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460|回复: 0

    [附录 综合性医籍中的针灸内容简介] 附录 综合性医籍中的针灸内容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31 15: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7 15:38 编辑

    附录  综合性医籍中的针灸内容简介


    一、《太平圣惠方》 中的针灸内容简介

      《太平圣惠方》主要编纂者为王怀隐、王祐、郑奇、陈昭遇、吴复理等。王怀隐,宋朝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初为开封建隆观的道士,精通岐黄之术,医理精深,医术精湛,为人诊治多效验。978 年奉皇帝诏命还俗,任“尚药奉御”,后来升为“ 翰林医官使”。宋太宗即位后,命王怀隐等4人将收藏的名方千余首,校勘编类,于淳化三年992年 编成《太平圣惠方》100卷,太宗御制序文,共1670门,录方16834首。

      《太平圣惠方》 是内容详备的综合性著作,有较高的文献与临床使用参考价值,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该书卷九十九《针经》、卷一百《明堂》为针灸内容,其中《明堂》,又名《黄帝明堂灸经》,而《针经》现仅能从《太平圣惠方》中看到。原书未题原著者姓名,有人推测是唐朝人所作,宋人所辑。《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还收录了《点烙三十六黄经》,对一些腧穴的取穴法和新穴的纳人有独特见解,对了解针灸腧穴演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关于《明堂》的详细介绍,参见《黄帝明堂灸经》相关内容。

      (一)采摭前经,总览精英

      《针经》广泛收集了唐以前的文献资料,不仅有《甲乙经》《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内容,还有《山眺经》《甄权针经》《小品方》《异经》等佚书中的一此 独特见解。如白环俞穴,就引“《甲乙经》《甄权针经》云挺伏地端身,两手相重支额,纵气息,令皮肉俱缓,乃取其穴。针人八分,得气即泻,泻讫多补之。主腰髋疼不遂、浊虐、腰中冷、不识眠睡、劳损风虐。不宜灸。慎房事,不得擎重物,忌如前”。其实这段话中仅“刺人八分,得气即泻,泻讫多补之,不宜灸”是《甲乙经》的文字,其余取穴法、主治病证等,均系《甄权针经》的内容。又如肩井穴,摘录了“若妇人怀胎落讫,觉后微损手足弱者,针肩井手足立瘥,若有灼然....灸乃胜针,日灸七壮,至百罢。若针肩井,必三里下气,如不灸三里,即拔气上,其针膊井,出《甄权针经》”

      这些内容,虽是零星的一段一段, 但却是这些文献中的精华,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早已亡佚的内容,在《针经》中得到保存。由于《针经》能“采摭前经,研复至理,指先哲之未悟,违古圣之微言,总览精英”,内容翔实,王执中著《针灸资生经》时,将《针经》作为主要参考文献之一高武的《针灸聚英》中,也援引了许多《针经》的观点。

      参合取穴之法

      《针经》对腧穴的定穴、取穴法都很重视,对前人文献中腧穴定位不一致或语 言表达不相同的,都能将原文献列出,以便读者比较互参。如长强穴,《针经》云“在穷骨下宛宛中。”又列出“《甲乙经》云穴在脊骶端。”二说实为同-处,但对自然骨性标志提法不同,就可适合不同的人理解掌握。又如云门穴,《针经》定的位置,宗《甲乙经》“在巨骨下,气户两旁各二寸陷中。”其后又列出“《山眺经》云在人迎下第二首间,相去二寸三分。”《针经》将《山眺经》的定穴法收载在后,确有临床参考价值。

      《针经》广泛搜集《内经》至唐代的活动肢体取穴法,在记载的164个腧穴中,有42个穴位有活动肢体的体位或方法,例如膏肓俞的“取穴之法,令人正坐,曲脊,伸两手,以臂着膝前,令正直,手大指与膝头齐,以物支肘,勿令臂得动也,从胛骨上角.......依胛骨之里,去胛骨客侧指许,摩月吕去表肋间空处,按之自觉牵引于肩”。此法对体位,上、下肢的活动都提出了严格要求,提高了取穴的准确度。

