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757|回复: 7

    刮痧疗法的“前世今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8 12: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痧症是夏、秋季的多发病发作暴急,变化迅速,大致症状是:

    头昏身倦,胸腹烦满,一般无很高的寒热,或腹痛、或吐泻、或四肢青紫厥冷、或神志昏乱、或抽风、发疹等变症极多,但并非悉见,甚则可于数小时内致人死亡。

    此病流行很广,不特闽、浙等地流行,北京地区亦常有发病,根据《痧胀玉衡》“满州因而谓非药可疗”的记载,则东北地区亦有此病。

    由于地区不同,本病的名称亦多样,王养吾说:“在北曰青筋、曰马头瘟,江浙则为痧,闽广则为瘴气,其实一也。”

    吴鞠通亦说:“俗名发痧,又名干霍乱。”此外尚有“白虎病”、“绞肠痧”等名称。

    本病是由秽气、暑气、伏热、寒气冰伏、郁为火毒等等所引起,总之,是疫疠之气所引发的疾病

    在没有痧症这一名称以前,混杂于霍乱、中恶、瘟疫等病中论述。从症状对比,本病与夏、秋季的胃肠道疾患、中暑等接近。

    对本病的治疗,分刮、放、药三法。其中刮痧法经济简便,又有捷效,在劳动人民中流行最广、最久,有推广的必要。

    刮痧疗法由来已久

    刮痧起源于何人,目前无从查考。

    徵以园说是“针灸遗意”,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景岳全书》的“刮痧新按”,此是痧症名称的最早记录,此后在《痧胀玉衡》、《痧症全书》、《沈氏尊生》、《温病条辨》、《医钞类编》等书中均有记载。

    由此可知,刮痧疗法由来已久。

    操作方法大体上有两种,郭右陶说:

    “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刡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棉纱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痧,用食盐以手擦之。”

    王养吾所记刮法与此相同。

    另一种是刘松峰新定刮法:

    “脖项后当中洼处刮一道;脖项后左右大筋上各刮一道;前身两肩下、胁上软肉缝各斜刮一道;两胁肋软缝中左右各斜刮三道;左右肩靠着肩井软肉处各刮一道;背脊骨两旁竖刮,自项下至腰各刮一道;背后胁肋软缝中左右各三道。

    以上皆用钱蘸盐水刮之。

    两臂内用蒜蔴一缕、撚松绳,蘸水刮之,但要出痧,红紫为度。诸穴(指各刮处)并治一切痧症,唯蒜蔴刮臂弯专治眩晕恶心痧。若非痧症,刮之亦不红紫。”

    以上两种刮痧法,从部位上看出入不大,只是后者具体一些。

    刮痧部位和用具

    目前通常所用的刮痧部位为:

    后项中线,两侧线,后背中线(由大椎穴至腰椎),两侧线至肩胛下缘至肋尽处,两肩自颈至肩尖,以之比较古法背部位置,亦无很大出入;

    其他如前胸、前膊、腹部等处,目前比较少用,腹部只在腹痛剧烈时用,并且项、额、鼻梁均为用手中、食指加以提捏至出红痕为止。

    用具:

    目前(上世纪60年代)用瓷碗、铜钱者多,不用棉线或蒜蔴,至于刮舌刡子脚,因南方人不习惯刮舌而无此物,故以河北地区为多用。

    用香油、盐水的目的,是为了使皮肤滑润,防止碗口或铜钱磨伤皮肤;目前多数使用香油,因其滑润胜于盐水;亦有用滑石粉替代者。

    (注:现已有专门的刮痧板和刮痧油可供使用,亦可如上述手边取材进行刮痧。)

    刮痧治病机理

    刮痧之所以能治疗疾病,张景岳说:“盖五脏之系咸附于背,故向下刮之则邪气亦随而降;凡邪气上行则逆,下则顺,改逆为顺,所以得愈。”

    吴鞠通说:“刮则其血皆分,住则复合,数数分合,动则阳生,关节通利而气得转,往往有随手而愈者。”

