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613|回复: 0

    让灸疗效果加倍的几种方法——隔葱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2 07: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艾灸中,为了取得更好的艾灸效果,我们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葱、姜、蒜、附子、盐等。之所以要选用这些材料,是因为这些材料具有一些特殊的功效,配以艾灸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病祛痛的效果。

    隔葱灸


    一天,张先生带着8岁的儿子来我这儿看病,他说儿子感冒多日,吃药、打针、输液都不管用。我问张先生:“你孩子怎么感冒的呢?”张先生说:“可能是玩的满头大汗、后背出汗,没有及时把汗擦干,被冷风吹感冒了。”

    “孩子感冒有哪些症状呢?”

    张先生说孩子怕冷、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

    我看了看孩子的舌头,发现舌苔白。这是典型的严重风寒感冒的症状。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因此,治疗的原则是解表祛邪为主,把汗孔打开,把邪气逼出机体。

    西医把外邪称之为病毒,采取的治疗办法是关紧门窗,把人体当成战场,用药物来杀灭病毒。结果病毒被消灭了,人体的正气也被削弱了,反而更容易感冒。所以,我决定用隔葱灸来治疗张先生孩子的感冒。

    我让孩子趴在床上,艾灸他的风池穴和风府穴,这两个穴位都有头发覆盖,如果单纯采用悬灸,容易烫伤头发,所以我采用隔葱泥灸,将葱泥覆盖在两个穴区上,然后在上面用艾灸施灸。大概施灸了20分钟,小孩不再咳嗽了,鼻涕也止住了。我让张先生买了一些艾条回去,让他用同样的方法艾灸孩子的风池穴和风府穴。张先生回去艾灸了两次,就给我打电话,说孩子的感冒完全好了。

    隔葱灸是一种古老的艾灸方法,较早的记载见于明代。隔葱灸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威力,是因为葱白味辛、性温,是一剂解表药。《本草经疏》中说:“葱,辛能发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阳气,故外来怫郁诸证,悉皆主之。”葱白可疏肝通络,宣通上下阳气,发汗解表。主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大小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等病症。

    从古籍中来看,隔葱灸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隔葱白灸、隔葱泥灸、隔葱盐灸。关于隔葱泥灸,《玉机微义》中记载:治疝病“用葱白泥一握置脐中,上置艾灼”。关于隔葱盐灸,《普济方》中记载:“治产后小便不通……用盐于产妇脐中填满,可于脐平。却用葱白剥去粗皮,十余根作一束,切作一指厚,按盐上,用大艾炷满葱饼子大小,以火灸之,觉热气直入腹内,即时便通。”

    隔葱白灸怎样操作呢?你可以取一束葱白,大概10根,切成1~1.5cm的葱段,然后将葱段放在穴位上,再在葱段上放艾炷(用手搓成圆锥形的艾条)进行艾灸。一般来说,需要施灸7~10炷。每日或隔日施灸1次,7~10日为一疗程。

    用隔葱灸治疗腹部术后腹胀和产后癃闭非常有效,前者取天枢、上巨虚两穴,后者取神阙,一般每次须灸7~10炷。每日或隔日1次,7~10日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就能见到很好的效果,如需巩固,还可以施灸一个疗程。

    隔葱泥灸怎么操作呢?你可以取葱白若干,剥去老皮,再把葱白捣成泥,平摊在穴位上,约0.3~0.5cm厚,直径2~3cm,然后在上面放艾炷进行艾灸。施灸至穴位处有烫感即为一炷,每次灸5~7炷。每日或隔日施灸1次,7~10日为一疗程。

    为什么要把葱白捣成泥呢?这个问题我经常被患者问道,其实之所以要把葱白捣成葱泥,为的是让葱的药性在艾火的作用下更好地释放出来,随着艾灸的温阳之气直达病灶,从而有效地治疗疾病。一般来说,隔葱泥灸适用于比较严重的病症,如重度风寒感冒、严重便秘、疮痈肿痛、虫积腹痛等,而对于一般性的病症,用隔葱灸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隔葱灸时,葱泥越烂越好。因为越烂的葱泥,药性更容易释放出来。至于葱饼的厚度宜根据部位和病症来定,如果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葱饼可厚些;如果是急性或疼痛性的病症,葱饼可薄一些。另外,在施灸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灼伤皮肤。