      增补腧穴

      腧穴内容在《内经》中就已形成,至《甲乙经》已颇具规模,有经穴348个,至清代经穴发展到361穴。唐代初期也有增补,《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 增补了膏育俞、厭阴俞2穴。《针经》篇幅虽不大,收穴总共164穴,但却增补了眉冲、督俞、气海俞、关元俞、神聪、明堂、当阳、前关太阳、下昆仑、阳跃、膝眼等1穴,其中前4穴《针经》虽未言明系“足太阳脉气所发”,但自《针灸资生经》起,后人据其穴位确系在足太阳经循行线上,还补为足太阳经经穴。而后7个奇穴,至今大多仍为临床沿用。

      针、灸不可偏废

      《针经》肯定了部分腧穴的针刺疗效,对腧穴的主治病证进行了整理,在每个腧穴条下都列有所治的病证,并按疗效的高低分别予以说明。如水沟穴,“若是水气, 唯得针此一穴”鸠尾穴“主痫,发状如鸡鸣,破心吐血,心中气闷,不喜闻人语,心痛腹胀,宜针即大良”中极穴“主妇人断绪,四度针,针即有子”。又如在哑门穴下有段问答,“问日舌急不言,如何治也答曰舌急,针哑门舌缓,针风府”。对哑门、风府两个相邻近腧穴相反疗效的相对特异性,做了清楚的说明。《针经》中有承光、迎香等37穴注明了“宜针不宜灸”,以上说明应以针刺的主治范围。另有上星、天突等16穴是“灸亦得,然不及针”,表明了这些腧穴针刺的疗效优于灸法。

      得气即补、得气即泻

      《针经》对补泻的运用首先强调先要得气,所谓“得气即补”“得气即泻”。所用的补泻手法主要有迎随、开合、徐疾等。其中徐疾补泻的概念是“徐即是泻,疾即是补。”徐法的操作“至病即得气,欲出针时,子午缓缓而出,令引病气不绝,名日徐也,既引气多,一向无补,名之日泻。”这就意味着“徐”和“疾”贯穿在运针全过程中的捻转、提插及出针时与开合法相结合,所以在不少腧穴后,注明了“徐出针”“疾出针”。《针经》对补泻手法已不限于单种运用,开始有了交替使用。如阴交穴条下就有“泻后宜补之”上脘穴“主心中热烦,奔豚气..-针入八分,得气先补而后泻之,可为神验。若是风痫热痛,宜可泻之后补,可谓应其病”。《针经》已开始使用了复式补泻手法。

      非是大好手,方可下针

      针刺意外古已有之,《内经》就有脑及重要脏器部位不能深刺的记载。《针经》中明确记录了一些腧穴针刺禁忌,如天突穴“其下针真横下不得低手,即五脏之气伤,令人短寿肩井穴“针不得深,深即令人闷”关元穴“ 若怀胎必不针”魄户穴“又宜久留针”等,以上记载至今仍有临床意义。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防止针刺意外的措施,鸠尾穴“非是大好手,方可下针”巨骨穴“针之四分,浮之勿补,针出始得正卧”肩井穴“深即令人闷.....若闷倒不识人,即须三里下气,先补而不用泻,须臾即平复如故。虽不闷倒,但针膊井,即须三里下气,大良”。这些措施,被《针灸资生经》《针灸聚英》等书转载,长期流传。

      依病取针、灸用穴

      唐宋以来,灸法大盛,出现了百病唯灸的局面,施灸“有至五百壮千壮”的风气。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该书对古代灸法进行了总结,对宋以后灸法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临床角度对腧穴的灸治加以记载。《针经》不同于其他书籍,所有的病证都用灸治,而是认识到不同腧穴对不同病证有的适合灸,有的适合针,具有一定的相对特异性,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如神庭穴“主疗肿气、风痈、癫风不识人、羊鸣、角弓反张、披发而上歌下哭、多学人言语、惊悸不得安寝,当灸之,日灸二七壮至百壮,病即止”水分穴“若是水病,灸之大良”囟会穴“宜灸之......其鼻塞,灸至四日,便当渐可,至七日即差”。第一类腧穴,对所主的病证灸治疗效最佳,尤其是脑系疾病。第二类腧穴,往往是禁针穴,所谓“宜灸不宜针”,这两类腧穴是属最适宜用灸法的。第三类是施灸、针刺均有相当疗效的,如曲池穴“疗偏风、半身不遂.....针入七分.....灸亦大良”。第四类是灸治的疗效不及针刺的,这类腧穴条下都注明“灸亦得,然不及针”,说明《太平圣惠方》编写年代已出现了从百病唯灸到按疗效选穴施灸及选择灸或针的变化。

