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群组
Group
动态
Space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热搜:
埋针
埋线
减肥
美容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针灸界
»
论坛
›
百家论经
›
埋线
›
想要穴位埋线疗效好,不可不知这6个“度” ...
图文热点
返回列表
查看:
902
|
回复:
4
想要穴位埋线疗效好,不可不知这6个“度”
[复制链接]
大荆
大荆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19-10-5 13: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小 编 导 读
“度”是反映事物质与量统一的哲学范畴,认识、把握事物的“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穴位埋线的操作也不例外。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如今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那么,此疗法到底有哪几万何度需要把握呢?
一、针具刺入的角度
有人常为针具刺入皮肤的方向或与皮肤的角度的选择而苦恼。因为同样一种疾病,同样的治疗部位,在不同的医生撰写的专业著作中,给出的进针角度却不一样,哪种说法合适呢?很多人感到困惑,难以取舍。哪一种方法更好或更适合临床实际呢?能适合你的操作习惯、能适合患者的具体体位与具体病情的最简单、最安全的方式,就是最合适的。相同的解剖部位有病变,刺入的角度不同,要达到同一个位置,唯一不同的只有由皮肤刺入的位置(点)。穴位在体内,不在体表。患者体位不同,我们在皮肤上进针的部位也不同,但同一时间、同一患者,穴位在体内的位置是确定的。患者的体位不同,选的进针点不同,要刺达同样的位置,就要求进针的方向不同。穴位位置越深,倾斜30°、45°、60°、80°角的进针点所涵盖的面积就越大。如果说穴位是圆锥的尖,其底就是可以进针的范围。也就是说,倾斜度越大,底就越大。穴位在体内的某个部位,体表进针的点与体内变性软组织连线的方向就是针刺的方向,这条线与皮肤的角度就是针刺的角度。
其角度大小,主要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特点和治疗要求而定。一般分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类。
如头面部腧穴多用横刺,颈项、咽喉部腧穴多用斜刺,胸部正中线腧穴多用横刺,侧胸部腧穴多用斜刺,腹部腧穴多用直刺,腰背部腧穴多用斜刺或直刺,四肢部腧穴一般多用直刺。
二、刺入过程的力度
用多大力气进针及操作也是应该好好把握的。
进皮肤是用慢刺还是快刺,本不是问题,但很多人因为不熟悉解剖,对埋线治疗没有抓住本质,机械模仿,进皮时先下压,使皮肤洼陷后刺入。患者常因为畏惧针具进皮时的疼痛,不愿意接受治疗。其实,适当的力度快速刺进皮肤,可以大大减轻针刃刺入时的疼痛感,这就需要医生要有很好的控针技能,掌握埋线操作技巧。
针具刺入皮肤至浅筋膜层即可
,既要有力度又要使寸劲儿。几乎可以不痛,也能保证安全。针刺到达病灶治疗时,有时需要用力切割摆动,此时医生要手如握虎地牢牢控制针体,将硬结、索条切开。有时为了准确刺达损伤的腱性组织部位,常需轻捏针柄,放松手指,小幅度轻提慢插,感受针感而获得疗效。
三、针具刺入的深度
针刺深度,是指针身刺入腧穴内的深浅度。针具应该刺多深?有人说浅刺安全有效,有人说深刺至骨才最合适。
其实,针刺达有病变的位置才是最佳的治疗深度。
病变部位可深可浅,皮下浅筋膜、深筋膜浅层、肌肉层、肌肉筋膜层、滑膜层、骨面、关节囊等均可产生病变,埋线治疗自然应该浅深适度。多数表浅而面积大的疼痛,病灶常在皮肤、浅筋膜与深筋膜浅层之间,有炎症或粘连、疤痕等病变,针刺达病灶,刺激、松解、剥离治疗,平刺法和通透穿刺法更为合适。有的患者肩背部疼痛,以酸痛、胀痛为主,静止时较重,活动后减轻,多是软组织损伤导致的内压增高,病灶在深筋膜之浅层或深层或肌肉外筋膜处,针刺治疗应刺达损伤的筋膜层,切开减压,使硬结松开即可,要深浅有度。
针具应该刺多深?
