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085|回复: 0

    [第7章 时代医家] 第十节 李时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 17: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7 10:36 编辑

    第十节  李时珍

    一、生平与著作

      李时珍1518—1593年 字东璧,号濒湖,明代杰出的医学家、药物学家,蕲州湖北蕲春县人。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受封为太医院吏目。时珍14岁中秀才后,继承家学,潜心学医与研究中药,尤其重视本草,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学习,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学术书籍800余种,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27年,编成《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新增374种,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是我国明代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自1596 年刊行后,不久传至国外,相继出现朝、日、拉丁、英、德、法等多种文字译本。《本草纲目》中也有不少针灸学内容。

      李时珍还提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著作。《奇经八脉考》 是考订任、督、冲、带、阳维、阳跃、阴维、阴骄八脉的专著,至今仍受推崇。鲜为人知的是他对针灸医学也有相当多的研究,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学说与贡献                           

    砭石、煨针说

      《本草纲目·卷十》“金石部”专辟“砭石”一节,李氏根据考证认为砭石“即石磐之属为之”,指出砭石与古代石制箭镞的原材料同为较好石料,“砭石如玉,可以为针,盖古者以石为针,季世以针代石,今人以瓷针刺病,亦砭之遗意也”,认为后世金属针乃由石器时代的石针发展而来。

      《本草纲目·卷六》较详细地介绍了煨针,认为其来自四川或重庆地区,实即火针,其操作方法为“麻油满盏,以灯草二七茎点灯。将针频涂麻油,灯上烧令通赤用之.....点穴墨记要明白,差则无功”,对烧灼针体发红程度提出了“通赤”的要求。他提到煨针主治风寒筋急挛引、痹痛或瘫痪不仁等,病证不同,操作也不同“针下疾出,急按针孔,则疼止......癥块结积冷痛者,针下慢出,仍转动......痈疽发背有脓无头者,针令脓溃,勿按孔穴。”

      更可贵的是,他还特别指出“煨针”有“从治”, “正治”之说。所谓“从治”又称反治,即“热因热用”,治痈疽热证所谓“正治”即“寒因热用”,治筋急而寒者。进一步充实与发展了中医治则理论,其临床价值则需科学论证。

    灸材与神针、神灯说

      李氏论及施灸原材料颇多,其所谓“神针”“神灯”实亦涉及灸材,故一并叙述。“ 灸必用艾”几成千古定论,然《本草纲目》中的灸材,除艾叶以外,尚有硫黄、桃木、桑木、灯心草、各种中药等。

      1.艾叶  李氏指出艾以产于蕲州者为良,并考证了艾的别名为何称“冰台”,“博物志言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故名冰台”,乃从远古施灸取火法而来。其适应病证,李氏认为“灸百病,诸风冷疾”,说明其适应证很广,但又有一定适应范围。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用灸验方,如痔病灸疮上七壮虫蛇咬伤,灸局部数壮小儿脐风,隔蒜灸脐中,使闻蒜气,或灸人中、承浆癃淋,灸脐七壮等。这些来自民间的验方、草根疗法,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2.硫黄  李氏认为,在艾叶中掺人硫黄施灸,可治疗外科疮疡,与宋代《太平圣惠方》用硫黄治久瘘、直接将硫黄置疮口燃烧三五遍,治疗脓水外溢的操作方法不同。

      3.桃木  李氏称之为“神针火”,实际并非用金属针,而是“取桃枝削为木针,如鸡子大,长五六寸,干之。用时以棉纸三五层衬于患处。将针蘸麻油点着,吹灭,乘热针之”,可治“心腹冷痛,风寒湿痹,附骨阴疽。凡在筋骨隐痛者,针之火气直达病所,甚效”。

      4.桑木  “桑柴火”一节谓 “用桑枝燃烧吹灭,日灸二次”,认为能“拔引毒气而 祛逐风寒,所以能去腐生新”,治“痈疽之已溃未溃者”,但具体操作未于详述。

      5.灯心草  “灯火”一节称“灯心蘸麻油点灯”以燎、烨、熏、照穴位,如初生儿胃寒气欲绝,燎脐下小儿惊搐悴“头额太阳络脉盛处”腹痛手足冷,悴身上红点小儿惊、反张,悴石门、两眉际上下眼翻不下,悴脐之上下不省人事,悴手足心手握拳不开,目上窜,悴顶心、手心撮口吐白沫,悴口之上下与手足心虫咬伤,熏之使出水痔用灯火烨患处治杨梅疮用神灯熏法,或用“神灯照法”,即用银殊片脑等药末人纸内浸油,点灯照疮,日三次,谓“七日效”。