      重视灸量

      关于艾炷的大小与壮数多少,《针经》不主张“炷务大也”,而是主张艾炷一般只需“如雀粪”“ 粗钗脚”“小竹箸头”大就够了,只有少数病证,如“腹内疝、瘕痃癖块、伏梁气”之类的顽疾,才“须大艾炷”。壮数一般掌握在日灸3~7壮。施灸的疗程唐代及唐之前,灸治的文献虽多,然对施以几十、几百壮的日程安排却很少提及,大多是每日灸几壮,一直灸至若干壮止,而《针经》中出现了疗程模式“日灸七壮,过七七论,停四五日后,灸七七”。设七天为一疗程,每次灸七壮,待休息四五天后,再进行下一疗程。而且已认识到,若两个疗程之间不停灸的话,会灸得“脉断,令风不差”,而“停息后灸,令血脉通宣,其风应时立愈”。

    二、《圣济总录》中的针灸内容简介

      《圣济总录》是由北宋宋徽宗赵佶组织人员编写的一部官修著作,成书于政和年间1111~1117年。内容以历代医籍、征集民间验方、医家献方为主。共200卷,涉及内、外、妇、儿、五官、针灸、杂治、养生等66门,收集医方近2万首。

      其中第191~194卷专论针灸,对骨度、骨空、经脉、腧穴、刺灸、疾病灸刺、灸刺禁论及误伤禁穴救针法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条理明晰,尤其对十二经和任督二脉的腧穴按《灵枢.经脉》篇所述经脉循行方向进行编排,有突出的特色,对后世教学和临床都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用针当先明骨节

      第191卷《骨度统论》提出“凡用针当先明骨节,骨节既定,然后分别经络所在,度以身寸,以明孔穴,为施针灸”,但又提到“《内经》具载,但有骨空去处,其骨度之说徒有其名,未载其法,至于三百六十之数,因亦泯然。使用针者妄意腧穴。不知骨节本原,徒为针灸,未得其法,枉伤肌肉,良可惜也”。并在《骨空穴法》中提到了365骨节,包括头面部72骨,躯干部97骨,上肢60骨,躯干至下肢136骨,并对每个骨节有髓无髓、有液无液也做了论述。这与中医传统的理论不尽相符,据考可能受到外来医学的影响。该文对于了解古代人体骨骼部位,特别是对于理解某些针灸穴名及古籍中腧穴定位有重要参考价值。故《针灸集书》《循经考穴编》在注解腧穴时大量引录了《骨空穴法》原文。

      循经排穴

      《圣济总录》把全身穴位按照经脉循行的气血灌注次序进行排列,这也是宋朝以前从未有过的。《内经》时代穴位较少,只160穴,未系统地将穴位按经脉循行次序进行排列,而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对穴位排列是按头、背、面、耳、颈、肩、胸、腹及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经,由四肢末端至头面躯干依次向上、向中排列,仍然缺乏整体性和条理性。《外台秘要》采取以经统穴,将腧穴分列于十二经脉之中,但任、督二脉经穴分列于足少阴、足太阳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则按人体部位分部排列,在躯干部按解剖线,在四肢部按经脉排列而不按经脉循行方向,直至北宋初年的《太平圣惠方》对腧穴排列顺序仍然比较混乱。但到政和年间的《圣济总录》完成了对腧穴进行统一的分经排序任务, 把经络循行与腧穴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在针灸腧穴发展史上有重大的意义,它除了把365穴按照十四经脉的循行进行排列以外,对其他六条奇经冲、带、阴跻、阳跻、阴维、阳维的循行及与十四经的交会穴及其位置也一进行了说明,使腧穴与经络更加条理化、一体化,为后世的学习、诵记提供了方便,同时使我们更加了解腧穴、经络、脏腑之间的联系,为我们临床进行循经辨证取穴,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对元代滑伯仁编写《十四经发挥》、明代李时珍写《奇经八脉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注重刺灸禁忌和误针解救

