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18 09:40 编辑
四、本经腧穴(44穴)
1.瞳子膠* ( Tongzilido, GB 1 )
【定位】在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图3-67)。
【解剖】有眼轮匝肌,深层为颞肌;当颧眶动、静脉分布处:布有颧面神经和颧题神经,面神经的额颞支。
【主治】①头痛;②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目翳等目疾。
【操作】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听会* ( Tinghui, GB2 )
【定位】在面部,耳屏间切迹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图3-67)。
【解剖】有颞浅动脉耳前支,深部为颈外动脉及面后静脉;布有耳大神经,皮下为面神经。
【主治】①耳鸣、耳聋、聹耳等耳疾;②齿痛、面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
【操作】微张口,直刺0.5-0.8寸。
3.上关( Shangguan, GB 3 )
【定位】在面部,颧弓上缘中央凹陷中(图3-67)。
【解剖】在颞肌中:有额眶动、静脉;布有面神经的颧眶支及三又神经小分支。
【主治】①耳鸣、耳弹、韩耳等耳疾;②齿痛、面痛、口眼歪斜、口噤等面口病证:③顺狂病。
【操作】直刺0.3~0.5寸。
4.额厌(Hanyon, GB4)
【定位】在头部,从头维至曲裂的弧形连线(其狐度与聚发狐度相应)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图3-67)。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题神经题支。
【主治】①偏头痛,眩晕;②惊痫;③耳鸣、目外毗痛,齿痛等五官病证。
【操作】平刺0.5~0.8寸。
5.悬颅( Xuanlu,GB5 )
【定位】在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图3-67)。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主治】①偏头痛;②目赤肿痛,齿痛;③鼽衄。
【操作】平刺0.5~0.8寸。
6.悬厘(Xuanli,GB6)
【定位】在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上314与下14交点处(图3-67 )。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题神经题支。
【主治】 ①偏头痛;②目赤肿痛;③耳鸣。
【操作】向后平刺0.5 - 0.8寸。
7.曲鬓(Qubin,GB7)
【定位】在头部,耳前鬓角发际后缘与耳尖水平线交点处(图3-67)。
【解剖】 在颞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布有耳颞神经颞支。
【主治】头痛连齿、颊颔肿、口噤等头面病证。
【操作】 平刺0.5~0.8 寸。
8.率谷*(Shudigu,GB8)
【定位】在头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图3-67)。
【解剖】在颞肌中;有颞动、静脉顶支;布有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会合支。
【主治】①偏头痛,眩晕;②小儿急、慢惊风。
【操作】平刺0.5~0.8寸。
9.天冲( Tianchong, GB9 )
【定位】在头部,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图3-67)。
【解剖】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分支。
【主治】①偏头痛;②癲痫;③齿龈肿痛。
【操作】平刺0.5~0.8寸。
10.浮白( Fubai, GB 10)
【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至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郭弧度相应)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图3-67)。
【解剖】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分支。
【主治】①头痛、耳鸣、耳聋、齿痛等头面病证;②瘿气。
【操作】平刺0.5~0.8寸。
11.头窍阴( Touqidoyin, GB 11 )
【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至完骨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耳郭弧度相应)的上2/3与下1/3 交点处(图3-67 )。
【解剖】有耳后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会合支。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耳鸣,耳聋。
【操作】平刺0.5~0.8寸。
12.完骨* ( Wangu, GB 12 )
【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下方凹陷中(图3-67 )。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附着部上方;有耳后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本干。
【主治】①癫痫;②头痛、颈项强痛、喉痹、颊肿、齿痛、口歪等头项五官病证;③中风。
【操作】平刺0.5~0.8寸。
13.本神( Benshen,GB 13 )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3寸(图3-68)。
【解剖】在额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额神经外侧支。
【主治】①癲痫,小儿惊风,中风;②头痛,目眩;③不寐。
【操作】平刺0.5~0.8寸。
14.阳白* ( Yangbai, GB 14)
【定位】在头部,眉上1寸,瞳孔直上(图3-68)。
【解剖】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额神经外侧支。
【主治】①前头痛;②眼睑下垂,口眼歪斜;③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眼脸晌动等目疾。
【操作】 平刺0.5~0.8 寸。
15.头临泣* (Toulinqi, GB 15)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0.5寸,瞳孔直上(图3-68 )。
【解剖】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内、外支会合支。
【主治】①头痛;②目痛、目眩、流泪、目翳等目疾;③鼻塞,鼻渊;④小儿惊痫。
【操作】 平刺0.5~0.8寸。
16.目窗(Muchuang,GB16)
【定位】在头部, 前发际上1.5寸,瞳孔直上(图3-68)。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颗浅动、静脉额支;布有额神经内、外侧支会合支。
【主治】①头痛;②目痛、目眩、 远视、近视等目疾:③小儿惊痫。
【操作】平刺0.5~0.8寸。
