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200|回复: 1

    选用拔罐疗法,如何准确运用拔罐疗法去除病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6 08: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拔罐疗法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历代中医文献中记载,拔罐主要用于外科治疗疮疡,用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用于肺结核、风湿病等的治疗。随着医学实践的不断发展,拔罐用的材质和拔罐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而且治疗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外科、内科等都有它的适应症,并且和针灸配合使用。这样配合使用,可以给患者立即感到拔罐的神奇效果。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拔罐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疗法,很多人都愿意选择拔罐来缓解疲劳会疼痛。但是拔罐想要病除,是要讲究拔罐的方法的,不是您看到别人怎样就怎样拔的,今天我用现代医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帮助大家揭开拔罐的神奇之妙。





    拔罐的诠释

    我是一名全科医生,在临床上多少也应用一些中医疗法,拔罐,我也是经常用,而且效果特别见效。特别是当你感觉疲劳累时,排除其他疾病后,运用拔罐疗法,30分钟拔罐后即可让你感觉身心有去除千斤重之感觉的轻松。

    拔罐,又名为火罐气、吸筒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能够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罐的种类






    我们常用的罐的种类有很多,临床上常用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气罐等。
      竹罐 选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截成6~8厘米或8~10厘米的竹罐,一端保留竹节做底,另一端做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质磨光,使灌口光滑平整。这种罐的材料是容易取材,经济容易制作,不轻易摔碎。但是容易爆裂漏气,吸附力不够大。陶罐 使用陶土烧制而成。一般医药器材市场有售,不用自己制作。这种罐的优点是吸力够大,但是质地较重,并且容易摔碎。玻璃罐 在医药器材市场上有售,直接购买即可用。这种罐是透明的,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也便于掌握时间,临床上普遍应用。缺点是容易摔烂。、抽气罐 市面上都有完整的器具卖,直接购买即可用。如果想省钱,可以用透明有橡胶塞的宽口瓶子制作,制作时将瓶底切去磨平至光滑,瓶口的橡皮塞必须保留完整,以便于抽气用。
    拔罐方法

    运用拔罐治疗,一般有以下的方法:

    A 投火法 这种方法是适合害怕点火不顺而造成拔罐不成功的人群适用方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撕成纸条,点燃烧至1/3时,迅速投入罐内,并迅速将火罐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燃烧的纸卷或纸条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或纸条都会斜立罐里一边,这样火焰就不会烧到皮肤。如果你是初次初次尝试投火法拔罐,可以在选定拔罐部位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





    B 闪火法 用较硬的铁丝,一头缠绕石棉绳或线带,做引火棒子。使用前将缠绕线带的棒头蘸95%酒精,用酒精灯或打灰机点燃,将带火焰的酒精棒头往罐底一闪,迅速撤出,并迅速将火罐扣在选定拔罐部位上,此时罐内已经成负压即可吸附住。

    C 滴酒法 向罐内内壁中部,滴1~2酒精,然后将罐子转动一圈,使酒精均匀附着于罐子的内壁上(但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用枝条点火法或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灌口朝下,并迅速将灌叩在选定的部位上。

    D 贴棉法 取约0.5厘米的脱脂棉一小块,摊薄蘸酒精,紧贴罐壁中段,用点火条点燃,马上将罐子扣在选定的穴位上。

    E 抽气法 将抽气罐扣压在选定好的穴位上,用抽气泵从气罐中抽出空气,直至罐子能够吸住为止。





    罐法应用

    选用拔罐法时,要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法。一般常用:

    留罐 即就是留罐,就是拔罐后将罐子吸附保留置于固定的穴位上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此法一般普遍应用。

    走罐法 又称为推罐,一般应用于面积较大,肌肉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选用进口较大的罐子,在罐口或拔罐的穴位上涂一些凡士林油膏润滑,再将罐拔往,然后,操作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左、右需要拔罐的部位往返推动,直至所拔穴位部皮肤潮红、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取下。





    闪罐法 采用闪火法将罐拔往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多次反复地拔上取下,取下再拔,直接皮肤潮红为止。

    留针拔罐法 是将针刺和拔罐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如果没有掌握好针灸就不要尝试。

    刺血拔罐法 又称为刺络拔罐法。即就是在选定好拔罐部位,将表皮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进行拔罐,使皮肤出血。一般针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

    药罐拔罐法 此法是将罐内储存一定药液(用抽气罐较适宜),然后按抽气罐的方法抽取空气,使罐能够吸附于皮肤上。常用药:生姜、辣椒液、两面针酊、风湿药酒等,也可以根据需要配制。
    拔罐法适应范围

    悠久的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适应范围非常广,如风湿麻痹、各种神经麻痹、以及急慢性疼痛,如:腹痛、腰背痛、痛经、头痛等,应用后即可缓解。





    起罐法

    拔罐后起罐也要讲究方法,起罐时,用左手夹住罐子,右手拇指或食指在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子取下了。如果罐子吸力过强,不要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要轻轻缓压带空气进入罐内后取下即可。
    拔罐注意事项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如果体位不当或随意移动,及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过多的部位,容易致使掉罐或吸附不稳。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时必须迅速,才能使罐吸附紧贴,吸附能力强。用火罐时应该注意灼伤或烫伤皮肤。如果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至皮肤起水泡时,消毒水泡不需要处理,敷上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泡刺破放出水液,涂上紫药水即可,或用消毒纱布包敷防止感染。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的,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适宜拔罐。高热、抽搐的患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都不能拔罐。






    拔罐要讲究方法和诊断,才能对症用好拔罐方法。如果有疑问,可以在下方留言。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688385424899247361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16 08: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