      《圣济总录》 列专篇叙述刺灸禁忌和误针解救,在其他文献是少见的,与《内经》 《甲乙经》相比有了进一步发展。书中提到的禁忌穴与《甲乙经》等典籍有不少出人,说明对前人的记载有定的发展。

      不宜灸刺者有神庭、脑户、颅息、承泣、腔中、神阙、气冲、五里、三阳络、承筋。只适合针刺者有天柱、素醪、禾缪、肩贞、乳中,周荣、腹哀、中冲、阴陵泉、条口、犊鼻、髀关、申脉、承扶。

      只适合灸者有络却、玉枕、承灵、角孙、神道、膏肓、会阴、横骨、清泠渊。

      不适合灸者有脑户、风府、哑门、承光、素醪、攒竹、睛明、迎香、头维、下关、脊中、心俞、白环俞、天牖、人迎、渊腋、少商、经渠、天府、阳池、地五会、阳关、伏兔。

      《圣济总录》 介绍了30多个腧穴误针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以及如何解救。如风府穴,“ 在哑门上入发际一寸五分,针只可一寸以下,过度即令人哑,亦针人中、天突穴救之。哑门穴不可伤,伤即令人哑,亦针人中、天突二穴,可二分”。说明针刺风府、哑门二穴如果出现音哑这一意外事故,可以取人中、天突穴解救。

      《圣济总录》还提到承泣只可针三分,深即令人目陷,陷即不治。说明某些穴位针刺深浅要适度,如果过深导致不良后果是不能挽回的,尤其胸背部的穴位更应注意。另外,书中说到“曲池穴不可伤,伤即令人手臂不举,宜针大椎相夹脑骨缝四穴,深半寸”。说明臂部穴位损伤而导致局部神经受伤时可以取颈部与该神经相应的夹脊穴治疗。以上内容很有临床价值,不仅为处理临床针灸事故提供了思路,而且丰富了针灸禁忌的内涵。

      汇古方,集遗法

      《圣济总录》所汇集的古代文献十分丰富,包括《内经》《甲乙经》《肘后方》《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对它们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病种有50多种,同时又补充了以上文献的不足,如《圣济总录.治咳嗽灸刺法》中引《素问.咳论》“治脏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然后又提到“诸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取太渊,浮肿则治在经渠,咳而两胁下痛,不可转则取太冲,浮肿则治在中封,咳而右胁下痛,阴阳引肩背,甚不可动取太白,浮肿取商丘”等具体的治疗方法,对指导临床辨证取穴有一定的价值。

      另外,《圣济总录》还收集了当时民间流行的针灸治病方法,称之为“遗法”,这在《圣济总录·诸腰痛灸刺法》和《圣济总录·治咳嗽灸刺法》中都有记载。如腰痛灸刺法腰痛不已,灸白环俞各七壮肾腰痛不可俯仰,取阴陵泉腰痛少腹痛,取阴包腰痛大便难,取涌泉腰痛不得反侧,取章门腰痛控睾少腹及股,卒俯不得仰,取气街腰痛不已,灸腰眼及尻上约各七壮腰卒痛,灸尾骨上一寸、旁开一寸各七壮腰痛,灸脚跟上横纹中白肉际,十壮,又灸足太阳外踝下七壮。咳嗽灸刺法上气咳嗽短气,灸肺募五十壮上气咳逆短气,风劳病,灸肩井二百壮上气短气,咳逆胸背痛,灸风门百壮上气咳逆,短气胸满,多唾冷痰,灸肺俞五十壮上气气闭咳逆,咽冷气破,灸天突五十壮上气胸满,短气咳逆,灸云门五十壮上气咳逆,胸痹背痛,灸胸堂百壮上气咳道, 胸满短气牵背痛,灸巨阙、期门各五十壮。这些都是当时流传民间的治疗方法,对今天针灸临床仍有借鉴意义。

