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7 15:03 编辑
第四节 陆瘦燕
二、生平与著作
陆瘦燕(1909—1969 年),江苏昆山人,现代针灸学家。原姓李,因出嗣陆门,故改姓陆。16岁随生父针灸名家李培卿学医,18岁起在上海开业,针刺沉疴,屡见奇效。1948 年春排除各种阻力与夫人共同在上海创办“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及针灸函授班。新中国成立后,陆瘦燕先生以培养中医人才为已任,1958年毅然放弃私人门诊丰厚的收入,接受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聘请,担任针灸教研室主任,着手创办针灸系,其后又历任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灸 研究所所长、食上海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等职。1959年,受卫生部委派,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中国医学代表团成员,赴前苏联讲学会诊,为针灸医学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陆先生与夫人朱汝功女士共同主持编写了针灸学习丛书,先后出版了《经络学图说》《腧穴学概况》《刺灸法汇论》《针灸腧穴图谱》等著作;与上海教学模型厂协作,研制出与成人同样大小的经络腧穴电动玻璃模型,为针灸的教学提供了直观教具。
二、学说与贡献
(一)对针刺手法的研究与分类
陆氏根据他的临床实践,并总结前人的经验,对针刺手法的操作与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科学的手法分类和操作的关键技术。
1. 针刺手法的分类
(1)基本手法构成不同作用的各种手法的基础,为针刺过程中的一此基本动作或形式,包括进退、提插、捻转、针向和留针5种。
(2)辅助手法是基本 手法以外的一些以辅助形式出现的针刺方法,归纳为14种:爪法、切法、循法、摄法、扪法、按法、弹法、刮法、动法、摇法、搓法、盘法、 飞法、弩法。
(3)复式手法为多种单 一手法的综合应用,根据其组合规律和作用原理,归纳为3类18法。补法或泻法的单纯组合:有“烧山火”“ 透天凉”二法;补法和泻法的交错组合: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提气法” “ 龙虎交战”“饿马摇铃” “子午捣白”6法;补泻法和行气法的组合:有“运气法”“纳气法”“青龙摆尾”“白虎摇头”“ 苍龟探穴”“赤凤迎源”“龙虎升降”“ 通关交经”“关节交经”9法。
2. 手法的作用分类 区分为候 (催)气、行气及补泻三类。“候气”或“催气”,乃是促使针刺得气的方法;“行气”,是宣行气血直达病所的方法;“补泻”则是针对疾病虚实而设之刺法。补泻手法分类:陆氏认为针刺手法作用于腧穴,其最终目的是调整经气,以治疗疾病。故将“徐疾”“提插”“迎随”“捻转”“呼吸”“开阖”“留针”“九六”“纳支”9种补泻手法,依其作用归纳为“调和阴阳”与“疏调营卫”两大类。前者是针对脏腑经络阴阳之气的“有余”和“不足”而设,后者是针对营卫之气运行的“太过”和“不及”而设,前者有徐疾补泻和提插补泻,后者有迎随补泻和捻转补泻;而开阖补泻法、呼吸补泻法、纳支补泻法也常与调和手法同用,留针法和九六法既可与调和手法同用,也可与疏通手法同用,以增强疗效。同时,陆氏强调针刺过程中,得气是必须达到的,任何针刺补泻手法必须在得气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进行, 才能得到治疗的效果,所以得气是实施补泻的先决条件。
3. 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的操作陆氏认为正确运用手法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对《金针赋》中的“烧山火、透天凉”操作手法进行规范:①烧山火:先将针插至天部(腧穴深度的上1/3处),紧按慢提9次,按针时左转;次将针进至人部(腧穴深度的中1/3处),提插捻转如前;再进至地部(腧穴深度的下1/3处),施术同前,以上操作为1度。然后退针至天部,继续上述步骤,反复操作3度,甚至更多,至其出现热感为止,或可留针10~15分钟待热至,然后出针,并揉闭其穴。②透天凉:先将针直插至地部,紧提慢按6次,提针时右转;次将针退至人部,提插捻转如前;再退至天部,施术同前,以上操作为1度。然后插针至地部,继续上述步骤,反复操作3度,甚至更多,至其出现凉感,或可留针10~ 15分钟待凉感产生,然后出针,并摇大其孔。