    隔姜灸




    说到隔物灸,我不得不提到隔姜灸。隔姜灸是用姜片做隔垫物的一种灸法。《名医别录》中记载:“生姜,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姜具有祛风、解表、和胃、温经止痛的功效,有明显的抗菌、消炎作用,还有镇静、止吐、抗过敏的作用。

    将新鲜姜和艾灸结合起来,既可以益脾胃,又能温中降逆、止呕吐,除湿消痞,止咳祛痰。由于取材方便,隔姜灸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在明代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中,有这样的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后来,明代的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提到:“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炷,黄水即出,自消散矣。”

    关于隔姜灸,有这样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在遥远的秦汉时代,人们用“三伏灸”来进行预防疾病。什么是三伏灸呢?指的是在全年阳气最盛的三伏天,即头伏、中伏、末伏这三天,把精选的大老姜切成薄片,贴在相应的穴位上,然后在上面点燃艾灸,以促进血脉运行,疏通人体经络,达到养身调理的效果。

    传统中医认为,隔姜灸可适应一切虚寒病症。具体来说,隔姜灸适合治疗阳气不足引起的疾病,主要有两大类疾病:一类是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孩冬天感冒;另一类是与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病、关节炎、虚寒头痛、结肠炎。

    我曾治疗过这样一个患者,她是一位职场白领,每当夏天就会严重依赖空调,经常整天在空调房里呆着,久而久之,身体受到了寒气的侵袭,之后出现了膝关节发凉、发疼,渐进酸痛等症状。这对这种虚寒症状,我采用隔姜灸的办法为她调理了半个月,成功将寒邪赶出患者的体外,祛除了她体内的病根,此后患者的关节、肩颈再也没有出现不适感。

    在隔姜灸时,我建议你取一块新鲜的老姜。何谓新鲜?即出土不久的姜,而不是放了很久,都快风干了的姜。何为老姜?即生姜中的姜母。然后,用刀沿生姜的纤维纵向切成厚约0.2~0.5cm厚的姜片,大小可覆盖穴区即可,记住,姜片中间要用三棱针穿刺数孔,这样在艾灸时便于灸火透过姜空更顺畅地进入人体。最后,在姜片上放置艾炷施灸。

    灸到什么程度呢?一般来说,每次艾灸5~10炷,以穴区局部出现潮红时为宜。在施灸的过程中,当你感觉穴区有灼痛感时,可以略微把姜片提起来,防止皮肤灼伤。

    值得注意的是,姜片的厚度宜根据部位和病症来定,如果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如果是急性或疼痛性的病症,姜片可切得薄一些。在施灸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灼伤皮肤。如果出现灼伤,可以在穴区涂一点红花油,一来可以缓解皮肤灼伤,防止皮肤过敏;二来可以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效果。

    隔蒜灸




    隔蒜灸,又称蒜钱灸。说到这种灸法,我便想起了一个故事,这是关于大蒜神具有奇功效的故事:话说当年凯撒大帝远征欧非大陆时,命令士兵每天服一头大蒜以增强气力、抵抗疾病。当时正值酷暑,瘟疫蔓延,对方士兵得病的人数成千上万,但是凯撒大帝的士兵没有一个染上疾病腹泻。在随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凯撒大帝征服了整个欧洲,建立了强大的古罗马帝国。

    大蒜有如此强大的治病防病功效,再与艾灸配合起来使用,治疗效果自然更好。晋代《肘后备急方》中说:“灸肿令消法,取独头蒜,横截厚一分,按肿头上。上置艾炷,灸至痛者不痛。主要用于疮疡、肿胀、痈、疽、无名肿毒、肺痨、腹中积块、蛇蝎毒虫所伤。”

    通俗地说,就是把大蒜切成薄片放在穴位处,然后在大蒜上施灸,这种灸法主要用于治疗痈疽,也就是毒疮。南宋医学家陈言在他所撰写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详细地记载了隔姜灸治疗痈疽,他说痈疽最开始有肿痛感,先用湿纸擦干,然后把大蒜切成片,放在疮口处,再用大艾炷连续灸三炷。如果不痛了,就不用再施灸了。如果还痛,继续施灸,直到不痛为止。

    隔蒜灸之所以在治疗痈疽时疗效显著,是因为大蒜本身辛温喜散,具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之功效。《名医别录》中是这样介绍大蒜的:“散痈肿魇疮,除风邪,杀毒气。”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大蒜具有超强的杀菌能力,可以防治肿瘤和癌症,还具有预防感冒、抵抗疲劳、抗过敏等作用。