       治多用灸

      《圣济总录》用灸法的疾病条目有17种之多,有下列3个特点,一是“急则灸之”,如霍乱、卒魇寐不寤、卒中五尸等二是“陷下则灸之”,用于脱肛、疝、遗尿、小便数等三是“气逆则灸之”,如呕吐、哕等,盖因其服药不便之故,正如《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二》所云“干呕不止,粥食汤药,皆吐不停,灸手间使三壮。”这些探讨对开拓灸法适应证有重要的意义。

      《备急千金要方》 首先提出“凡灸当先阳后阴”,“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这种依照定顺序施灸的思想, 《圣济总录》将其应用于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如治疗脚气病时提出先灸风市,次灸伏兔,次灸犊鼻,次灸膝两眼,次灸三里,次灸上廉,次灸下廉,次灸绝骨。

      《备急千金要方》认为正午以后施灸为佳,指出“皆以正午以后乃下火灸之,谓阴气未至灸无不著”。《圣济总录》在综合邪正双方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观点,认为正午施灸最佳。《圣济总录.卷二百九十三》说“凡灸皆取正午时佳,若旦起空腹灸,即伤人气,又令人血虚,若日晚食后灸即病气难去”。《圣济总录》同时指出“若治卒病风气,即不在此例。”并非将灸法时间拘泥于午时,体现了临床治疗的灵活性。

    三、《普济方》中的针灸内容简介

      《普济方》是由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朱棣主持,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人执笔汇编而成,刊于1406年明永乐四年,初刻本已散佚。朱棣,濠州钟离 今安徽凤阳人,是明太祖朱元璋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约生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卒于明洪熙元年 1425年。朱组织和参与编写的科技著作共4种,分别是《保生余录》《袖珍方》《普济方》和《救荒本草》。

      《普济方》原书168卷,《四库全书》整理为426卷,是被认为“采摭繁复,编次详析,自古经方更无赅备于是者”《四库全书提要》的巨著。新中国成立后据《四库全书》本分10册出版,针灸门在第10册中。针灸门按卷次为409~424,共16卷,前8卷首载历代重要针灸名著的序言和歌赋,概括介绍针灸取穴、补泻法,次载经络腧穴。后8卷为各科病候的针灸治疗,书中治法记载除针灸外,尚有汤药、罨敷及按摩。由于本书资料丰富,对所述病证均有论有方,保存了大量明以前的文献,对研究学习针灸学术颇有参考价值,为后代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详论经络腧穴

      1. 汇诸家腧穴分类法  《普济 方》总结明代以前各家的经络腧穴理论,记述了经脉循行、流注、气血多少、络脉、经筋、奇经八脉等,收录了不同时期的腧穴的记载方法。如412 卷记载《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腧穴分类方法,按照经脉流注顺序及循行方向依次记载十二经穴304个,其中十二经穴不包括膀胱经的眉冲、督俞、气海俞、关元俞和肝经的急脉5穴,亦无任督二脉穴和经外奇穴,与目前之十二经穴十分接近。413卷记载《针灸甲乙经》以经列穴法,收录经穴356个,并将任脉穴列于肾经,督脉穴列于膀胱经除中府、云门、天池、水沟、头维、大包、迎香等少数穴外,其余经穴均按十二经排列。414~416 卷取《针灸资生经》的列穴法,即按头面躯干分部、四肢分经的方法,先按头、身、背、胸等部分述224个穴位,又在四肢部按经列述十二经的141个穴位。在416卷末,录有“明堂应验小儿灸穴”,精选小儿应验70多穴,每穴之下都详列主治及灸治方法,并“曾经使用累验神功”。

      2. 提出定发际法  发际是取穴常用标志,411卷云“如是患人有发际正齐依明堂所说,易取其穴。如是患人先因疾患,后脱落尽发际,或本人额项无发,难于取穴。今定患人两眉中心直上三寸为发际,后取大椎直上三寸为发际,以此为准。”又载“明堂上经云,如后发际亦有项脚长者,其毛直至骨头,亦有无项脚者,毛齐至天牖穴,即无毛根,如何取穴,答日,其毛不可辄定,大约如此。若定风府正相当,即测量相去各二寸,此为定穴。”提出应用发际定位取穴,要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而灵活应用,这对临证取穴具有指导意义。