    由此可知,经络中的气机得到通畅而正常运行,就是治愈疾病的机理

    从经络上看,后背不独是五脏之系,六腑的俞穴也有所系,并且,所刮的三道直线,正是督脉和太阳经所过。

    太阳主表,主头痛、脊痛,主一身之表的阳气;督脉总督诸经,主少腹冲心作痛;俞穴是各脏腑经气输转的地方,以俞穴治脏腑诸疾是针灸学的常理,所以腹胀、胸闷、吐泻绞痛、头昏呕恶等可以因刮而愈。

    根据经验,胸脘痞闷多刮背的上半部,腹部痛胀多刮背的下半部,往往可收到腹中鸣响而病愈的良效。

    《景岳刮痧案》记载:“荆人四旬,八月终患呕吐、胸腹满痛,盐汤探吐不效而愈甚,至声不能出,忆有刮痧法,乃用瓷碗蘸温水与油刮背心,良久,觉胸中胀滞渐有下行之意,稍见宽舒,始能出声,顷之腹中大响,泻如倾而痛减,得睡一饭顷。”

    此正是经络脏腑之气得通的具体描述。

    由此看来,背部较其他部位在刮痧疗法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他处之刮,不过一经或数经之气得利,背部则脏腑表里之气俱可因刮而利,所以张景岳曾指出:“虽近有两臂刮痧之法亦能治痛,然毒深病急者,非治背不可也。”

    适用病机

    刮痧法虽然是治疗痧症普遍运用的方法,但还不是治疗痧症唯一的方法,只是刮、放、药三法中的一法。

    《痧症全书》说:“痧感肌表,人不自知则入半表半里,故胸中作闷,或作呕吐而腹痛生焉,此可焠刮而愈;痧毒入里,故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冲心则心胸大痛,攻腹则盘肠吊痛,可放痧而愈。”

    “痧阻于气分宜刮,壅于血分宜放。”

    “在肤里发不出者则用刮。”

    《痧胀玉衡》说:“痧入于气分而毒壅者宜刮,痧入于血分而毒壅者宜放。”

    “肌肤间痧,用油、盐刮之,则痧毒不内攻;血肉痧,看青紫筋刺之,则痧毒有所泄。”

    “其有在血、在脏、在腑者,非刮能愈。”

    由此可知,刮痧法是邪在气分、在表或在半表半里之时应用的;如果邪入于血,宜用放痧法(针刺及针刺放血);邪气入脏入腑的重症,宜用药治。

    不过,刮痧法在畅通经络气机,使正气奋发的机制方面,是对各种痧症均有利的,不会引起副作用或其他不良情况,仅仅是疗效因邪犯深浅而有所不同,所以对于痧症,此法可放心运用。

    痧症的禁忌较多,龙眼、大枣、桃、李、杏、菱、辣酱、胡椒、粉条、面筋、糯米、猪肉、羊肉、鸡肉、鱼肉及茶、酒、醋、姜等,古人均列入禁忌。

    总之,生冷粘腻厚味等食品,以及辛辣、酸涩之味在所不宜

    由于痧症是秽浊郁结,气血不畅,邪气实而正气滞,上述食品确有不宜,如若不忌,则引邪深入,助纣为虐,就是愈后,也以易消化少渣的食物、小量多次进食为宜。

    按:由上文可见,刮痧疗法的产生主要与痧症有关,痧症乃是感受秽浊之邪气,致使气血不畅引发,以邪实为主;且治疗时引动气血,以“出痧”为指征,故需要明确的是:

    刮痧疗法是一种以泻实邪为主的驱邪外出之法,适用于邪气盛而正气不虚的证候,此类患者可在刮痧疗法时可得到振奋正气、驱邪外出的效果;

    若患者有极度虚弱或合并严重的心衰、肾衰、肿瘤晚期恶液质等明确正气虚的指征,则禁刮,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使病情加重;

    且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等其他不耐受刮痧的患者也应禁刮或慎刮,以避免意外发生。

    常用刮痧部位和功效

    刮背部,解暑气

    背部脊柱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俞穴,为内脏气血输注之处,刺激背部脏腑俞穴,对五脏六腑的精气有直接的调节作用。