    2009年,一位20岁的大学生找到我,他说一个星期之前,他的左臀部长了一个疖肿。由于这个疖肿长在屁股上,上课坐凳子非常疼,因此,它赶紧去药店买药膏擦,但是擦了一个星期,没有明显的好转。我接待他的时候,发现这个疖肿直径约4cm,质硬、红肿,疖肿的中心有一脓点,轻轻碰触,患者大声喊痛。

    我为患者把脉,发现脉躁动,再看舌苔,发现舌红苔黄燥。经询问,患者说他最近一周老感觉口干,还有便秘、小便黄等症状,一查体温38.6℃。我判断这是热毒蕴结引起的疖肿。于是用隔蒜片灸法为患者施灸,经过一次治疗,疖肿的局部红肿消退,脓点变成了褐色,体温也正常了。第二天,我再为患者进行隔蒜灸,当天他就可以骑自行车去上课了。接着,我又为患者艾灸了一次,一共艾灸了三次,患者痊愈。

    隔蒜灸除了把蒜切成片进行艾灸,还可以把蒜捣成泥之后采取隔蒜泥灸。《肘后备急方》中说:“若十数作一处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于饼上灸之。”什么时候适宜隔蒜泥灸呢?我的经验是,当患处面积比较大,蒜片无法覆盖时,可以吧大蒜捣成泥,然后将蒜泥压平盖在患处,再在上面施灸。

    那么,隔蒜灸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呢?

    在隔蒜片灸时,你可以取新鲜独头的大蒜,将其切成厚约0.1~0.3cm的蒜片,然后用针把蒜片中间刺几个小孔,放在穴区上,再在蒜片上放置艾炷施灸,每灸3~4炷之后换一个蒜片,然后继续施灸。一般一次施灸5~10炷。每日或隔日施灸1次,7~10日为一疗程。

    在隔蒜泥灸时,你可以取适量的新鲜大蒜,捣成泥膏状,按压成0.2~0.4cm厚的薄饼,大小要根据病灶的大小来定,然后放在穴区上施灸,施灸过程中不用更换蒜饼。一般施灸至局部出现潮红为宜。

    隔附子灸


    隔附子灸作为最常见的一种隔物灸法,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其记载:“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着肿上,以少唾湿附子,艾灸附子,令热彻以诸痈肿牢坚。”意思是,把附子削成棋子的厚度,放在肿块处,再将附子用唾液打湿,然后艾灸附子,产生的热量可以使肿块、毒疮消肿。

    隔附子灸之所以有那么显著的疗效,与附子本身的中药成分的分不开的。传统中医学认为附子属温里药,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它有超强的补火助阳功效,能驱散风寒邪气,治愈因受凉受寒而产生的病症。

    2010年的秋季,我接待过一个患者,他从当年四月份因受凉而致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反复发作了一个月之后,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去医院进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被确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此后,他吃了两个月的西药,病情也没有缓解。相反,他还出现了日行大便4~5次,伴有脓血的症状。

    我见到该患者时,他的面色无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我从中医角度辨证他的疾病为湿热蕴结所致,要想治愈他的病,必须祛湿除热、疏调肠腑气血。于是,我取穴大肠俞、日枢、上巨虚、足三里(双侧均取),然后采用隔附子饼灸法。连续施灸一周后,患者的腹泻减少到每日二次,粪便成形,脓血也消失了。

    之后又施灸了一周,患者的大小便情况已基本正常,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异常情况。为了巩固疗效,我建议患者再连续施灸两周。两周后,患者的诸症全部消失,通过纤维结肠镜复查发现,患者的内肠黏膜光滑,血管纹理清晰,肠蠕动正常,没有任何溃疡现象。

    关于隔附子灸的主治功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除寒湿,治手足折伤,拘挛、膝痛不能行走。现代中医认为,附子还能治疗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病症。

    在运用隔附子灸时,古人多选用成熟的附子,并且常用酽酢(指味汁浓厚的醋)或童便浸泡,然后再施以艾灸。比如,唐代王焘所著的《外台秘要》中记载:治疗耳聋时,取八角附子二枚,用酽酢渍之两夜,使其表皮润泽,然后削一头纳耳中,灸十四炷,这样可以打通耳中的气,使人恢复听力。

    隔附子灸也有两种灸法,一种隔附子片灸,另一种灸法是隔附子饼灸。这两种灸法本质上没有不同,不同的只是药力的强弱,隔附子片灸操作简单,一般针对病症较轻的疾病,隔附子饼灸操作繁琐,需要将附子打磨成粉末,再制作成薄薄的附子饼,但它一般针对病症较重的疾病,因为被磨碎的附子可以更好发挥其药性,在灸火的作用下,更好地抵达病灶,消除病痛。那么,这两种灸法具有怎么操作呢?