      3. 审定“穴名同异”  书中言“手有三里五里,足亦有三里五里,手有上廉下廉,足亦有上廉下廉。侧头部有窍阴,足少阳亦有窍阴,偃俯部有临泣,足少阳亦有临泣”,是以部位异同辨穴。“既有五里矣,劳宫亦名五里,既有光明矣,攒竹亦名光明”,是以穴位的正名、别名辨穴。“肩有肩井,又有所谓中肩井,足有昆仑,又有所谓下昆仑,太渊太泉之名或殊,丹田初非石门,肩鶻之名,扁骨见于外台,悬钟之名,绝骨瞳子鶻之名前关见于千金注”,是以一穴多名辨穴。“天鼎天顶之字有异,禾缪亦非和缪”,是从音同字异辨穴。“如此者众,可不审处而针灸耶,苟不审处,则差之毫厘,又寻丈之谬矣,爱举其略,以示世医,俾之谨于灸穴也”,强调用穴时要严加审定,谨慎从事,以防失谬之误。

       重视针具消毒

      本书记载煮针之法,411卷针灸门“煮针法”中详细记载了煮针法,指出“ 危氏方云,用乌头一两,去尖,巴豆一两,硫黄、麻黄各半两,木鳖子十个,同人瓷石器内,水煮一日,洗泽之。再用止痛药没药、乳香、当归、花蕊石各半两。又如前水煮一日,取出,用皂角水洗,再于犬肉内煮一日,仍用瓦屑打磨净,端直,用松子油涂之,常近人气为妙。”此法早已少人使用,是否旨在消毒,抑或有其他作用,有待探讨。

      注重灸法

      本书对灸法十分重视, 411 卷中大量记载了灸法。尤其提出了“熟艾灸法”,曰“陈艾好灸,不以多少。择取叶。人白内用木杵轻捣令熟,以细筛隔以去青滓,再捣再筛,如此三次。别以马尾罗子隔之。更再捣罗筛,候柔细黄熟为度”。其灸法用火亦有讲究,曰“古来用灸病,忌八般木火,切宜避之。八木者,松木火难差增病,柏木火伤神多汗,竹木火伤筋目暗,榆木火伤骨失志,桑木火伤肉枯,枣木火内伤吐血,柘木火大伤气脉,橘木火伤荣卫经络。”指出灸法点火时若选材不当,即会给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对点灸法、施灸壮数、艾炷大小、针灸须药、灸疮处理、灸后忌食及补养等内容全面而详细地进行了论述。在治疗篇记载很多隔物灸的内容,如隔蒜灸、隔纸灸、隔附子饼灸、隔桃皮灸、隔生商陆饼灸、隔甘遂灸、隔斑蝥巴豆灸、隔麻花灸等,其中很多灸法目前仍被临床应用。

      灸法在书中运用相当广泛,如422卷“霍乱吐泻”一证,其下列出30余条,用灸者多达近20条再如423卷“瘰疬”一证,其下列出40余条,用灸者就有30多条。对灸治方法、施灸程序均做了详细介绍。424 卷对小儿各证,采用灸法治疗则更多,可见《普济方》重用灸法。另引用《针灸资生经》《外台秘要》的较多灸治医案,颇具特色,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详载补泻大法

       本书重视针刺操作,引载诸多针刺手法,列有“论下针分寸”“用针略例”“论虚实补泻”“古法流注” “针禁忌法”等,尤其对补泻大法在410卷、411卷设有专篇加以论述。《黄帝内经》《难经》的基本手法均辑入在册,言“补泻之要,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论述针刺补泻操作时说“补者,随经脉推而内之,左手闭针孔,徐出针,而疾按之。泻者,迎经脉动而伸之,左手开针孔,疾出而徐按之。随而济之是谓补,迎而夺之是谓泻。”对呼吸补泻论述更具体“令神气存,大气留之,故命日补,是取其气而不令气大出也。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日泻,泻者,是置其气而不用也。”而在“论虚实补泻”篇日“ 夫能知迎随之理,可令调气,调气之方,必在阴阳。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又说 “夫用针刺者,须明其孔穴,补虚泻实,送坚付软,以急随缓,荣卫常行,勿失其理。”指明了迎随、荣卫等补泻,重在调气,调气者必在调和阴阳。其记载的“王海藏拔原法”非“泻子补母法”“凡十二原穴,非泻子补母之法,虚实通用,故五脏六腑有病皆取其原是也。”指明了当五脏六腑有病时,无论虚实均可用其相应原穴进行治疗。还记载了“窦汉卿针经气血问答”“手指补泻法”“真言补泻法” 等内容,其“随病左右而补泻之,左侧左补泻,右侧右补泻”。对指导临床具有定意义。书中涉及子午流注内容多篇,但有关子午流注针法的实际运用却极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该针法过于烦琐,不易在临床普遍运用。