      6. 中药灸  如“雷火神针”用乳香、山甲、雄黄、乌......末,人其中,卷成纸捻如指大,点燃吹灭,隔纸十层,趁热针患处。
      书中还介绍了古代有施灸忌用“八木”之说用毛茛草捣烂贴寸口令起泡治疟疾,名天灸、白灸对灸用原材料提出了不同观点特别是书中介绍的不少疾病治疗方法,至今仍值得借鉴应用。

    发挥奇经八脉理论

      《奇经八脉考》书中指出奇经与十二正经的关系,“正经犹沟渠,奇经犹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伤需妄行,流于湖泽,此灵素未发之旨也”,以自然界的沟渠河流比喻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通路,通俗生动形象地指明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发展了《内经》 理论。

      1.补充奇经循行  李氏对 足阳明与任、督脉的关系做了说明,“督脉经素露、水沟,会于足阳明,至兑端,人龈交,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奇经八脉考》,指出水谷人胃,化为气血精微,由阳明经进人任督经络循环,说明任督脉气以足阳明的气血为本。

      李氏对冲脉与足阳明、少阴的关系,提出“冲脉....起.于少腹之内、胞中,其浮而外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少阴之间,循腹上行至横骨,挟脐左右各五分,上行历大赫、气穴、幽门至胸中而散”《奇经八脉考》

      对带脉的认识,提出“章门,足厥阴、少阳之会,在季肋端,肘尖处是穴”《奇经八脉考》,二脉会于晴明,二维脉会于居醪、臂儒、膈会等,指出了奇经与正经之间的交会与联络,为临床辨证选穴提供了依据。

      2.阐发奇经病机  李氏对脉 主目开合进行了阐述“《灵枢》有云足太阳之筋为目上纲,足阳明之筋为目下纲。寒则筋急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王叔和《脉经》云脾之候在脸,睑动则知牌有消化也,脾病则睑涩,嗜卧矣。数说皆论目闭、目不瞑,虽不言及二,盖亦不离乎阴阳营卫虚实之理,可互考者也。

      对阳维主寒热,李氏解释说“阳维之脉与手足互相维,而足太阳与少阳则始终相联附者。寒热之证,唯二经有之,故阳维为病苦寒热”。李氏的注释,为奇经辨证奠定了基础。

      3.补充奇经交会穴  奇经八脉除任、督有专穴外,其余六脉只有与十二正经的交会穴,元代滑伯仁考证奇经八脉的专穴及交会穴有141个,其中督脉有单穴27个,任脉有单穴24穴,其余双穴90个。经李时珍考证,订为158穴,如督脉增补了屏翳、中枢、会阳,冲脉增补了气冲,带脉补人章门、五枢,阳跃补人睛明、风池,阴跻增加照海,阳维补人臂儒、儒会、目窗、承灵、儒俞等。对各脉腧穴及交会穴的增减与《甲乙经》记载对比如下

      1《奇经八脉考》记载督脉腧穴及交会穴31个。即会阴、会阳、长强、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醪、水沟、兑端、龈交。督脉本身实有28穴。会阴是交会穴,属任脉会阳后属足太阳经,为双穴。另外,据《甲乙经》记载风门为“督脉、足太阳之会”,应补人交会穴风门。

      2 《奇经八脉考》记载任脉腧穴、交会穴27个。计有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下龈交、承泣。任脉本身穴24个,“下龈交”是濒湖增补,《素问·气府论》曾以“龈交”列入任脉,王冰注称“督脉、任脉之会”。濒湖增补“下龈交”意在下齿缝中,其位置与承浆内外相对。承泣穴属足阳明胃经。

      3 《奇经八脉考》记载冲脉交会穴24个。计有气冲、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据《灵枢·动输》记载“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又《素问·举痛论》说“冲脉起于关元,随度直上。”指冲脉内部起源于肾下胞中,其相应穴位为关元,从气冲部出来分行上下。气冲即气街,属足阳明胃经,《甲乙经》不列人冲脉交会穴。而会阴为“任脉别络,挟督脉、冲脉之会”,“阴交,在脐下一寸,任脉、气冲之会,”《外台秘要》 作“任脉、冲脉、少阴之会”。据此,对《奇经八脉考》所记24个交会穴中,气冲可不算,另应补人会阴、阴交二穴。

