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3790|回复: 0

    [第8章 清代医家] 第七节 王士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4 10: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7 13:23 编辑

    第七节  王士雄

    一、生平与著作

      王士雄1808一1866年,字孟英,号潜斋,别号半痴山人,晚号梦隐,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浙江海宁人,出身世医之家。曾祖王学权精于医,曾撰《医学随笔》二卷祖父及父皆业医,曾对该书作过补充及校注。士雄14岁时其父重病不起,临终前曾嘱咐他“人生天地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吾无憾也。”其父逝后,士雄遵家训立志习医,虽家境贫寒、身处逆境却发奋图强,白天工作谋食养家,晚上“披览医书,焚膏继晷,乐此不疲”。由于他秉性聪颖,好学善悟,学医三年即能为人治病。

      王士雄深研医理,博采众长,医术高超,救人无数。著有《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随息居饮食谱》《王氏医案》《归砚录》《潜斋简效方附医案等著作。《温热经纬》是温病学派的重要著作,士雄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采取“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的编纂原则,辑集各家医论,阐发自己见解,使温病学说遂成体系,蔚为大观,对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承前启后的贡献。士雄在《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中,阐发前人论治霍乱的有关理论,辑录自己救治该病的经验,对霍乱的病因、病机、辨证、防治做出了系统的论述,成为治疗霍乱的代表著作。

      王孟英是温病学派的大家,不仅在用汤药治疗温热病及霍乱方面造诣高深,而且还长于针灸,在其著作中提到的穴位有少商、曲池委中、素醪、风府、上脘、中院、下脘、商阳、厉兑、承筋、承山、人迎、涌泉等,在用针刺、放血、熨灸、贴穴救治霍乱方面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经验。

    二、学说与贡献

    “邪气外泄”说

      1. 刺血泄邪  王孟英所处时代,几经温病、霍乱、疫疠等病流行肆虐,他将霍乱分寒、热两大类,热霍乱多为时行的真霍乱,寒霍乱多为寻常的吐泻霍乱。“ 热霍乱流行似疫,世之所同也寒霍乱偶有所伤,人之所独也《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时疫霍乱主要是感受传染性疫邪所致,多发生于亢旱暑热之年,天有暑气下烁,地有湿热上腾,人有湿热蕴伏于中焦,感受疫邪秽浊之气,致使脾胃升降之机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浊相干,发为上吐下泻。

      王氏治疗时疫霍乱除以药物见长外,还十分重视用刺血方法使“邪气外泄”,让“邪有出路”而达到“邪去则正安”的目的。如他在《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日“邪人必有出,盐汤探吐,上妙法门,然后调其胃气可也....邪不去则正不安,所以攻邪尤要于扶正也。”又日“凡霍乱痧胀,邪已人营,必刺出毒血,俾邪得外泄,然后据证用药,可以望生”,并提出“失治即死,唯有砭去恶血,取效最捷"。又说“若四肢虽冷而苦渴苔腻,腹痛虽甚而睛赤唇红,或烦躁喜凉者,乃热郁气闭之证,急宜刺血”,“崇正十六年有疙瘩瘟、羊毛瘟等疫,呼病即亡,不留片刻.....看膝弯后有筋突起,紫者无救,红者出血可活”。从文中看出,王氏对于来势迅猛的时疫霍乱采用刺血、砭出恶血使毒邪外泄的救急方法。

      王氏对刺血的部位及具体操作方法做了说明。如“凡霍乱痧胀,邪已人营,必刺出毒血,第一宜刺少商穴。将病人手臂从上捋下,使其恶血聚于指端,以手捏紧,用针刺之,挤出毒血,重者并刺两手”。如刺曲池、委中穴,先用手蘸温水拍之,俾青筋显露,用银针刺出紫黑毒血对于霍乱兼见神错不醒者为邪人心包,须急速撑开病人之口,在舌底下的三处黑筋处刺出毒血。王氏还指出了刺血的注意事项,“腿上大筋不可刺,刺亦无毒血,反令人心烦。腿两边硬筋上筋不可刺,刺之恐令人吊筋”。