      临床治疗

      书中记载针灸治疗病证207种,汇集了大量的针灸处方和各种治法。对所列的病证,均辑有数十个甚或上百个针灸处方。许多处方组穴严谨,主次分明。在用穴方法上也灵活多变,有远取有近取,有上病取下,有下病取上,有左病治右,有右病治左等。其治法也不拘一格,或针或灸,或针灸并施,或针药并用,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思想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

      422卷说“治咳喘暴满,取穴尾仑 治气喘取穴三间治嘴咳取穴不容治咳喘肢肿,胸膈气满,喘息取穴商阳,治胸胀嘴息取穴大钟治大嘴不得卧取穴期门治咳道上气,呕吐,胸满,不得食取穴俞府治喘逆上气取穴气户治喘息不得举臂取穴步廊治喘取穴足临泣治喘气相追逐取魄户、中府治暴喘取穴华盖、天突治喘不得息取穴俞府、神藏治喘息呕沫取穴天容治咳喘取穴曲泽冶咳逆上喘取穴魂户治喘不得息取穴浮白治掌中热,呃逆上气,喘取穴经渠治喘逆取穴中府、魄户”等。又如428卷“汗证”记载“治多汗,穴玉枕。治汗出,穴膈俞。治疟多汗,穴昆仑。治温疟汗出,穴然骨。治骨寒热,汗注不止,穴复溜。治心痛汗出,穴大敦。治汗出,穴缺盆。治风汗出,穴风府。治汗出而寒,穴少商。治汗出寒热,穴五处、攒竹、正营、上脘、缺盆、中府。治汗出衄血不止,穴承浆”。本书大量记载明以前诸家针灸治病经验,可谓集针灸治法和处方之大成,为后人临床依症索治提供了方便。同时对病证的论述充分体现了辨证详、分症细、取穴简、主次明的特点。

      《普济方》虽然是最大的一部方书,其针灸部分很少被人们所提及,但《普济方》广泛收集诸家的针灸文献,从战国到明初大量医书中有关的针灸内容,均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有所收集,可谓明代以前的针灸学总汇。其特点是保持原貌,不轻易删改,重在理论汇集。收录著作主要来源有《黄帝内经》《难经》《明堂灸经》《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备急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铜人针灸经》等。并且在卷首收录历代针灸专著序例及著名针灸歌赋,如标幽赋、通玄指要赋、流注指微赋等。其记载的针灸部分都是择各家之所长,汇历代之精华,其内容丰富,论述详细,收录范围之广泛是历代所少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特别是收录的已经亡佚的医学文献,使后人得此书如得原稿,所以《普济方》具有较高的理论和临床价值,不失为一部较全面的医学巨著。 其有利于后学者学习,总结各家的针灸学术思想,也为针灸文献的保存、考证、校勘等研究提供了便利。

    四、《医宗金鉴》中的针灸内容简介

      《医宗金鉴》是清政府组织吴谦等人编撰的医学丛书,全书共90卷,刊于乾隆七年1742年。其中《刺灸心法要诀》,为原书的79~86卷。此书主要取材于明代张介宾《类经图翼》,并参考了《针灸大成》等书,节录合编而成。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内容较为浅显,切合实用,简明扼要,故流传较广,对清代的针灸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正文均为歌诀,主要有原络穴主治歌、八脉交会八穴歌、周身部位骨度、分部穴位排列、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循行经文、循行歌、穴歌、分寸歌、各部针灸要穴歌、奇穴杂病灸法歌等。

      此书注文多直接抄录原书。书中还附有相关的针灸图,其附图或直接取之《类经图翼》《针灸大成》原书,或据内容重新绘制。此书共有歌诀144首,图134幅,使学习针灸的人能够利用不同歌、图,达到反复熟悉经脉、孔穴及针灸法的目的。这种形式多为清代针灸书籍所借鉴。