两种手法成败的关键是:①切实掌握进针、退针的层次和提插的幅度,要求层次分明,提插均匀;②刺激须适度;③施术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④嘱病人留意针感,以免忽略了轻微的感应。热感与凉感的出现部位因人而异,有的病人先在施术部位产生,以后扩散至整体;有的病人先在施术肢体的末端产生,然后发展至全身;也有的先出现在对侧,逐渐波及另一侧。当感应达到全身后,用力切按病人的皮肤,也常有热或凉的感觉。陆氏认为热感往往在酸胀感的基础上产生;凉感则在沉重感的基础上产生。
陆氏观察了37例(合136针次)施行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后受施者的感觉情况,其中烧山火产生热感的成功率为89%,透天凉产生凉感的成功率为79%,两者的总阳性感应率为84%;施烧山火后,体温上升者占71%,施透天凉后体温下降者占60%,平均阳性率为66%。陆氏认为体温的变化与能量代谢有密切关系,而能量主要来自糖代谢,因而又观察了手法对血糖(糖代谢的起始物质)、柠檬酸(三羧酸循环的第一个中间产物) 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烧山火后血糖与血浆柠檬酸含量明显升高,施透天凉后血糖与血浆柠檬酸含量明显降低,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1)。 由于这一效应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的作用颇为相似,陆氏又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可使尿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总17-羟类固醇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趋势。此项研究为烧山火、透天凉效应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二)提倡“导气针法”
陆氏在《刺法灸法汇论》中认为“导气针法”十分重要,可产生经络感传现象,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并将“导气针法”分为五类:“捻转导气法”“提插导气法”“呼吸导气法”“按压导气法”“针芒导气法”。陆氏在施行“针芒导气法”手法时,用多方位经穴肌电仪,对感觉的产生、循行的方向、相应经穴电的变化做了观察记录,初步证实了感觉循行的定向性随手法不同而有显著差别,而且不同的施术者存在着效果的差别。
(三)“温针”与“伏针”法
温针即是在施行补泻手法后,在针尾加艾炷燃烧,可将艾火的热量,通过针体的传导,透达肌肤深部,不但可温通经络,调节荣卫,还可助针力,加强补泻的作用,不论补法还是泻法均可应用。陆氏认为温针作用是取其温暖,使病人不觉其烫,而借以帮助针力之不足,在留针时间给以适当的温通作用,不同于灸法须借艾火之力,欲其振阳温经而起陷下,发挥祛散阴寒的效能。故使用时艾炷不宜过大,一般只需1壮(如事核大)即可,不需烧之灼热,这一点和灸法不同,如果烧之过多,引起皮肤灼伤,非但达不到治病的目的,反而增加病人的痛苦。温针适用于由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侵袭机体而导致的疾病,以及久病经络空虚、荣卫不调等病,特别是对慢性疾病之阴寒证者疗效更佳,但对高热、阴虚证不适用。对于施用温针,是否还用补泻手法的问题,陆氏认为补泻手法是针负治病的基础,针尾加温,调其荣卫之气,不过是在补虚泻实后起了辅助作用,目的在于帮助针力的不足。所以手法的运用,仍然不可偏废,否则舍本逐末。
针灸不分季节, 四时皆宜,但伏针、伏灸别有其独特之处。陆氏基于《内经》中“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的原则和“春夏养阳”的养生之道,认为伏天气候炎热,腠理开疏,若基于此时进行针治,必能引导伏留筋骨深处的伏邪外泄;同时伏天阳气旺盛,于此时针灸,可以助阳气,加强卫外的作用。但伏针、伏灸亦有其适用范围,凡阳邪有余,脉证为高热、脉洪数,或阴虚阳亢,脉证为怔忡不寐、烦心面赤、脉细数苔光剥者,则没有伏针的必要,而伏灸更是犯火逆之戒。秋冬得病针刺而愈,在伏令复针,可以清除余邪,尤其是产后风湿最为适合。