17.正营( Zhengying, GB 17 )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2.5寸,瞳孔直上(图3- 68)。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颞浅动、静脉顶支和枕动、静脉吻合网;布有额神经和枕大神经会合支。
【主治】①头痛、头晕、目眩等头目病证;②齿痛。
【操作】平刺0.5~0.8寸。
18.承灵( Chengling, GB 18 )
【定位】在头部,前发际上4寸,瞳孔直上(图3- 68)。
【解剖】在帽状腱膜中;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目痛;③鼻渊、鼻衄、鼻窒、多涕等鼻疾。
【操作】平刺0.5~0.8寸。
19.脑空( Naokong, GB 19 )
【定位】在头部,横平枕外隆凸的上缘,风池直上(图3-68)。
【解剖】在枕肌中;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①热病;②头痛,颈项强痛;③目眩、目赤肿痛、鼻痛、耳董等五官病证;④惊悸,癫痫。
【操作】 平刺0.5~0.8寸。
20.风池* (Fengchi, GB 20)
【定位】在预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图3-68)。
注:项部枕骨下两侧,横平风府,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解剖】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部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分支。
【主治】①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证;②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③颈项强痛。
【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 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21.肩井* ( Jianjing; GB 21 )
【定位】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图3-69)。
【解剖】有斜方肌,深部为肩胛提肌与冈上肌;有颈横动、静脉分支;布有腋神经及锁骨上神经分支 。
【主治】①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②滞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③瘰疬。
【操作】直刺0.3~0.5寸。内有肺尖,不可深刺;孕妇禁针。
22.渊腋( Yuanye, GB 22 )
【定位】在胸外侧区,第4肋间隙中,在腋中线上(图3-70)。
【解剖】有前锯肌和肋间内、外肌;有胸腹壁静脉,胸外侧动、静脉及第4肋间动、静脉;布有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胸长神经分支。
【主治】①胸满,胁痛;②上肢痹痛,腋下肿。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脏器。
23.辄筋( Zhejin, GB 23 )
【定位】在胸外侧区,第4肋间隙中,腋中线前1寸(图3-70)。
【解剖】在胸大肌外缘,有前锯肌和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主治】①胸满,气喘;②呕吐,吞酸;③胁痛,腋肿,肩背痛。
【操作】斜刺或平刺 0.5~ 0.8寸,不可深刺, 以免伤及脏器。
24.日月* (Riyue, GB24)胆之募穴
【定位】在胸部,第7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3-70)。
【解剖】有肋间内、外肌,肋下缘有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有第7肋间动、静脉;布有第7或第8肋间神经。
【主治】①黄疸、胁肋疼痛等肝胆病证;②呕吐、吞酸、呃逆等肝胆犯胃病证。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 寸,不可深刺, 以免伤及脏器。
25.京门( Jingmen,GB25)肾之募穴
【定位】在上腹部,当第12肋骨游离端的下际(图3-70)。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11肋间动、静脉;布有第11肋间神经。
【主治】①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液代谢失调病证;②腹胀、 肠鸣、 腹泻等胃肠病证;③腰痛,胁痛。
【操作】直刺0.5~1寸。
26.带脉* ( Daimdl, GB 26)
【定位】在侧腹部,第11助骨游离端重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图3-70)。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12肪间动、静脉;布有助下神经。
【主治】①月经不调、闭经、赤白带下等妇科病;②痛气;③腰痛,胁痛。
【操作】直刺1~ 1.5寸。
27.五枢( Wushu, GB 27)
【定位】在下腹部,横平脐下3寸,髂前上棘内侧(图3-71)。
【解剖】 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布有髂腹下神经。
【主治】①赤白带下、月经不调、阴挺、小腹痛等妇科病证;②痛气,少腹痛;③腰胯痛。
【操作】直刺1~1.5寸。
28.维道( Weidao, GB 28 )
【定位】在下腹部,髂前上棘内下0.5寸(图3-71 )。
【解剖】在髂前上棘前内方,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旋髂浅、深动、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
【主治】①阴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证:②痛气,少腹痛:③腰胯痛。
【操作】直刺或向前下方斜刺1~1.5寸。
29.居醪( Julido, GB 29 )
【定位】在臀部,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图3-71)。
【解剖】浅层为阔筋膜张肌,深部为股外侧肌;有旋骼浅动、静脉分支及旋股外侧动、静脉升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
【主治】①腰腿痹痛,瘫痪;②痛气,少腹痛。
【操作】直刺1~1.5寸。
30.环跳* ( Huantiao, GB 30 )
【定位】在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 与内2/3交点处(图3-71 )。
【解剖】在臀大肌、梨状肌下缘;内侧为臀下动、静脉;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
【操作】直刺2~3寸。
31.风市* ( Fengshi, GB 31 )
【定位】在股部,髌底上7寸:直立垂手,掌心贴于大腿时,中指尖所指凹陷中,髂胫束后缘(图3-72)。
【解剖】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主治】①下肢痿痹、麻木及半身不遂等下肢疾患;②遍身瘙痒,脚气。
【操作】直刺1~1.5寸。
32.中渎( Zhongdu. GB32 )
【定位】在股部,胭横纹上7寸,髂胫東后缘(图3-72 )。
【解剖】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及半身不遂等下肢疾患。