      2. 针刺泄邪王 氏还采用针刺法以泄邪外出。王氏认为“痧邪深入血分,必用刺法以泄其热而通其络”,在《潜斋简效方》中王氏引述八旬老人张德祥经验“凡痧证头晕者刺素醪头痛者刺风府偏头痛者刺风池腹痛而吐者刺上脘腹痛而泻者刺下脘腹痛而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者刺中脘手瘛者刺商阳足吊者刺厉兑、承筋、承山牙关紧闭者刺人迎,刺之立开说明王氏治疗痧证还用针刺方法以泄热通络开窍,所用穴位根据临床表现不同而进行辨证及辨经选穴。

      3. 刮以泄邪王氏临证还采用刮法以泄在营之邪。《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治法》“有嚏者,肺气虽开,恐营卫之气机尚痹,当刮以宣之无嚏者,肺既不开,尤必刮松卫气,使已大营分之邪得以外泄,而病可松也。”刮法的具体操作是“肩颈、脊背、胸前、胁肋、两肘臂、两膝弯等处,皆宜用棉纱线或苎麻绳或青钱或瓷碗口,蘸菜油自上向下刮之,以红紫色绽方止项下及大小腹软肉处,以食盐研细,用手擦之,或以指蘸清水撮之”。他又引用张景岳的论述进一步说明“凡毒深病急者,非刮背不可,以五脏之系咸附于背也,或以盐擦亦可”。从上而下的刮背方法,主要是通过膀胱经的背俞穴,以宣通脏腑经络气血、泄邪外出刮委中、曲池、曲泽等在四弯处部位的穴位,达到泄邪外出的目的。

      灸火论

      王氏临证重视灸法,他说“举凡胸腹中有痰有饮,有积有痞,或胀或痛,或酸或嘈,或吐或泻,一二证时止时作,经年不瘥者”,“ 其所治之法,则灼艾为先,而药为次”。但王氏反对滥用灸法,明确提出灸火先当辨证,他认为灸法适用于阳气陷下、阴寒内盛证,在《潜斋医话.灸火论》中他引用汪省之的话“ 脉证俱见寒在外者,冬月阴寒大旺,阳明陷人阴水之中者,并宜灸之。设脉浮者,阳气散于肌表者,皆不宜灸”,“ 而阴虚内热者不可轻易试用灸法”。他指出“寒湿凝滞为病,藉艾火以温行。”在《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治法》中提出用熨灸法治疗“ 霍乱转筋,干霍乱之属寒者”,并强调“ 病属阴虚血少者,概不可灸,必阳虚气弱者,始要用灸”,还详细记载了辨证方法“凡腹虽痛极,而喜得温按,唇口舌白者,乃内虚阴寒之病,宜用火灸,切忌针刺。若四肢虽冷而苦渴苔腻,腹痛虽甚而睛赤唇红,或烦躁喜凉者,乃热郁气闭之证,急宜刺血,切忌火攻”。王氏认为“嚼姜不辣者,真寒证也”方可用灸。

      1. 艾灸治寒疾  王氏用艾 灸治疗冷疾宿疴,方法灵活,顺应自然气候变化,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就用日光作热源,在春冬季节气温较低时就用熨斗作热源,如在《潜斋医话·灸火论》说“有冷疾者,使其仰卧,揉艾遍铺腹上,在若五、六、七月间,文中屋上开穴,取日光照射,自然气透脐腹如冬春,可用熨斗盛灰慢熨之,皆以患者闻浓艾气为度,宿苛可去。

      《潜斋简效方》记载霍乱吐泻腹痛,转筋人腹欲死,让四人按住手足,灸脐上一寸的水分穴十四壮,又灸股里大筋去阴一寸处,可能相当于目前的急脉、足五里穴。

      2. 熨灸治寒霍乱  《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治法》介绍了多种熨灸方法配合药物内服或与其他外治法治疗霍乱转筋、干霍乱之属寒性者,主要方法有