伏针与温针,陆氏认为伏令施用温针可行,但是必须严格掌握病种,一般以风湿病为宜。需注意的是伏令天气炎热,燃艾不宜过度,-般以枣核大为适度;并且予以重点温针法,对某些重点穴,选择性地施加温针,不必每针必温。同时夏季伏令,天气炎热,气温血滑,人气易行,伏针的留针时间可相对较短;且夏季病人往往汗出多而表阳虚,过分的留针,易使脱气,伏针时的留针,仅为适应于温针的需要,待燃艾完毕,即可起针,不必过分久留。如果不用温针的病者,甚至可以考虑不留针。
(四)发挥五输配穴理论
陆氏重视穴位的配合使用,采用俞募相配、表里相配、八脉八穴相配、八会穴相配、郄穴相配、对症配穴等方法。在诸多配穴法中,陆氏特别重视五输穴的运用和相配。陆氏认为十二经脉的元气均发于四肢末端,通过相应的经脉和穴位,作用于相应的脏腑,并输注于相应的背俞穴和腹募穴,因此在临床上,肘膝以下五输穴的配合使用,显得尤为重要。陆氏对以下几种配穴方法有特别的体会。
1. 子母配穴法 即根据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进行补泻配穴。例如,肝经病实则取肝经的子穴,即火穴行间;或取子经(即心经)的火穴劳宫,用泻法。如果肝经病虚,则取肝经的母穴,即水穴曲泉;或取母经(即肾经)的水穴阴谷,用补法。
2. 纳支配穴法 在上述“子母配穴” 的基础上,加上子午流注的纳 支法,进行配穴治疗。治疗实证,根据“因冲而泻”和“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在相关经脉气血最盛的时候,取该经的子穴,用泻法;治疗虚证,根据“因衰而补”和“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在相关经脉气血将衰的时候,取该经的母穴,用补法。同时配用其他对证的有效穴位。例如,治疗胃实证,可在上午7时泻胃经子穴厉兑;治疗胃虚证,可在上午9时补胃经母穴解溪,同时可配用中脘、脾俞、胃俞等穴。
3. 夫妻刚柔配穴法 将十二经与十天干相配, 十天干隔五相合, 即:甲与已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王合,成与癸合;与之相配的胜腑经脉穴位为:胆经穴与脾经穴配,肝经穴与大肠经穴配,小肠(三焦)经穴与肺经穴配,心(心包)经穴与膀胱经穴配,胃经穴与肾经穴配。例如,阳陵泉配阴陵泉、太冲配合谷等。
4. 泻南补北法 该法出自《难经·七十五难》,即在东方实、西方虚的时候,可泻南方、补北方。亦即肝木实、肺金虚的时候,若土平无恙,则泻心火(实则泻其子)、补肾水(虚则补其母),这是一种权宜变法。陆氏据此推论,在火实水虚的时候,若金平无恙,则补木泻土;在土实木虚的时候,若水平无恙,则补火泻金;在金实火虚的时候,若木平无恙,则补土泻水;在水实土虚的时候,若火平无恙,则补金泻木。陆氏提出的这种选穴方法,可供临床参考。
(五)“全身切诊”说
切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选穴位、论补泻、别深浅的主要依据,与针灸疗效密切相关。陆氏对“肾间动气”“虚里”“冲阳”“太溪”“领厌”“太冲"等脉、经脉皮部以及有关腧穴的切诊法有独到的体会。
1. 候“肾间动气”以察元气盛衰 “肾间动气”位于丹田,是人体生命的源泉。如果该部之脉应手而弦,多为元阴不足、阳气躁越,当取太溪、复溜、肾俞、关元等穴,以补元阴之气;如果该部之脉动而结代,多为元阳气衰,当用大艾炷急灸关元、气海、命门、足三里等穴,以温固元阳,防其暴脱。
2. 切“虚里之脉”以诊胃、宗二气 “虚里”之脉位于左乳之中,第四、五肋之间,可诊断“宗气”的虚实。其若按之动微而不应于手,是宗气内虚之候,病较轻;如果望见其动,外应于衣,则是宗气泄越的表现,则病重。此类脉象多见于阴虚气怯的患者,治当补肺俞、脾俞、胃俞等穴,以培补中土,兼理肺气;补肾俞、复溜、太溪,滋阴壮水,以制阳光;泻列缺,清肺热;泻行间,清肝火;补膻中穴,以调节一身之气。
3. “冲阳”之脉以候胃气 “冲阳”之脉位于足背部,可诊断胃气的状况。其若不衰,说明胃气犹存;其若偏亢,显示胃火有余;其若弦急,多为木来克土,预后不良;其若绝而不至,则为胃气衰竭,乃为险证。
4. “太溪”之脉以候肾气 “太溪”脉位于内踝之后,可诊断肾气的情况。如“冲阳”偶绝而“太溪”脉仍旺,则肾气未绝,先天之根未断,纵然危候,尚有转机之望;如果“太溪”脉绝,显示病情已危。人曰“太溪脉绝,百无一救”,确有参考价值。除此之外,上盛下虚者,则寸口常大于“冲阳”“太溪”;下实上虚者,寸口常小于“冲阳”“太溪”。如果“冲阳”偏亢,则常胃火有余;“太溪”独盛,则相火常炽。
