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群组
Group
动态
Space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热搜:
埋针
埋线
减肥
美容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针灸界
»
论坛
›
百家论经
›
埋针
›
新型皮内针的发展沿革和临床应用
图文热点
返回列表
查看:
1228
|
回复:
2
新型皮内针的发展沿革和临床应用
[复制链接]
大荆
大荆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0-3-28 08: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揿针简介
揿针是皮内针的一种,因形似揿钉(即图钉),针柄扁平,针体约一至二分长,故名揿钉型皮内针,又称为图钉型皮内针。皮内针法属于浅刺法,浅刺法是指将特定针具刺入表皮较浅部位的一类针法,其历史源远流长,可概括为奠基于《内经》,发展于唐宋,成熟于元明,远传海内外。揿针技术起源于《黄帝内经》,在内经中最早总结出五种浅刺方法,分别为“浮刺”、“毛刺”、“扬刺”、“半刺”、“直刺”,此皆为通过刺激人体表浅部位而起到治疗目的。之后在一代医家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更有详细论证,皮部络脉证治:“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有寒,则手鱼际之络多青,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脉脏。”
皮内针疗法
近代以来,日本医学家赤羽幸兵卫在1950首创发明新型的揿针,在我国最早由著名学者承淡安院士(1899-1957)开始推广、传播。承淡安院士是我国近现代最著名的针灸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之一,他也是现代针灸学科的奠基人。他以弘扬针灸学术为毕生的追求,一生桃李遍天下,其弟子追随先师的学术风范和学术路径,继往开来,在现代针灸学术研究、医疗和教育等领域进行了重要的拓展。
揿针疗法是针刺类中医适宜技术的优秀代表,以“浅刺、安全、无痛、价廉、方便、长效”为特点,治疗疾病涵盖内、外、妇、儿、骨科、五官、皮肤、美容等学科,疗效显著,便于推广,深受广大患者青睐。
治疗原理
揿针刺法属于“埋针法”,是以揿针刺入并固定于腧穴部位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与古代的“静以久留”意义相似。根据中西医医学体系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揿针治疗疾病的西医理论依据
揿针的针刺效应是以神经(神经肽)、内分泌(肥大细胞、组胺、前列腺素、细胞因子)、免疫(朗格汉斯细胞)系统为主,通过神经反射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各个系统相互协作完成的一项复杂的过程。
揿针治疗疾病的中医理论依据
皮内针通过长时间刺激皮部及腧穴,可以起到调节经络、卫气及脏腑的机能,起着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皮部理论
:基于经络的“皮部”理论,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循行分布部位的分区,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的所在,各经皮部就是该经在皮肤表面的反应区和该经濡养的皮肤区域。
卫气理论
:《灵柩本输》:“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卫气行于人体肌肤体表,皮内针就是基于卫气理论,通过刺激人体浅表部分,调节卫气,激发机体卫外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动态留针
:《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留针的目的在于侯气或调气,而其最终目的则是达到气血和调,阴阳平衡。
传统揿针与创新型揿针的异同
传统揿针
(圆圈结构):皮肤表面的接触点小,易造成局部压迫损害;易脱落;传统揿针的针尖较粗,刺入时会有创痛感。
创新型揿针
的特点:历史悠久,机理明确;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刺法安全,易于接受;进针流畅,针刺无痛;适应证广,疗效突出。
使用方法
针刺前用75%的酒精或1--2%碘伏消毒施术部;埋针时间一般为1-3天;埋针期间每天按压3-4次,每次约1分钟,以患者耐受为度,两次间隔约4小时;埋针部位持续疼痛时,应调整针的深度、方向,调整后仍疼痛应出针;埋针时间为1-3天。
临床应用
根据现代针灸治疗病谱,皮内针疗法主要涵盖失眠、哮喘、咳嗽、流涕、小儿肺炎等一共涉及15大系统,166个病种。在15大系统中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消化系统、精神和行为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泌尿生殖系统为高频病症系统。
临床上主要应用的病症包括
:眼和附器:近视、麦粒肿;皮肤和皮下组织:痤疮、扁平疣;精神和行为障碍:失眠、抑郁、戒烟;泌尿生殖系统:痛经、慢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肩痛;呼吸系统:呃逆、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神经系统:面肌痉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消化系统:胆石症、便秘、泄泻;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减肥;妇科:月经不调、痛经、乳腺疾病及妇科功能失调疾病等。
禁忌证:
皮肤溃破、肿胀、感染的部位禁用;针对以下人员应慎重选择,孕妇、需要急救或手术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出血性残疾患者、对不锈钢过敏的金属过敏者;关节处谨慎留针;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慎用;使用针灸针(毫针)禁忌同样适用于揿针。
注意事项
针刺前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并确保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对不锈钢过敏者,不宜使用;禁止重复使用。
应用前景
中医走向世界,针灸推拿为先导!以“浅刺、无痛、方便、长效”的揿针,在推广应用中只需要掌握经络、腧穴,省去冗繁难学的操作手法,所以说,针灸普及中西全科,揿针必为先导!
随着揿针疗法的普及和推广应用,必将惠及更多群众。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2093672460153703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荆三针
荆三针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0-3-28 08: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型皮內针讲座1小时后开始,请大家继续关注这项中医适宜技术[赞][赞][赞]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荆六针
荆六针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0-3-28 08: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赞][赞]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刀
18913980123
微 信 咨 询
Copyright © 2008-2020
针灸界
(HTTP://ACUP.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