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群组
Group
动态
Space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热搜:
埋针
埋线
减肥
美容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针灸界
»
论坛
›
百家论经
›
针疗
›
小小银针治大病?针灸效果也能立竿见影?这几种功效值得 ...
图文热点
返回列表
查看:
992
|
回复:
2
小小银针治大病?针灸效果也能立竿见影?这几种功效值得夸赞
[复制链接]
大荆
大荆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10-30 07: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针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它是我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内病外治”,可以广泛用在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治中的,尤其在疼痛类疾病中效果显著。
相对来说,针灸是一种安全、无毒的传统中医治疗技术。操作者需经过专业的规范培训、扎实的理论基础等,具有深刻认知才可服务于大众。
但是,作为中国流传已久的智慧结晶,在国内却有着很多不同的争议存在。排除一些进入不正规机构接,受针灸的不良后果之外,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相信中医能治病,宁愿吃西药也不愿尝试中医疗法。那么,今天就由我来揭开针灸的神秘面纱,回馈大众争议。
一、针灸的起源知多少?
说起针灸,那就要从很早之前说起了。它发源于石器时代的砭石和灸焫,是人们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它不再是简单的经验医学,而是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经络穴位理论体系。进而随着医学者们的不断深入研究,结合临床实践逐渐成为一门学科——
针灸学
。
随着铁器的发展和推广,砭石逐渐被医针所替代。《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针灸学理论的基本形成。宋朝时期由于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医药学文献的积累,也加快了医药学的传播和发展进程。
在北宋政府的支持下,著名针灸家王惟一撰写出了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此书首创腧穴十四经分类法。从清代开始,针灸向着更简单、更安全的方向发展,将明代的“雷火针”由“实按针法”改成了“悬起针法”,这两者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
在历史的发展中,针灸学的范畴不断呈现着它的意义,以及不断转化的演化过程。从春秋战国时开始,再到清代末期,这期间有很多有关针灸的记载,由此,也证明了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医家,他们总结的经验和资深的学术争鸣。
这反映出,当时医家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点,到了今天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它为我们当代的临床、实验研究提供了很的多新线索。
二、针灸的强大功能,你知道几个?
了解了针灸的起源以及其发展历程,我们知道针灸在顺应生产力的进展下,有最初的砭石到青铜针、铁针,再到金银针,再就是今天的不锈钢针。那么多的史书记载,关于针灸的论述。今天,针灸的实际作用就一起来揭晓。
随着人们年龄的逐渐增长,组织器官逐渐发生退行性的变化,最后走向老化,衰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然的事情。实践证明,在一定程度上,独特的针灸疗能够
调和阴阳、通经络的功能,有利于延缓衰老速度
。
比如说,可以用来缓解
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者主要表现为
嗳气、呃逆、上腹部胀痛等
。虽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变位置在胃,但是与肝脾的关系也很密切,因此,对
肝经、脾经、胃经
上的穴位进行用针,能很好的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再者,针灸在
脑卒中
后遗症的治疗中应用也很久远。所谓脑卒中,在中医上又可以称之为
中风
,这是大众广知的一种说法。
脑卒中病变部位在脑,脑部受损伤,导致血不循经, 血溢出脉外而形成瘀血, 气滞血瘀导致窍闭神昏。 恢复期患者气虚不能行气, 痰瘀阻滞经络而发生肢体偏瘫、口眼歪斜、失语、神智昏聩。
治则以通经活络, 活血祛瘀为法。针灸辅助康复训练治疗重症脑出血恢复期可改善脑血管功能, 增加血流量、 降低血流阻力, 使脑组织血流灌注增加。
此外,关节炎
的发病原因,大多是因为其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等。近些年来,除了传统的针法之外,出现了浮针、腹针等的特殊针法,能够
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安全可靠
。
压力性尿失禁,是在一些重体力活动、咳嗽、打喷嚏引发的,不由自主的漏尿现象,这使得患者承受着严重的心理负担。《美国医学会杂志》就曾发表,
“中医电针”对于女性的压力性尿失禁能够有效控制
。
对于面瘫患者来说,针灸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由于针灸有着它独特的刺激性因素,从而刺激大脑神经,对于偏瘫的肢体有再次支配的能力。在后期,患者逐渐适应以后,可以采取相对较重的针法进行刺激,这对于患者的恢复是较为有利的。
中医针灸还可以提高人体自愈力
