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485|回复: 0

    [第2章 藏象]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4 13: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0-3-25 11:18 编辑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系统,将脏、腑、奇恒之腑沟通联系成有机整体。脏腑之间的关系主要有: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腑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心、肺、脾、肝、肾五脏,既各司其职,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五脏之间关系的理解,应注重五脏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与相互协调,以及五脏在调节精神、气血、津液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一)心与肺

            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气与血的关系。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两者相互协调,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而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肺司呼吸功能的正常发挥也有赖于心主血脉,故又有“呼出心与肺”((难经。四难》)之说。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行血气、走息道行呼吸的生理功能,因此,积于胸中的宗气是联系心搏动和肺呼吸的中心环节。

            心与肺的病变相互影响,常表现为气血失和。如心气不足,行血无力,气雍滞,气失宜降,表现为咳嗽喘促、胸闷气短等;肺气不足,则血运行无力,表现为心桥。心脉瘀阻,导致肺痛、胸闷气短等。

    (二)心与脾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与运行方面的相互为用、相互协同。

    1. 血液生成

            脾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精微经脾转输至心肺,贯注于心脉而化赤为血。心主血脉,心生血养脾以维持其运化功能。若脾失健运,化源不足,可导致血虚而心失所养。劳神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又可损伤脾气,形成心脾两虚证。临床常见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乏力,精神萎靡,面色无华等症,治之以补养心脾的归脾汤之类。

    2. 血液运行

            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既有赖于心气的推动,又依靠脾气的统摄,心主行血与脾主统血相反相成、协调平衡,维持着血液的正常运行。临床上,若心气不足,行血无力;脾气虚损,统摄无权,均可导致血行失常,或见气虚血瘀,或见气不摄血的出血。

    (三)心与肝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方面。

    1. 血液运行

            心主血脉,推动血行,则肝有所藏。肝藏血,调节血量,防止出血;肝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行,使心主血脉功能正常。两者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临床常见的血虚或血瘀病机,主要表现在心肝血虚及心肝血瘀方面。心血不足与肝血亏虚相互影响,导致心肝血虚,可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爪甲色淡,面色无华等症状。

    2.精神情志

            心藏神,主精神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两者协调,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心血充足,心神清明,有助于肝主疏泄;肝气条达,肝血充盈,有助于心神内守。两者相互为用,则精神饱满,情志舒畅。临床常见心肝火旺病机,心火与肝火母子相及,相互影响,可见心烦易怒,或躁妄动等症状。

    (四)心与肾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等方面。

    1. 水火既济

            心位于上,五行属火,升已而降;肾居于下,五行属水,降已而升。心火下降,以资有阳,温煦肾水(肾阴), 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以滋心阴,制约心阳,使心火不亢;心与日的阴阳水火升降互济,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称为“心肾相交”, 即“水火序济”。《慎斋遗书》说:“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之口心气之降。”临床上,心与肾的阴阳水火升降互济失常,多见肾阴虚于下而心火亢于上的阴匹遗梦交,火旺,称“水火未济”, 即“心肾不交”, 可见心烦失眠,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水气随之而升;火五心烦热等症状。《吴医汇讲》说:“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阳气足,水气随之而升;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阴气足,火气随之面降。则知水木阳,火本阴,坎中阳能升,离中阴能降故也。”

    2. 精神互用

            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基:神能统精取气,为精、气之主。故积精可以全神、神全可以统驭精气。如《类证治裁·内最综要》说。“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类经·摄生类》说:“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因此,心与肾的病变相互影响,可见肾精与心神失调的精亏神逸的病机变化。

    3. 君相安位

            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君火在上,如日照当空,为一身之主宰;相火在下,为神明之臣辅。命火秘藏,禀命守位,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潜藏守位。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临床上,君相之火不足,心阳虚与肾阳虚互为因果,导致心肾阳虚之证,可见心悸怔忡,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形寒肢冷等症状。

    (五)肺与脾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津液代谢两个方面。

            1. 气的生成肺主呼吸,吸入自然界清气;脾主运化水谷,化生水谷精气。清气与水谷精气合为宗气,宗气与元气合为一身之气。后天之气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宗气的生成。脾化生的水谷精微依赖肺气宣降以输布全身,肺的生理功能所需水谷精微又依靠脾气运化以成。故有“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肺气虚累及脾(子病犯母), 脾气虚影响肺(母病及子), 终致肺脾两虚之证,可见咳嗽气短,食少倦怠,腹胀便溏等症状。

            2. 津液代谢肺气宣降主行水,使津液正常输布与排泄;脾主运化水饮,上输于肺,或脾气散精,使津液正常生成与输布。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脾失健运,津液停聚,影响肺气宣降;肺失宣降,水道不畅,水湿困脾。两脏病变及相互影响,均导致津液输布失常,形成痰饮、水肿等。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六)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调节人体气机升降方面。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素问·刺禁论》), 是对肝肺气机升降特点的概括。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气以升发为宜;肺主气,调节气机,肺气以肃降为顺。肝升肺降,一升一降、升降协调,对全身气机调畅、气血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肺与肝的病变相互影响,如肝郁化火,木火刑金,出现咳嗽胸痛、甚则咯血等肝火犯肺之证。肺的气阴不足,失于清肃,金虚木侮,可见咳嗽气短、胸胁引痛等症状。