      1取盐适量,炒热后用布包熨心腹,使热气透达,又以一包熨其背,直至手足回暖。再服神香散一钱,寒重者再服。或以吴茱萸、食盐各数两炒热,包熨脐下。或以白芥子研末,用温水调和涂在脐上。

      2用胡椒七粒,杵碎,以布包之,纳脐中,膏药封之,再以热手按之,盖被睡卧少顷,使腹中热而汗出以温散寒邪。病重的以回阳膏贴敷脐中神阙穴或用盐填脐中,上盖蒜片,艾灸二七壮。病性危甚者,再灸天枢、中院、气海。

    三、临床应用与学术影响

      王氏在《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治法》中记载用烨法治霍乱“营卫之气,为邪气所阻而不流通,则手足厥冷而腹痛,身有红点而隐约,此名斑痧,亦曰番痧。俗以其厥冷,谓之阴痧者,谬也。”宜用灯心草悴之以宣通营卫气血。方法为用灯心草蘸油点燃,在患者皮肤的红点上急速灼烨,以灯火接触皮肤即快速提起,可发出“叭”的一声响。

      王氏还用贴穴治疗脱证,无论是寒证、热证,还是产后血脱,都应配合用附子贴敷涌泉穴以回阳固脱。如《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治法》说“霍乱转筋,吐下已多,脉无气短,大汗欲脱....足冷者,并捣生附子二两,贴于涌泉穴,再按证用药,以挽回元气。不论寒热二证,凡元气欲脱者,皆当亟用。余屡试多验,并治产后昏晕,及诸病之神魂不安者皆效。

      贴穴还用于治头风, 《潜斋简效方》载“治头风, 蓖麻仁、乳香研,涂患处,立愈。痛久欲失明者,川乌去皮,细辛、防风、蝎梢等分研细,姜汁调,贴患处。若眉目牵引不正,贴太阳穴。”

      王士雄倡导热性病用“刺血泄邪”“针刺泄邪”“刮以泄邪”等方法,宣通气血,俾邪外泄,使邪去则正安。王氏“邪气外泄”的学术思想及针灸泄邪的方法,对后世用针灸祛邪提供了依据。清代廖润鸿的《针灸集成》中记载了治虾膜瘟“多出恶血”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提到治瘟毒吐泻转筋,“用针刺胳膊肘里弯处血管,流紫黑血,毒随血出而愈”,现代临床以王秀珍为代表的刺血派医家,广泛应用刺血来治疗多种病证,在一定程度 上应是受到王氏“刺血泄邪”的影响。王氏的“烨法”说对热证用灸产生-一定影响,如灯火灸治疗小儿腮腺炎得到大家公认。

    四、阅读文选
    急暑证治(《潜斋简效方》)

      急暑证,中暑昏迷,病名暑厥,多在旱亢酷热之时,因吸受暑毒,直人心包营分耳。盖暑为火邪,心为火脏,同气相求,不比别邪必由他经传人也,故告危极速,往往不及延医诊治。世人但知为痧,夫痧者,即客邪骤人,阻塞其气血流行之道也。阻塞经气腑气者为浅,阻塞脏气者为深。惟暑为阳邪,直犯神明之脏,杀人最烈,而诸般治痧丹丸,类多燥烈之药皆治贪凉饮冷过度,而寒湿为病者之方也,设误服之,如火益热,以致死后浑身青紫,或发斑,或口鼻流血,凡小儿、产妇患此者,俗皆误作惊风治之,无不枉死,闻之惨然,今将救治方法备录于此,惟药品珍贵,购觅匪易,若好善之家,依方预为修合,则病者易于得药,贫人亦可重生,功莫大焉。外则用银针刺病人曲池臂弯、委中膝弯去毒血,再将其口撑开,看舌底有黑筋三股,男左女右,用竹箸嵌瓷锋,刺出恶血一点。若其舌苔或黄或白者,急以行军散,或红灵丹灌之立苏。

      【思考题】

      1.王士雄的针灸学术思想有哪些

      2.如何理解王士雄的“刺血泄邪”说

      3.王士雄怎样用灸法救治急症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