    根据神经分布和经络腧穴的特点,通过上下刮拭的形式,达到疏通经络、驱邪散热、提高人体抵抗力的功能,不仅可以祛风泄热,还可以调理全身整体功能。

    刮头部,提神醒脑

    头部是全身阳经汇聚的地方。清晨起床后,用刮痧梳刮拭头部,能振奋阳气,使人神清气爽。

    方法是以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至头皮有热感,如果有疼痛点,可在此点上反复刮拭 5 至 10 次。

    刮脚底,缓解失眠

    失眠症患者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刮拭脚底,有助于促进睡眠,缓解头痛。方法是先从脚掌到脚后跟方向全脚底刮拭,刮热后再用刮痧板单角刮拭脚心中央的涌泉穴

    刮腹部,能通便

    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使机体吸收毒素。

    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应由下向上刮拭。

    刮眼周,能明目

    相信大家都做过眼保健操,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形成更有效的刺激。

    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能改善眼睛周围的经络气血运行,缓解视疲劳、干涩。

    刮痧后的痧印分析

    看颜色

    1:红色---代表血热,血燥,身体容易引发炎症,易发脾气

    2:紫红---有寒气进入体内,伤害内脏只在表层

    3:紫色---寒入内脏,容易出现如---胃寒,宫寒等现象

    4:紫黑---寒入脾心,准备生病

    5:黑色---重度寒气渗入身体内脏,已经生病了

    观区域

    1:后头颈项区

    是反应头部颈部问题若此区出现异型及压痛点:表示可能头痛,颈椎骨刺和增生,高血压或咽炎等疾病发生

    2:脊椎区---代表睡眠,睡眠质量不好

    3:双侧肩背区---反应肩部问题

    ⑴若此区出现压点痛,如果有异状,则有可能有头痛,肩膀酸痛,落枕,手脚酸痛,易发酸涩,眼痛等诸症;

    ⑵如果出现紫色痧症,看是否有风湿或已经风湿了;

    ⑶如果大肠经的巡经肌肉过紧过硬,有红色带点,一是可能患有肩周炎,分开来说右肩出痧较重,二是说明伏案工作程度,职业病,左肩出痧说明用脑过度 。

    4:心肺区(胸椎1—5,6节)---反应呼吸问题

    ⑴若此区出现压痛,僵硬和红点则有可能有感冒,胸闷,心肺功能不足等问题

    ⑵心肺燥热时:晚上易口渴,易干咳;额头易长斑痘,且额头皮肤偏干;人易烦躁,严重时易出鼻血;舌头较尖,舌体偏红,亮颧骨易潮红,手心潮热,唇色偏红,易自汗(即静坐时都易出汗)

    ⑶心肺功能偏虚时额头易有抬头纹,偏干,唇色偏淡,宗气不足,讲话虽然用尽了力气,依旧很小声,容易气喘,易得鼻炎,脸色苍白,易盗汗(即晚上睡觉时偷偷出汗)

    5:脾胃区(8,9—11,12节)---反应消化问题

    ⑴若此区出现异状,紫黑色或面压点痛和痛肿处,腰背酸痛,会因为肝功能不健全而引发的疾病。

    ⑵脾不好,眼圈是偏紫红色的,偏虚时,皮肤暗淡无光泽,脸色苍白,无光,易松弛,嘴唇偏干,脱皮,口味淡,无味,人消瘦,身体较弱,易头晕目眩。

    ⑶脾偏湿时,水湿运化不出去,瘀滞在脸上,导致脸色偏黄,易长眼袋,脸色出现暗疮,酒糟鼻,上半身虚胖,舌有齿印,舌苔偏淡。

    ⑷胃不好时,黑眼圈是偏黑的,不消化,偏瘦,舌偏干,偏红,黏,易口渴,当胃很差时,是没有舌苔的。

    6:肝胆区(5,6—8,9节)

    若此区出现压痛点,异点,僵硬块,痛,肿胀和紫黑色,则有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肠胃胀气,急慢性肠胃炎,腰痛 。

