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857|回复: 0

    三伏之际“冬病夏治”正当时,艾灸、隔姜铺灸、隔药灸...为您驱寒养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6 07: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区 潘晓东

    常言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

    那么,什么是三伏天呢?



    三伏天是夏至三庚来计算,从夏至日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第一天,每一个庚日算一伏,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伏”,亦有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之意。
    今年的7月16日,是初伏的第一天,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医生

    对人体来说“伏”

    就是潜伏、隐藏

    身体里的所有病邪



    “一伏”是指潜伏在肌表的病邪被排出的时节。

    “二伏”是指潜伏在肌脉的病邪被排出的时节。

    “三伏”是指人体内脏里的病邪被排出的时节。




    冬病,常指冬季所受风寒之症;夏治,即趁着夏季阳气升发,皮肤腠理开泄,着手驱寒除邪,驱除冬季所受风寒;冬病若错过夏治,陈寒未得去、来年又添新寒,反反复复,则苦不堪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冬病夏治沿袭上千年

    各时代中医大家归纳总结

    理清了不少

    冬病夏治的方法



    夏治的方法

    1

    天灸

    是选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使局部充血并起泡的一种外治法。成人四小时,小儿半小时至一小时。



    2

    艾灸

    艾灸具有补阳祛寒、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活血化瘀之功效,中医一直便有用艾灸冬病夏治的传统,简单方便,效果实用,针对气虚、体寒、阳虚、血瘀之症。灸后注意保暖。



    3 隔姜铺灸

    是扶阳固本的皇牌项目。生姜又名御百邪,是民间千古良药,既可以预防,又可以祛除“风、寒、湿”三种邪气。铺灸结合生姜和艾绒的完美结合,具有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的功效,升举一身之阳。可有效预防或治疗以上冬病夏治的病症。



    4 隔药灸

    利用酒精点燃的火力或者是雷火灸的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特点,将含有天灸药物的药饼加热,药饼通过热力、红外线幅射力和药化因子、物理因子通过脉络和腧穴的循经感传共同达到温通经络、调节人体机能来治疗人体疾病。



    适合冬病夏治的病症

    1、呼吸道疾病

    肺主皮毛,“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为邪侵,尤以小儿、老年人最易受邪。与肺脏有关的呼吸疾病,适合且需要冬病夏治,包括了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结核等。

    2、妇科疾病

    许多妇科疾病都属于“虚”“寒”的长期症状,适宜冬病夏治,祛除体内阴寒,舒经通络,温化寒湿,活血化瘀,从而促进盆腔血液循环,改善虚寒,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症等。

    3、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肠炎等也十分适合冬病夏治,通过夏季调理,补益脾肺,调节脏腑,刺激经络,改善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根本上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作。

    4、风湿类疾病

    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风湿骨关节病,中医统称“痹症”,此类症状多在冬季受寒时发作,病情反复,尤其需要冬病夏治,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5、胃肠道疾病

    胃脘痛虚寒证为多,调理宜温通调补。用针灸等法刺激穴位,可激发正气,缓解疼痛,减少来年冬季发作次数。适合冬病夏治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不适合治疗人群:

      实热症

      阴虚发热

      高血压

      昏迷病人

      皮肤过敏溃疡

      孕妇



    咨询预约电话:0755-82778645

    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地址:深圳市中医院福田院区门诊楼二楼

    三伏天重保养,冬病防加重,谨记防寒祛湿:冬病多为寒、虚之症,很多病都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导致脾虚湿困,或过于贪凉致寒邪入侵。因此在三伏天也要做好防寒、祛湿,以免虚寒凝滞,冬病加重。

    若想祛湿首先得健脾,脾胃强大,才能将体内水湿运化出去,而对于补脾,除了药物治疗,在饮食上也需十分注意,不贪凉,不暴饮暴食,多吃补脾养胃的食物。




    三肉

    1.羊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三伏天体阳气旺,体内湿气浮于皮表,羊肉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

    2.鸡肉:“中伏一只鸡,一年好身体。”鸡肉味甘性温,入脾胃经,温中补脾。

    3.猪蹄:三伏天出汗多,人体中各种维生素损失多,猪蹄能补充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提高免疫力。

    三瓜

    1.苦瓜:清热解毒。

    2.丝瓜:清热泻火,平痰喘。

    3.冬瓜:消暑、除烦止渴、增食欲。

    三面食

    头伏饺子:平补效果好。

    二伏面:驱病败心火。

    三伏吃起烙饼摊鸡蛋:恢复补营养。



    三伏天的冬病与夏治你了解了吗?

    这个伏夏,冬病夏治

    我们与你一路同行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684967059756417076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