。自愈力是天生的,但是也是可以被提高的。中医有言:三分治,七分养。身体机能的恢复更多依靠的是自身的修复能力,比如:通过疏通经络、温通脾肾来固护脾肾等。总之,通过规律施灸,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针灸不是“慢郎中”,它可以“立竿见影”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阐述的,有很多是关于急症重症、甚至危重病的记载。
但是还有不少人认为,中医是“慢郎中”,是只能治疗慢性疾病,对于急症是不行的。实则不然中医在治疗一些急性疼痛经常是一针见效。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气急攻心,但是你一定没听说过气急致盲。是的,你没看错,真的有由于生气导致暴盲情况发生,也可以称之为“
气滞血瘀型暴盲
”。什么是
暴盲
?主要表现为眼睛没有什么异常,
突然的视力下降,甚至双目失明的严重白内障疾病。
以行气活血为主要手段,用传统中医的
针灸方法,一天内两次针疗,可以逐渐正常视物
。这种暴盲症状不是很常见,越是这种不常见的急症,可能中医传统疗法越是有效。
生活中也有许多上年纪
腰痛
的人群,仅在手背上的两个腰痛点,经过
针灸治疗后,疼痛的现象就能得到缓解
。这是经验效穴,在远处取穴,避免了直接刺激疼痛部位,远距离的通经活络,也是能直达病处的。
针灸的作用是有很多的,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验证,在治疗疾病方面是很有地位的。但是切勿到路边不正规的小诊所接受针灸调理,应当认准正规的医疗机构,这样才能保证“针到病除”。
四、针灸虽好,也不能随便扎
针灸是我国的中华传统医学瑰宝,它有简便、健康的特点,但是也要在专业的医师下进行操作,且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进行针灸疗法的。
糖尿病患者
,是不能用针灸的方式来治疗的。因为他们自身血糖升高后,皮肤的屏障就会较弱,如果进行针灸非常容易伤口感染。
凝块缺陷
的人群,由于他们的体质偏差,经常会出现自发性出血。采取针灸时一旦出血就会很难愈合,虽然针灸的伤口很小,但是凝血体质的人皮肤状态很弱,伤口处会出现溃疡、瘢痕等,以免因此不建议用针灸进行调理的。
还有一类人群是不能选择针灸的,那就是
孕妇
。针灸在前面也提到了,他有一定的刺激性。3个月以内孕妈妈,其
腹部、腰骶部位禁止针灸,这些穴位是通经、活血的,针灸会非常容易造成流产的
。
处于
饥饿状态
的人,如果接受针灸会导致气血虚弱,因为饥饿的缘故,身体气血不足,特别容易晕针,若出现冷汗、眼花、手脚冰凉这就要先补充食物,休息过后在进行针灸。
此外,还有一点是要注意的,针灸是专业性很强的治疗方法,对偶遇医生的选穴、手法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患者在准备选择针灸疗法的时候,务必要找专业针灸医生,增加针灸疗法的安全性、有效性。
五、针灸的治疗原则
中医的原则其实是比较纯粹的,大多是结合中医的八纲理论,还有一些疾病的病处、病性,综合起来的治疗方式,因此针灸也遵循治疗的必要原则。
三因制宜
也就是在
不同的季节
,人体的气血趋向深浅不一,《灵枢·终始》有载“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针灸是要顺延季节变换的,这样才能有好的针灸效果。
地理位置
,会存在生活习惯和气候的差异。要依据人群的活动、病性来选取针灸方法。
年龄划分
也是针灸调理需要注意的,小儿宜浅,老年者不能过强。
治标治本
正气是本,邪气是标。
举例子来说,旧病、原发病是本,新病、继发病是标。如果是较急的病症就要先治标,在一般病症不急的情况下,要对疾病根本的病因进行治疗。
清热温寒
热症和寒症的病情表现是错综复杂的,若热邪入侵就可以采用
深刺、留针灸
的方式,直到热褪去为止。但是寒邪浮在表处,则要用
点刺法
治疗。
补虚泄实
补虚泄实,它既是原则,又是针灸治疗的重要方法。在面对脾虚湿重的患者时,需要
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采用相应的手法进行补虚或泄实,又或者平补平泄
,要避免“虚虚实实”之戒。
总的来说,疾病的症候表现呈多种多样,病因也会变化、错综复杂。针灸时,应分清主次、分别对待缓急症状,做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人、因时、因地的原则,这样方能取得不错的疗效。
本文结语
针灸,有促进局部血液运行的功效,当你出现局部身体疼痛、活动不利时,可以选择尝试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但是,也证实这种独特的疗法,有着较为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的,不得盲目自行操作。
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我们不能一味的遵从自己的观念,没有依据的去评论,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辩证的角度去了解中医药文化,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13418906790581094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荆六针
荆六针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10-30 07:5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心]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荆四针
荆四针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2-10-30 08: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18913980123
微 信 咨 询
Copyright © 2008-2020
针灸界
(HTTP://ACUP.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