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群组
Group
动态
Space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热搜:
埋针
埋线
减肥
美容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针灸界
»
论坛
›
针灸学堂
›
埋线疗法
›
【骨科疾病】 腰肌劳损
图文热点
返回列表
查看:
1539
|
回复:
0
[外科]
【骨科疾病】 腰肌劳损
[复制链接]
针灸界
针灸界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19-9-2 22: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使腰部肌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形成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
病因病理
】
腰肌劳损是腰部软组织积累性劳损,是因长期坐姿不正,超负荷劳动,急性损伤治疗不当的后遗症及腰部活动失衡后使部分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致肌肉、关节囊、滑膜、韧带、脂肪等软组织充血、水肿、粘连、瘢痕挛缩等引起长期慢性疼痛。
中医认为,本病可因感受风寒久吹空调,或久居湿地,风寒水湿之邪浸渍经络,或因闪挫外伤,损伤经筋脉络,或因长期操劳过度,久坐久立或因为用脑过度,以上原因均可使腰部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才产生了腰痛的病症,而该病症经常反复发作说明其久病入络,久病及肾,导致肾虚。
【
临床表现
】
本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一侧或双侧腰部大面积疼痛,酸胀不舒,沉重发紧酸痛可沿下肢外侧向下放射。患者常不能指出准确疼痛部位。局部喜温怕冷,疼痛每于劳累、受凉、天气变化、情绪紧张而加重。活动多伴有酸痛不适感。 可在疼痛局部触及压痛或酸胀感及条索、肿胀,明显肌肉痉挛。X线检查可见腰骶先天变异或骨质增生。
【
治疗方法
】
方一:注线法
[取穴] 主要是以近端穴位为主,腰5、骶1区症状明显者取大肠俞,腰3,腰4区症状明显者取气海俞,腰2、腰3区症状明显者取肾俞。
[方法] 每次取双侧穴位。局部消毒,将1.5cm长0号羊肠线置于12号埋线针前端,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皮肤,然后缓缓送针到所需深度,针刺得气后,提插2~3次,针感强烈后,将羊肠线注入穴位内,操作一次为1疗程,10天为1疗程。
方二:注线法
[取穴] 肾俞、大肠俞、腰眼、委中、阿是穴。寒湿型加腰阳关、风府、承山;瘀血型加膈俞,阳陵泉;肾阳虚为主穴加命门、关元;肾阴虚为主穴加肝俞、太溪。
[方法] 常规无菌消毒,然后在所取穴位上用埋线针将线体注入穴位内,退针后外贴创可贴。每周治疗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
方三:注线法
[取穴] 患侧腰夹脊穴L3、4、5,肾俞、大肠俞、压痛点.。
[方法] 将1号羊肠线2cm装入12号埋线针前端。穴位消毒局麻后,穿刺针刺入穴内,探寻到针感后平补平泻,注入羊肠线,外盖敷料,20天埋线1次,3次为一疗程。
方四:用植线法
[取穴] 腰骶劳损:腰阳关、骶椎第2~3棘突间、患侧大肠俞;腰肌劳损:腰阳关、肾俞、阿是穴;骶骼劳损:腰阳关、大肠俞、骶2~5棘突间,患侧承扶。
[方法] 穴位消毒局麻后,用2号羊肠线3~4cm挂于埋线针缺口上,从穴旁向穴位中心肌层斜刺,线头没入皮下1cm左右即出针,外盖敷料,20天埋线1次,3次为一疗程。
【
典型病例
】
例1:李某某,男,25岁。
两年前因挑重物引起右腰腿部疼痛,外贴膏药后减轻,但每遇冬季或天阴时症状加重,劳累时亦有所加重,休息则减轻,经X线摄片,脊柱无异常,按压腰阳关及大肠俞有疼感。埋线取穴:腰阳关、大肠俞、肾俞。
【
处方精汇
】
1.用注线法
取穴:腰奇、腰眼、痞根、腰阳关、肾俞、大肠俞、腰俞、命门、阳陵泉。将2号羊肠线2cm装入12号穿刺针前端。穴位消毒局麻后,穿刺针刺入穴内,腰奇、腰阳关、命门、腰俞向上沿皮刺入,平补平泻,注入羊肠线,外盖敷料,20天埋线1次,3次为一疗程。
2.用注线法
取穴:殷门、后溪、命门。局部常规消毒局麻,将1号羊肠线剪成约1.5cm长的线段,放入9号穿刺针前端,快速刺入穴位。殷门穴针感为触电感,上至臀、下至足;后溪穴针感为局部胀痛;命门针感为表层局部发胀,至深层时两下肢有触电感,然后缓缓退针;同时推进针芯,将羊肠线注入穴内,外盖敷科,胶布固定。15天埋线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
【
按语
】
在治疗过程中,均可使用拔罐的方法进行辅助治疗,用负压吸引原理可调节组织间压力,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促进病变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方法是,埋线后在针眼处拔罐,以出多量的血为度,取罐后用创可贴覆盖针眼,可取得较好疗效。
夹脊埋线法治疗慢性腰背痛:首先明确疼痛位置,如疼痛的范围限于1节脊椎,则以此脊椎骨为埋线的中心点,其上下各取一穴,位置在脊椎骨两侧旁开1.5寸处足太阳膀胱经脉上,进针时在足太阳膀胱经脉外0.5寸处向脊椎方向以45度角将线体植入。如疼痛为2~3节脊椎,则以其为中心点,各节两侧均埋线,在上下各取1节无痛区埋线。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18913980123
微 信 咨 询
Copyright © 2008-2020
针灸界
(HTTP://ACUP.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