    7:腰肾区(12—腰5节)---反应内分泌问题

    ⑴若此区出现压点痛,僵硬,肿胀和紫黑色,则有可能出现膀胱炎,肾虚,肾脏功能失调,糖尿病,水肿,腰痛,尿频,闪腰等疾病。

    ⑵雄性激素分泌过旺:嘴周易长痘,毛发较粗,皮肤分泌油脂较多,脾气较暴躁,易口渴,且五脏六腑都较热。

    ⑶雌性激素分泌过旺时:嘴周皮肤相对比较黄,皮肤偏干,脸色也有点偏黄,无光泽,脸上或嘴周容易长斑,人易烦躁,易得更年期综合症。

    8:臀部骶椎区

    若此区出现肌肤颜色变乌黑,有酸痛,肿胀处,则有可能坐骨神经痛,月经不调,子宫炎等疾病。

    9:肩胛手足区

    若此区出现异型,压点痛,肿痛,则有可能出现手足病,膝盖酸痛,四肢胀痛,血管硬化。

    看形状

    1:片状—浅表,有问题只在表层

    2:小点—湿热或寒湿,代表长时间的点滴累积而形成的,如果不排除,容易引起内风湿或关节炎

    3:中点---病理前兆

    4:大点---病灶反应

    5:水泡---风湿或内风湿已经形成

    刮痧注意事项


    实证不艾灸,虚症莫刮痧

    刮出的痧,说明你邪气重正气尚不虚,正邪相争,出痧是给邪以出路。刮痧属泻法,适合身体壮实的年轻人,对体质虚、气血不足的病人来说,泻邪的同时可能耗损正气,不利于疾病康复。

    刮痧前要了解病情,针对不同病症确定刮拭的部位。 根据病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情况采取补泻手法。

    补法刮拭按压力小、速度慢, 能激发人体正气,使低下的机能恢复旺盛。临床多用于年老、体弱、久病、重病或形体瘦弱之虚证患者;

    泻法刮拭按压力大、速度快,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机能恢复正常,临床多用于年轻、体壮、新病、急病或形体壮实的实证患者;

    平补平泻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按压力中等、速度 适中,易于被患者接受,常用于正常人保健或虚实兼见证的治疗。

    1、下肢静脉曲张者,宜由下而上补刮或采取平补平泻手法。

    2、刮拭时室内环境要温暖宁静,避免噪音和对流风。

    3、尽量选用专用的刮痧油。

    4、痛阈值低不容易耐受的患者刮痧前先局部热敷 15 分钟再进行刮拭,以减轻疼痛感。

    5、刮痧后,毛孔扩张,并有出痧点,3 小时后才可洗澡。

    6、刮痧后喝一杯热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并可加速体内代谢物质的排泄。

    7、刮痧不必强出痧。一般春夏季、热症、有淤血、较瘦的人容易出痧,秋冬季、寒症、服用 激素的人、较胖的人不易出痧,所以不必强求。一般一个部位刮 20 下就可。尤其是保健刮痧, 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来,以平补平泻法刮拭相关经脉,调节免疫机能即可。

    8、一天之内刮痧不能太频繁。中午不宜刮痧,早上刮痧效果比下午好。一般刮痧的顺序是从 上往下,并时时蘸水保持润滑,以免损伤皮肤。

    刮痧禁忌者

    1、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全身浮肿者。

    2、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忌用刮痧,以免造成流产。

    3、体表有破溃、疖肿、疮痛、斑疹和不明原因的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炎症扩散。

    4、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

    5、孕妇及月经来潮期间勿施行刮痧

    6、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 要刮痧。

    7、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和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8、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此类患者发病。

    9、恶性肿瘤部位禁刮,以免造成癌细胞的扩散。

    本文来源:《瓣杏医谈》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3019264242732288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12: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腎嘘嘘嘘的,夜里,房,事也是,有气无力的。还是看了,高轩的经历。那个文,才变得厉害。的,精力。一二三四充沛啊,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12: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婆说我的老二用最小号的套都嫌大,这样很尴尬。用了【高轩的经历】他的方。后,现在。大号的都装不下,还久。这才牛的。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12: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早卸一年多,看过【高轩的经历】用了方,现在,好了。才知到半个小时的能力真不是吹的,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12: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12: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12: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辛苦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12: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