    (七)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呼吸运动、津液代谢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

    1. 呼吸运动

            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气肃降,吸人清气,下纳于肾;肾纳清气,以维持呼吸深度。故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景岳全书 ·杂证谟》)。肺气久虚、肃降失司与肾气不足、摄纳无权,常互为影响,以致出现气短喘促、呼吸表浅、呼多吸少等肾不纳气的病机变化。

    2. 津液代谢

            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宣发津液外出腠理为汗、肃降水液下行至肾。肾为主水之脏升清降浊,清者上达于肺、浊者下输膀胱。肺肾两脏,相辅相成,共同完成津液的输布与排泄,故《素问·水热穴论》说:“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肺宣降失职或肾的与化失常,可致津液代谢障碍。聚水而成痰饮,或发为水肿。

    3. 阴阳互资

            肺与肾母子相生、阴液互资、称为“金水相生”。金能生水,肺金为肾水之母肺阴充足,下输于肾,使肾阴充盈;水能润金、肾阴为一身阴液的根本,肺阴依赖肾阴滋养而充成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肺阴;或肺阴亏虚,久虚及肾,可出现干咳少痰、声音嘶哑、潮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腰酸耳鸣等肺肾阴虚之证。

    (八)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关系。

    1. 疏泄与运化互用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并泌泄胆汁,促进脾胃运化功能;脾气健运,水谷精微充足,气血生化有源,肝得以濡养而使肝气冲和条达,有利于疏泄功能的发挥。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易致脾失健运,可出现精神抑郁,胸闷太息、纳呆腹胀,肠鸣泄泻等肝脾不调 之证。

    2. 藏血与统血协调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行;肝藏血,调节血量,防止出血,有助于脾;脾气健运, 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防止血液逸出脉外,则肝有所藏。肝脾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脾气虚弱,则血液生化无源而血虚;或统摄无权而出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此外,肝不藏血也与脾不统血同时并见,临床称为“藏统失司”, 可见各种虚性出血。蜜美赣

    (九)肝与肾

            肝与肾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故称“肝肾同源”即“乙癸同源”(以天干配五行,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 包括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方面。

    1. 精血同源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于水谷精微,且能相互转化资生,故曰“精血同源”。《张氏医通·诸血门》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肾精肝血,荣则俱荣,损则俱损。肝血不足与肾精亏虚多相互影响,以致出现头昏目眩、耳聋耳鸣、腰除酸软等肝肾精血两亏之证。

    2. 藏泄互用

            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关系。疏泄与封藏相反相成,从而调节女子的排卵、月经来潮和男子的排精功能。若二者失调,女子可见月经失调,月经量多或闭经,以及排卵障碍;男子可见阳痿、遗精、滑精或阳强不泄等症。

    3. 阴阳互滋互制

            肾阴是一身之阴的根本,肾阴充盛滋养肝阴;肝阴充足能补充肾阴。肝肾之阴充盈,可防止肝阳过亢,保持肝肾阴阳协调平衡;肾阳资助肝阳,温煦肝脉,可防肝脉寒滞。肝肾阴阳之间互制互用维持了肝肾之间的协调平衡。如肾阴不足可累及肝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水不涵木,又易致肝阳上亢,可见眩晕、中风等。肾阳虚衰可累及肝阳,导致肝脉寒滞,可见少腹冷痛,阳痿精冷,宫寒不孕等症。

    (十)脾与肾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天后天相互资生与津液代谢方面。

    1. 先天后天相互资生

            脾与肾之间存在先天促后天,后天养先天的关系。肾藏精,元气根于肾,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盛则脾气健旺,运化水谷精微。脾化生后天之精,不断输送至肾,充养先天之精使之生化不息。若脾虚后天之精乏源,不能充养先天,可见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或生殖功能异常等肾精亏虚病证;肾精不足,元气虚衰,脾气运化失常,后天之本不固。肾阳为脏腑阳气的根本,脾阳根于肾阳,行温煦四末、运化水谷之职。肾阳虚,不能温助脾阳;或脾阳虚,累及肾阳,均可致脾肾阳虚,见肢冷畏寒、腹部冷痛、面色苍白,或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

    2. 津液代谢

            肾主水,主持调节全身津液代谢,肾之气化促进脾气运化水液;脾主运化,输布津液,使肾升清降浊得以实现,防止水湿停聚。脾肾协调,与其他相关脏腑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可发展至肾虚水泛;而肾虚气化失司,水湿内蕴,也可影响脾的运化,最终均可导致尿少浮肿、腹胀便溏、畏寒肢冷等脾肾两虚之证。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