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570|回复: 0

    [第7章 内科症证] 第三十一节 胁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8 16: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十一节 胁痛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胁痛的发生常与情志不畅、跌仆损伤、饮食所伤、外感湿热、劳欲久病等因素有关。肝脉布胁肋,足少阳经循胁里,过季胁,胁肋部为肝胆经络所过之处,故本病病位在胁肋,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胆,与脾、胃、肾有关。基本病机是肝胆脉络不通或脉络失养。

            西医学中,胁痛多见于肋间神经痛、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胆道蛔虫症等疾病中。

    【辨证要点】

            主症 胁肋部疼痛。

            肝郁气滞:胁肋胀痛,痛无定处,常因情志波动而发作,伴胸闷嗳气。苔薄白,脉弦。

            肝胆湿热:胁肋胀痛灼热,拒按,伴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或有寅疸。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瘀血阻络:胁肋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入夜尤甚。舌质紫暗,脉涩。

            肝阴不足:胁肋隐痛,绵绵不已,劳则加重,伴头晕目眩,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治疗】

    1. 基本治疗

            治法 疏肝利胆,活络止痛。取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期门 阳陵泉 支沟 丘墟

            配穴 肝郁气滞配太冲、内关;肝胆湿执配行间、阴陵泉:瘀血阻络配膈俞、血海;肝阴不足配肝俞、肾俞。

            方义 肝胆两经布于胁肋,期门为肝的募穴,位居胁肋部,取之既可疏泄肝胆气机,又可且接疏通胁肋部经络而止痛;阳陵泉为胆的下合穴,支沟为三焦经经穴,二穴均为治胁痛之验穴,一上一下和解少阳,疏泄肝胆;丘墟为胆的原穴,与阳陵泉相配,可疏肝利胆,活络止涌。

            操作 毫针常规刺,期门、肝俞、膈俞等穴不可直刺、深刺;丘墟可透照海;瘀血阻络者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再加拔火罐。

    2.其他治疗

            (1)耳针 取肝、胆、胸、神门。毫针刺法或压丸法。

            (2)皮肤针 取阿是穴、相应节段夹脊穴。叩刺至局部潮红或微出血,并加拔火罐。适用于瘀血阻络型胁痛。

            (3)穴位注射 取相应节段夹脊穴。选用10%葡萄糖注射液或维生素B12注射液等,常规穴位注射。适用于肋间神经痛。

    【按语】

            1. 针灸治疗胁痛有较好的疗效,但胁痛可见于多种疾病中,临床应注意鉴别诊断。如系传染性肝炎,应注意隔离。

            2. 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心情要舒畅,忌恼怒急躁。

    【文献摘录】

            1. 《素问·脏气法时论》: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取其经,厥阴与少阳。

            2. 《灵枢·五邪》: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3.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 两胁痛,针少阳经丘墟。

            4.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磐石金直刺秘传》: 一切游走气攻胸胁疼痛,语言、咳嗽难不可转侧,支沟,右疼泻左,左疼泻右;委中出血。

            5. 《医学人门·内集卷一》: 胁痛只须阳陵泉,专治胁肋痛满欲绝及面肿。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