      以部列穴,分部主治

      该书乘承《针灸甲乙经》以部列穴、分部主治的特点,分列出头部、胸腹部、背部、手部、足部常用重点穴位共计144穴。其中头部21穴、胸腹部17穴、背部22穴、手部43穴、足部41穴。不仅罗列其主治病证,还分述其兼治病证,有着独到的解释。如头部百会穴主治大人中风,另兼治痰火癫痫、小儿急慢惊风腹部天枢穴主治内伤脾胃、赤白痢疾、脾泻,另兼治脐腹鼓胀、癥痕等证背部风门穴主治腾理不密、易感风寒、咳嗽吐痰、咯血鼻衄,另兼治一切鼻中诸病手部曲池穴主治中风、手挛、筋急、痹风,另兼治疟疾先寒后热等证足部三阴交穴主治痞满、痼冷、疝气及妇人脚气,另兼治遗精、月信不调、久不成孕、难产、赤白带下、淋沥等证。

      特定穴位,特定应用

      书中重视特定穴的应用,有十二经井、荥、俞、经、合五输穴刺浅深歌,十二经表里原络穴和八脉交会穴主治歌等。

      其中十二经表里原络歌,将每一经原穴与其表的络穴,即原络配穴的主治功用编成歌诀,突出原络配穴法的临床应用,便于掌握和实用。如,肾经表里原络穴均可治疗肾、膀胱两经病证胆经表里原络穴既治疗胆经病证,又治经脉循行部位病变,还可以治疗肝经病证。

      八脉交会穴以单穴形式编成主治歌诀,主治病证比较全面具体,每个歌诀下都有注释,阐述其意义。如“手足拘挛者,屈伸难也”。对督脉后溪穴主治歌进行了注释。

      因部因穴,而施刺灸

      书中应用的刺灸法,因部因穴而异。

      背部穴位强调多用灸法,如“至阳专灸黄疸病,兼灸痞满喘促声”,“膏盲一穴灸劳伤,百损诸虚无不良,此穴禁针惟宜艾,千金百壮效非常”,“肝俞主灸积聚痛,兼灸气短语声轻,更同命门一并灸,能使瞽目复重明”,以及“肾俞主灸下元虚,令人有子效多奇,兼灸吐血聋腰痛,女疽妇带不能遗”等。

      手足部多用针刺,如手部的“内关主刺气块攻”、“ 痰火胸疼刺劳宫,小儿口疮针自轻,兼刺鹅掌风证候,先补后泻效分明”以及“ 商阳主刺卒中风,暴仆昏沉痰塞壅,少商中冲关冲少,少泽三棱立回生”。足部用针也很多,如“涌泉主刺足心热,兼刺奔豚疝气疼,血淋气疼痛难忍,金针泻动自安宁”“伏兔主刺腿膝冷,兼刺脚气痛痹风”等有多处主张用刺法。

      重用奇穴,灸治急症

      奇穴是腧穴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唐宋以前已有记载,该书中应用奇穴灸治急症,是在历代灸法救急基础上补充和发挥。本书仅记载14个奇穴,但多属于治急症而有奇效之穴。奇穴应用精当,处方少而精,均以一二穴取效。如灸肠风穴歌中灸十四椎下治疗肠风诸痔。奇穴应用效速力宏,简便实用。如灸难产穴歌谓,“灸妇人右脚小指尖......下火立产效通仙”。

      在救治急症中有所发挥,如救治疯犬咬伤很有特色,是一种治疗疯狗咬伤的特殊灸拔罐之法,主张在咬伤处“急用大嘴砂酒壶一个,内盛干烧酒,烫极热,去酒以酒壶嘴向咬处,如拔火罐样,吸尽恶血为度,击破自落,上用艾炷灸之,永不再发”。另外如灸腋气腋臭法为剃毛涂膏后艾烧,灸蛇、蝎、蜈蚣、蜘蛛咬伤用隔蒜灸等各种灸法都具有特点。

      综上所述,《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的学术思想对中医针灸的理论研究、临床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发掘它对发展中医事业有着重要价值。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