      4《奇经八脉考》记载带脉交会穴8个。分别为章门、带脉、五枢、维道。章门穴,《甲乙经》认为是足“厥阴、少阳之会”,不属带脉交会穴。带脉、五枢、维道三穴,同属足少阳胆经,据《素问.气府论》王冰注,三穴同是“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甲乙经》只载维道为“足少阳、带脉之会”,似有遗漏。据此,可认为带脉交会穴两侧共6个,章门不在内。

      5李氏记载阳脉交会穴22个。计有申脉、仆参、附阳、嚅俞、巨骨、肩偶、地仓、巨惨、承泣、睛明、风池。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甲乙经》说为“足少阳、阳维之会”,未说与阳跻会,但《难经》说阳跻“人风池”。又《灵枢.寒热病》说“足太阳有通项人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人脑,乃别阴骄、阳跻。阴阳相交,阳人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据此,跻脉在项中两筋间风府穴处人脑,可知跻脉与督脉在风府交会。另据《甲乙经》记载,居醪穴为“阳跻、足少阳之会”,故阳跻脉应补人风府、居醪2个交会穴。

      6李氏记载阳维脉交会穴32个。计有金门、阳交、居醪、臂膈、嚅会、天醪、肩井、儒俞、风池、脑空、承灵、正营、目窗、临泣、阳白、本神。其中居醪属足少阳胆经,《甲乙经》为阳跻、足少阳之会,应归人阴跻,此列入阳维交会穴有误。臂儒应属手阳明大肠经,位当三角肌下端,《甲乙经》说其“ 在肘上七寸,肋肉端,手阳明络之会”,不是阳维交会穴,濒湖似将“络”字释作“维”, 故列作阳维交会穴,根据不足。嚅会属手少阳三焦经,位当肩膠直下,三角肌后下缘,约平臂膈。《甲乙经》 说“在臂前廉,去肩头三寸,手阳明之络”,意指与手阳明臂嚅相络《素问.气穴论》王冰称“手阳明、少阳二络气之会”,均未说阳维之会。此据,在以上32穴中应除去居醪、臂儒、膈会左右计6穴,应补人项后的哑门、风府穴,二穴均为“督脉、阳维之会”。

      李氏记载阴维脉交会穴14个,有筑宾、府舍、大横、腹哀、期门、天突、廉泉,因天突、廉泉是单穴,所以实际只有12穴。据《甲乙经》载,冲门为“足太阴、厥阴之会”,《外台秘要》作“足太阴、阴维之会”,据此应增冲门穴。

    三、临床应用与学术影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中记载了许多病证的药物贴敷方法,贴敷穴位有神阙、涌泉劳宫、印堂等。撷要列表如下 7-2):
    7-2《本草纲目》药物贴敷主治简表
    病症名
    选用药物
    敷贴部位与穴位
    口嘱
    大蒜膏
    巴豆
    合谷
    手掌心
    泄泻
    猪苓、地龙、针砂、葱汁
    小儿泄泻
    蓖麻九个,或巴互纸
    巴豆纸剪成花
    大蒜
    赤小豆、酒调
    眉心
    足心
    木鳖子六个研,安一半 于热面饼孔中
    芥子,生姜捣膏
    黄丹同蒜捣
    田螺人麝香或蓖麻加硫黄针砂,官桂,枯矾
    乘热贴脐上
    封脐
    封脐、足心
    脚气
    蓖麻仁同苏合香丸
    荆叶烧烟熏
    足心
    涌泉
    癃淋
    萬苣、蚯蚓、茴香、大蒜、盐栀子、甘遂、葱、豉、苎根、白矾、田螺

      穴位贴敷深受欢迎,对后世影响较大,清代吴师机在《理渝骈文》中记载了很多贴敷内容赵学敏在《串雅外编》中专立“ 贴法门”,弘扬这一方法。 现代临床用药物贴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支气管哮喘、便秘等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有广泛的发展前景。虽然具体用药选穴与李氏书中不尽相同,但其间有清晰的传承轨迹。这种无创痛而又简、便、廉、验的疗法,已发展成为针灸学中的一门分支边缘学科。至于《奇经八脉考》,虽对后世影响不小,但其中也有许多值得研究之处,如

