门,开前,志室;邪侵冲任血瘀阻,脉络失宣配中脘、子宫、腰俞、脾俞。 [方法] 局部消毒,用9号埋线针装人00号线体,刺人穴位内,得气后推入线体,退针后局部用创可贴保护。一个月1次,月经前4~5天埋线。3次一疗程。
【典型病例】
例1:靳某某,女,31岁,已婚。 主诉:闭经3年。患者素日好胜,3年前因与人生气后心情郁闷不舒,当时正值月经前期,自觉胸胁胀满,善太息,月经来潮时经量少,经行不畅腹部疼痛不适,以后月经时来时闭,约持续1年,近3年来偶有少量月经来潮。舌暗有紫点。脉沉涩。辨证:肝郁气滞,血瘀经团。经用方二治疗1次后自觉胸胁腹部不适感消失,2次后月经来潮,经量中等,色仍暗,少量血块再治2次,每周1~2次,诸症消失,月经正常,经追访一直未复发。
【处方精汇】
用注线法 主穴取肾俞、肝俞。血枯经闭加关元,足三里,归来;血滞经闭加中极,三阴交,归来;穴位常规消毒,用消毒镊子将线体置人一次性埋线针前端,快速刺入穴位内,得气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线体留在穴位内,出针后用胶贴贴压。10日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
【按语】
使用方一时,应该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选穴。如肾气不足多用肾俞;气血亏虚多用足三里、脾俞:痰湿阻滞多用足三里、丰隆:阴虚内热多用行间:血寒凝浠多用中脘,气滞多用太冲。
本病有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所致,又有生殖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或先天发育不全所致之分,针灸效果各不一样。因此,必须进行认真检查,以明确发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尤其要注意早期妊娠的鉴别。
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情绪调节,保持乐观豁达心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劳逸结合及生活起居有规律。应避免过劳和寒冷刺激。对子宫发育不全者二个月以后,可以再治疗一个疗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