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833|回复: 0

    [第2章 毫针刺法] 【第六节 其他毫针刺法】二、局部多针刺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0 14: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局部多针刺法

      局部多针刺法,是指针刺时使用多支毫针,以不同的组合与排列方式,同时刺激病变局部或者腧穴,以达到多针协同增效的针刺方法。

      《灵枢·官针》记载的九刺”“五刺”“十二刺等刺法中的傍针刺、齐刺、扬刺,以及现代临床常用的围刺法等均属于此范畴。

        1.傍针刺法  以病变 局部或腧穴为中心,直刺-一针,再于其近旁斜向加刺一针,正傍配合,故称傍针刺法2-39)。此法源于《灵枢·官针》,云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以治留痹久居者也。

      (1)操作方法般以痛点或某一腧穴为中心,直刺针,得气后,再在其旁0.5~ 1寸处斜向刺人一针,针尖靠近直刺的毫针针尖,两针的针刺深度大致相同。

      (2)临床应用适用于痛点固定、压痛明显、病程日久的病症。如头痛、关节痛、腰背痛、足跟痛、腰椎增生症和肌纤维组织炎等。

        2.齐刺法  以病变局部或腧穴为中心,直刺一针,再于其两旁各刺-针, 三针齐用,故称齐刺法2-40)。此法源于《灵枢·官针》,云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日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


      (1)操作方法一般以痛点为中心,直刺针,得气后,再在其两旁或上下或左右)0.5~ 1寸处斜向刺人两针。针尖靠近直刺的毫针针尖,三针的针刺深度大致相同。

      (2)临床应用与傍针刺法的临床应用相近。

        3.扬刺法  在病变中心部位直刺一 针,然后在其四周各浅刺一针,刺的部位较为分散,故称扬刺2-41)。此法源于《灵枢.官针》,云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


      (1)操作方法选取病变中心部位直刺一针,得气后,再于其上下左右即病变部位的周边向病变中心各斜刺一针,五针的针刺深度大致相同。

      (2)临床应用适用于病变范围大、病变位置较浅、寒邪凝滞为主的病症。如风湿痛、皮神经炎和软组织损伤等。近代的梅花针叩刺法即为扬刺法的演变。

        4.围刺法 以病变部位为中心,在其边缘多针直刺或平刺,形成包绕病变之势的多针刺法。此法由扬刺法发展而来,应用更为广泛。

      (1)操作方法根据病变之大小深浅,选择长短适宜的毫针,围绕病变区域周边,或斜刺或平刺数针,进针深浅与针刺方向可根据病变性质和病灶大小决定。

      (2)临床应用适用于局限性肿块、结节、麻木等病症,以及部分皮肤病变。如四肢关节软组织损伤、肱骨外上髁炎、荨麻疹、带状疱疹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