      1.对冲脉循行的认识李氏认为“足阳明去腹中行二寸,少阴去腹中行五分,冲脉行于二经之间也”。这种既非并足少阴,又非并足阳明的说法,源自虞庶。虞庶认为“《素问》日并少阴之经,《难经》却言并阳明之经。况少阴之经,挟脐左右各五分阳明之经,挟脐左右各二寸,气冲又是阳明脉气所发。如此推之,则冲脉自气冲起,在阳明、少阴二经之内,挟脐上行,其理明矣。

      《素问·气府论》载“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侠鸠尾外各半寸,至脐寸一侠脐下傍各五分,至横骨寸一。”《甲乙经·卷三》更明确指出“腹自幽门侠巨阙两旁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二穴。”由此可知,冲脉所发,自幽门至横骨基本上每隔一寸一穴,左右共22穴,因其均属于肾经,所以说冲脉“并少阴之经”,可见李时珍的说法是不符合经旨的。

      2.对维脉循行的认识  李氏认为阴维 “上至顶前而终”,阳维“上至本神而止”。据《奇经八脉考》记载,此说似源自南宋张紫阳的《八脉经》。该书记载“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以“顶前”“顶后”分阴维、阳维。

      据《甲乙经》记载,哑门、风府为“督脉、阳维之会”。《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等书均说阴维会于颈前任脉天突、廉泉穴,与阳维会于项后督脉风府、哑门穴相对。从而说明阴维联络各阴经,会任脉于颈前阳维联络各阳经,会督脉于项后。而《奇经八脉考》所记载的阳维脉是“上循耳后,会手足少阳于风池,上脑空、承灵、正营、目窗、临泣,下额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阳白,循头,人目,上至本神而止”,未记载与督脉的联系,可见与经旨也是不符的。对阴维脉,与其说是“顶前而终”,倒不如说是“颈前而终”更为准确。

      3.督脉别络  《奇经八脉考》记载督脉“自长强走任脉者,由少腹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文见于《素问·骨空论》 “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人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但本文是描述任脉的通路,李氏列为督脉别络,欠妥。

      对督脉分支的描述,“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贯脊,会于长强穴”段与《内经》《甲乙经》记载也不符合。《素问·骨空论》说“少阴上股内廉,贯脊,属肾”,即指足少阴经从下而上,经大腿内侧后,与督脉会于长强,贯脊内,属于肾。

      4.阳跻脉  《奇经八脉考》“入风池而终”一句,也缺乏依据。《甲乙经》说风池为“足少阳、阳维之会”,未说与阳跻会,但《难经》说阳跻“人风池”。又《灵枢.寒热病》说“足太阳有通项人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跻、阳跻。阴阳相交,阳人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因此,跻脉在项中两筋间风府穴处人脑,而非终于风池。

      奇经八脉,《内》《难》倡论于先,时珍阐发于后,虽然代有论述,但用之于临床却被人忽视,时珍深考其义,其功甚伟。李氏倡导的煨针即火针,近年来也屡见临床报道。从《中国针灸》发表各地运用的临床与实验报告看,此法对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膝关节副韧带损伤、卵巢囊肿等有独特疗效,显然也是继承李氏学说并使之发扬光大的范例。

      李氏的学说源于他对古文献收集与深人民间的采访,其中有些内容给后世留下了诸多谜团与思考。如施灸为何不宜用“八木”“八木”是否绝对禁忌古代许多灸用材料在主治作用方面各有何特异性为何至今临床医生仍将用艾施灸作为首选的最主要材料究竟什么是用灸的最佳材料这些均有待探索与求证。

    四、阅读文选
    八脉(《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者阴维也,阳维也,阴跃也,阳跻也,冲也,任也,督也,带也。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所以为一身之纲维也。阳跻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阴跻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跻捷也。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日“阳脉之海”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冲脉起于会阴,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脉之海”带脉则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所以总约诸脉者也。是故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 以乾坤言也。阳跻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跻主- 身左右之阴,以东西言也。督主身后之阳,任、冲主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带脉横束诸脉,以六合言也。是故医而知乎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虎龙升降,玄牝幽微之窍妙得矣。

      【思考题】

      1. 简述李时珍的生平与著作。

      2.李时珍对灸材有什么认识

      3.李时珍对奇经八脉有哪些见解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