一般以既有针感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
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标准在《腧穴学》中有具体论述,但在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
四、埋线治疗的强度
埋线治疗的强度主要是指治疗量和治疗频率的适度把握,与患者的体质、承受能力、调节能力有关,着眼点在于患者的感受。是轻刺激还是重治疗,也是应该把握合适的强度的。
体质弱者,治疗点要少,手法要轻,范围要小。病理变化不同,病程不同,治疗部位(如肌肉)的大小不同,治疗强度不一。不同的组织,使用的操作强度不一样,如骨骼、关节囊的神经末梢丰富,刺激时间要短(即快速通过),刺激量要小,减少患者治疗时的不适感;体质好者,治疗点可多,手法可重,范围可大,治疗间隔时间可短。如果没有把握好治疗的强度,可出现晕针或疗效不佳。第一次治疗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试探性治疗,判断合适的刺激量,尽量使患者在能忍受的情况下(良性刺激),得到有效的治疗。一次性治疗和分开几次治疗的疗效可能是不同的,可以灵活选用。
五、针刃松解的程度
针刃松解的程度,主要是指医生治疗时对松解程度的把握,跟医生对患者病灶范围与病变程度的把握有关,其着眼点在于医生的感受。
治疗时切几下、摆几下,这就是松解的程度如何把握的问题。那么,是将变性组织松解彻底好?还是点到为止好?或是适度松解好?病灶很大,松解可能只是几个点,如整块肌肉压之均酸胀疼痛,只需切开变性增厚的筋膜减压,血液循环改善,诸多症状即可消除。以松为度,应该是最为准确的。大块结节疤痕,切的动作要多些,使紧硬变为松软。还要注意对病理改变的认识,痉挛者,刺激1~2下即可;挛缩者,以切割松解为主。这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模糊判断,与西医的精确判断形成鲜明对比。但是,模糊判断的准确率很高,是在经验与学识的基础上才可以作出的一种判断。针灸时的针感为酸、麻、胀,医生的手下是“如鱼吞钩”的感受,是通过患者的感觉和医生的感觉获得的。
六、埋入线体的长度
每个部位适用于多长、何种型号的羊肠线,由每位医者自行决定为宜。因为线似针,在针灸学中有长短粗细各种型号的针,有的医者喜用长粗针,有的喜用短细针。在埋线疗法中,有的埋线专家一直用4~5号粗线,有的长2cm,有的长达10cm甚至更长,用于各个部位,治疗百病。有的学者专用00号线治疗百病,而他们埋线治病的疗效,基本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虽然埋线治疗百病,选用羊肠线的型号随心所欲,但也有其一般规律和要求。
头部(头皮部):多选用00至0号线,1~2cm长;面部:多选用0~1号,1~2cm长;鼻旁沟、耳背降压沟:多选用000至00号线,0.6cm长;颈项部:多选用00至1号线,1~2cm长;躯干部:多选用1~4号线,1~2cm长;四肢部:多选用00至1号线,1~2cm长;手掌:多选用00至0号线,1~2cm长;手足背和手指部:多选用于000至00号线,1~2cm长。小孩、年老体弱者,在上述选线号的基础上减一个号,线体相应缩短一些;对精神分裂症、肥胖者,要适当增一个号,增加长度。
针刺操作中,正确掌握针刺的角度、力度、强度、深度等,是获得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取穴的正确性,不仅是指其皮肤表面的位置,还必须与正确的针刺角度、力度、强度、深度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治疗效果。因为针刺同一个腧穴,如果角度、力度、强度、深度不同,那么所刺达的组织结构、产生的针感、治疗的效果也会有差异。
针刺的角度、力度、强度、深度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般而言,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横刺。对于延髓部、眼区、胸背部腧穴,由于穴位所在部位有重要脏器,尤其要注意掌握好一定的针刺角度、力度、强度、深度,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穴位埋线,一种逐渐被大家认识的疗法,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通过这种疗法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从历史渊源到常见病的穴位埋线治疗,了解这种疗法,你需要这样一本书——
穴位埋线疗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疗法在民间蕴藏了大量的经验,但从业人员、推广传承、科研教学等方面依旧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所以,催生出了杨才德、雒成林主编的《穴位埋线疗法》这本书。本书不仅是对《穴位埋线技术操作规范》的释义、释疑、充实、完善,更是对其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具体的临床应用,尤其对操作技术的研究和阐述,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将对埋线操作起到正本清源和引领规范的作用。
(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穴位埋线疗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杨才德 雒成林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3089174722995866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荆八针
荆八针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19-10-5 13: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荆九针
荆九针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19-10-5 13: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荆九针
荆九针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19-10-5 13: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荆九针
荆九针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19-10-5 13: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18913980123
微 信 咨 询
Copyright © 2008-2020
针灸界
(HTTP://ACUP.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