【操作】直刺1~1.5寸。
33.膝阳关( Xiyangguan, GB 33 )
【定位】在膝部,股骨外上髁后上缘,股二头肌腱与髂胫束之间的凹陷中(图3-72 )。
【解剖】在髂胫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
【主治】①膝胭肿痛、挛急及小腿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②脚气。
【操作】直刺1~1.5寸。
34.阳陵泉* ( Yonglingquon,GB34)合穴;胆之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图3-73)。
【解剖】在腓骨长、短肌中;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处。
【主治】①黄疸、胁痛、口苦、呕吐、乔酸等肝胆犯胃病证;②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③小儿惊风;④肩痛。
【操作】直刺1~1.5寸。
35.阳交( Yangjiao, GB35 )阳维脉之郄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图3-73 )。
【解剖】在腓骨长肌附着部;有腓动、静脉分支;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主治】①惊狂、癫痫等神志病证;②瘛疚;③胸胁满痛;④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1.5寸。
36.外丘( Waiqiu, GB36)郄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图3-73 )。
【解剖】在腓骨长肌和趾总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①癫狂;②胸胁胀满;③下肢痿痹;④颈项强痛。
【操作】直刺1~1.5寸。
37.光明* ( Guangming, GB37)络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图3-73 )。
【解剖】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①目痛、夜盲、近视、目花等目疾;②胸乳胀痛,乳少;③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1~ 1.5寸。
38.阳辅( Yangfu, GB38 )经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图3-73 )。
【解剖】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①偏头痛、目外眦痛、咽喉肿痛、腋下肿痛、胸胁满痛等头面躯体痛证;②瘰疬;③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8~ 1.2寸。
39.悬钟* ( Xuanzhong, GB39)八会穴之 髓会
【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图3-73)。
【解剖】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主治】①痴呆、中风等髓海不足疾患;②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
【操作】直刺0.5~0.8寸。
40.丘墟* ( Qiuxu, GB40)原穴
【定位】在踝区,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图3-73 )。
【解剖】在趾短伸肌起点处;有外踝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①目赤肿痛、目翳等目疾;②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 外踝肿痛等痛证;③足内翻,足下垂。
【操作】直刺0.5~0.8寸。
41.足临泣* (Zulinqi, GB41)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定位】在足背,第4、5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5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图3-74 )。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4跖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主治】①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疼痛、足跗疼痛等痛证;②月经不调,乳少,乳痈;③疟疾;④瘰疬。
【操作】直刺0.3~0.5寸。
42.地五会( Diwuhui, GB 42 )
【定位】在足背,第4、5跖骨间,第4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图3-74 )。
【解剖】 有足背静脉网,第4跖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 胁痛、足跗肿痛等痛证;②耳鸣,耳聋;③乳痈。
【操作】直刺0.3~0.5寸。
43.侠溪* ( Xiaxi,GB43 )荥穴
【定位】在足背,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图3-74)。
【解剖】 有趾背侧动、 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的趾背侧神经。
【主治】①惊悸;②头痛、眩晕、颊肿、耳鸣、耳聋、目赤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③胁肋疼痛、膝股痛、足跗肿痛等痛证;④乳痈;⑤热病。
【操作】直刺0.3~0.5寸。
44.足窍阴* ( Zuqidoyin, GB44)井穴
【定位】在足趾,第4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图3-74)。
【解剖】有趾背侧动、静脉,趾跖侧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趾背侧神经。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病证;②胸胁痛,足跗肿痛;③不寐;④热病。
【操作】浅刺0.1 ~0.2寸;或点刺出血。
足少阳胆经经穴歌
GB四四足少阳,头侧耳目鼻喉恙,起瞳子鶻止窍阴,身侧神志热妇良。 外眦五分瞳子體,听会屏间前陷乡,上关颧弓上缘取,以下五穴细推商, 头维胃经连颔厌,悬颅悬厘在下方,曲鬓发际平角孙,头维曲鬓串一行, 五穴间隔均相等,率谷入发寸半量,天冲率后距五分,浮白耳尖后寸乡, 头窍阴穴乳突上,完骨乳突后下方,本神神庭三寸旁,阳白眉上一寸量, 入发五分头临泣,瞳孔直上取之良,目窗正营及承灵,相距寸寸寸半量, 脑空池上平脑户,粗隆上缘外两旁,风池耳后平风府,颅底筋外有陷凹, 肩井颈七肩峰间,渊腋腋下四肋现,辄筋腋前横一寸,日月乳下三肋现, 京门十二肋骨端,带脉章下平脐看,五枢髂前上棘前,略下五分维道见, 居膠髂前转子取,环跳髀枢陷中间,风市垂手中指尽,胆上七寸中渎陈, 阳关骨髁后上缘,小头前下阳陵泉,阳交外丘骨后前,外踝尖上七寸看, 光明踝五阳辅四,悬钟三寸骨前缘,外踝前下丘墟寻,临泣四趾本节扪, 侠溪穴与地五会,跖趾关节前后寻,四趾外端足窍阴,四十四穴仔细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