5. 察上下 “颌厌脉”属足少阳胆经,在上,可以候清空;“太冲”脉属足厥阴肝经,在下,可以候肝气。凡肝阳上逆者,其“颌厌”脉搏动较甚,而寸口及“太冲”脉较弦细,当灸(补)涌泉、泻行间、补太溪以引导气血下行,滋水涵木;如脾肾两亏、中气下陷,则“领厌”脉弱而不易触及,兼见寸口及“太冲”脉细小微弱,当灸百会,补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以引导清阳之气,以治其本。
陆氏认为切脉须参合上下左右,进行比较,例如寸口脉大于“冲阳”“太溪”,则为上实下虚之证;而寸口脉小于“冲阳”“太溪”,则为下实上虚之证;若“太溪”脉独盛,多为相火偏亢。陆氏还常通过切按经脉的皮部来诊断疾病。某一皮部出现寒热压痛症状,则往往是相关经脉脏腑出现病变,对此则取相应经脉穴位。
除上述学说外,陆氏还有多方面的创见。例如其十分强调经络学说在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认为经气包括元气和营卫之气,元气自四肢末端向心行至躯干,而营卫之气循经脉路线运行,顺逆相接,从而解释了五输穴的向心排列与经脉循行路线不一致的矛盾,纠正了经络只有“通行营卫”功能的狭义理解。陆氏对“ 六经”的由来,奇经八脉的功能,“是动病”、 “所生病”的分析归类等也有独特见解。
三、临床应用与学术影响
1. 透天凉手法案 某男,39岁,龙华医院门诊号: 46。就诊日期: 1963年10月10日。主诉:头痛、鼻塞3天。现病史:头痛鼻塞,周身酸楚,体温37.49C,恶寒咳嗽,痰白而黏,咳咯不爽,胃呆纳少,大便3天未行,脉浮而濡,舌苔薄白。诊断:风寒束表(印象:感冒发热)。治则:清热解表。取穴:手三里,施透天凉手法。治疗过程:施行手法3度后病人诉说全身感觉凉爽,当时测得体温为36.6C,较术前下降0.8C。次日,头痛、鼻塞等症状相继消失而愈。
2. 额厌脉的应用范某,女,29岁,机关干部。1963年5月24日初诊:左耳失聪,颞部掣痛,病方逾句。还来眩晕时作,心悸健忘,失眠,纳果,脱瘤,腰酸,十口脉需数带弦,太冲大于冲阳,额厌盛于大溪,舌苔薄腻。病系心肾不足,中土困倦,肝胆之火浮越,夹痰火乘耳窍。诊为上盛下虚,正虚邪实之候。治拟育阴潜阳,清泄肝胆,佐以健脾化独。处方:泻翳风、听宫、中清、领厌、丝竹空、太冲、丰隆、听会;补太溪、足三里。手法:捻转,提插。5月31日三诊:气候骤变,头痛复作,左耳听觉亦减,寸口脉浮而弦滑,领厌又显亢盛,苔薄白。此系余邪未清,又复外感,厥阴气火夹痰再凌心肾之窍,气机失宜之故。治当佐以通表之法。处方:泻翳风、听宫、中渚、领厌、太冲、丰隆、风池、外关;补太溪。1个月后随访,诉5月31日来诊后,次日诸症若失,迄今未曾复发。
3. 配穴应用案例某女,35岁,家庭妇女,已婚。主诉:食欲不佳,心下作痛1月余。现病史:素患贫血,心悸易怒。一个半月前,因与邻居吵架,动怒啼哭,当晚未进饮食。次日觉胸闷,饮食不甘,心下隐痛,噫气,大便不畅,时而下利,日久不愈。检查:身体消瘦,面色青白,情绪激动。舌红绛,根苔厚腻,脉弦数。取穴:施子母补泻法,行间(泻)、大都(补)、中脘(补)、天枢(泻)。手法:提插、捻转。诊治4次而愈。
陆氏毕生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博览群书,重视经络学说,在精研古籍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经络、腧穴理论,阐明经气的意义、经脉元气和脏腑腧穴的关系、十二经脉之间及其与奇经八脉的交会关系,并对十二经脉病候加以解析,认为“失去经络学说的指导,实践中就会迷失方向,缺乏理论依据,在千变万化的病例面前,必然不知所措”。在临床治疗中,陆氏重视全面切诊,除寸口脉外,还应切“冲阳”“解溪”“颔厌”等脉;注重肾气和胃气对人体的影响,认为切诊也是选穴位、论补泻、别深浅、辨忌宜的主要依据。陆氏强调针灸的处方配穴,也和内科处方用药一样,要整体辨证,明标识本,权衡缓急,善用五输穴配穴。在多年临床经验基出上,陆氏还提出温针、伏针、伏灸的使用,并完善了相关理论。而陆氏最为人称道的则是其针法的娴熟,烧山火、透天凉为其代表针法。除此之外,陆氏在《刺法灸法汇论》中规范针灸手法,对针刺手法提出规范的分类,同时详细阐述各类手法操作细则,并潜心钻研,提倡针灸实验,促进了针灸科学发展,推动针灸学术的传播。
【思考题】
1.陆氏主要学术思想有哪些?
2. 描述陆氏烧山火与透天凉的操作手法。
3.陆氏“全身切脉说”强调临床需重点切哪几部脉?
4.陆氏对针刺手法是如何分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