    如果是隔附子片灸,你可以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再将其切成0.3~0.5cm厚的附子片,中间用针刺几道孔,放于穴区,在上面放置艾炷施灸。施灸时,若发现附子片被艾炷烧焦,应及时更换附子片。一般一次施灸5~10炷。每日或隔日施灸1次,7~10日为一疗程。

    如果是隔附子饼灸,你可以取适量的附子,将其切细研末,以黄酒调和作饼,饼的厚度在0.1~0.3cm,用针将饼刺几道孔,放在穴位上,再把艾炷放在上面进行施灸。如果附子饼被艾炷烧焦,可以更换后再灸,以穴区皮肤出现红晕为宜。

    要注意的是,在施灸时要注意室内通风,临床上有人施灸之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昏乏力。在施灸过程中,当你感到灸饼灼烫时,可以把附子饼拿起来,以防灼伤皮肤。另外,如果你属过敏性体质或处于孕期,不宜使用隔附子饼灸。

    隔盐灸




    很多人认为食盐只是用来炒菜的,其实食盐还有很多功效。例如,早晨用淡盐水洗眼,可治疗结膜炎和沙眼等。在洗澡时加入盐水,可以治疗皮肤病;头痛时,可以用盐擦擦舌头,喝点盐开水,这样能减轻头痛;脱牙流血时,含一口盐水,可以立即止血;反胃和消化不良时,可以喝点盐水,有助于缓解不良症状……由此可见,盐是一剂良药。

    传统中医认为,盐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还具有深层清洁、杀菌排毒、舒经活血、收敛皮脂腺的作用。中医名著《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盐能“调和脏腑、消宿物、令人壮健”。因此,古人很早就将盐应用于艾灸中,于是便有了隔盐灸。

    如今,隔盐灸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隔物灸之一。关于隔盐灸的最早记录是《肘后备急方》,它主张用食盐填平脐窝,再上面置大艾炷施灸,以治疗霍乱(急性腹泻疾病)等急症。后来,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霍乱转筋,欲死气绝,腹有暖气者,以盐填脐中,灸盐上七炷,即苏。”

    在现代中医上,隔盐灸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改进,如在盐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疗的范围也有相应的扩大,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证,如痢疾、淋病、脱症等。因为隔盐灸具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的作用,对亡阳脱证,四肢厥冷,急性腹痛、吐泻等症有很好的疗效。

    在我行医多年中,我治愈过近百例久泻不止的小儿患者,治疗这种疾病取穴神阙,治法是在孩子熟睡时,用盐把孩子的神阙穴填平,然后取一块纱布剪一个小孔敷放在神阙穴上,这样是为了避免孩子的肚子着凉。之后,用悬灸法在孩子的神阙穴上艾灸,注意千万别烫伤孩子稚嫩的皮肤。在悬灸法施灸时,可以采取雀啄灸法,每天施灸一次,一般连续施灸一周就可以让孩子的大小便正常。

    在隔盐灸时,要让患者仰卧,暴露脐部,再取适量的纯净干燥的细白盐,可炒至温热,放入脐中,填平肚脐眼。如果患者的肚脐处凹陷不明显,可以先把肚脐周围打湿,再填入食盐。如果需要隔其他药物施灸,一般先填入其他药物(药膏或药末),再放盐。然后把艾炷放在盐上施灸,当患者稍感皮肤烫热时,即可更换艾炷,直至穴区皮肤出现红晕为宜。

    值得注意的是,在施灸时应让患者要保持原有体位,且保持匀称的呼吸。尤其在感觉穴区发烫时,应让患者提醒施灸者,但是他不能乱动,以避免烫伤。对于小儿患者,你在施灸的时候应格外小心,因为小儿的皮肤稚嫩,非常敏感,很容易被烫伤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31093185354347370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