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900|回复: 0

    埋线针刀疗法|肩部埋线针刀操作技巧以及菱形肌牵拉手法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4 07:5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大椎点:左手在定点处按压,右手持针,刃口线与躯干纵轴平行,将带有线体的针具抵住皮肤,轻轻加压后快速突破,向尾侧倾斜针体,在第7颈椎和第1胸椎棘突之间,线体完全没入皮下时,旋转针体,回提针具,将线体留在皮下,然后再略微改变方向,松解3下,针下有松动感后出针,按压后创可贴贴敷。
    2、小菱点:左手在定点处按压,右手持针,刃口线与小菱形肌的肌纤维方向平行,将带有线体的针具抵住皮肤,轻轻加压后快速突破,线体完全没入皮下时,旋转针体,回提针具,将线体留在皮下,然后纵切纵摆个3下,针下有松动感后出针,按压后创可贴贴敷。
    3、冈上肌点:左手在定点处按压,右手持针,将带有线体的针具抵住皮肤,右手中指及无名指指端支于操作点旁,将埋线针刀的开孔斜面及外露线体朝左手拇指,刃口线于身体纵轴平行,使刃口线与重要血管、神经及肌腱走行方向平行,针体与皮面切线位垂直,快速刺入皮肤,到达治疗效果深度后,将埋线针刀旋转360°,稍退针身(长埋线针刀约退5.8cm,短埋线针刀约退2.4cm),切开浅、深筋膜及其由该处经过的肌组织,纵切纵摆3下,出针按压无出血后,创可贴贴敷。
    4、小圆肌点:左手在定点处按压,右手持针,将带有线体的针尖抵住皮肤,右手中指及无名指指端支于操作点旁,将埋线针刀的开孔斜面及外露线体朝左手拇指,刃口线与肌纤维走形平行,快速刺入皮肤,缓慢推进直达骨面,回提针具旋转埋线。调整刀峰到骨外缘,沿骨缘纵切纵摆3下出针,按压针孔,观察无出血创可贴贴敷。


    主要针对疾病: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菱形肌损伤,四边孔综合征。
    主要针对症状:
    1、肩部不适、困乏无力,病情在逐渐进展中,肩部运动功能障碍,症状加重后出现肩关节外展、上举困难,三角肌可有萎缩表现,可有肩外侧和三角肌部皮肤麻木感,个别病例甚至痛觉减退或消失。
    2、持续性钝痛:慢性病人往往是间歇性痛,或仅为酸胀感。病人常感肩部后外侧疼痛,其疼痛常为持续性钝痛。有时也可为阵发性,痉挛性痛,疼痛难忍,且劳累后明显加重。


    3、休息痛:休息痛、夜间痛是其突出特点,其疼痛的部位常在冈上窝,冈下窝或两者同时出现。此疼痛尚可向肩部放射。
    4、肩部无力、自主活动受限:病人患肩可感到无力,尤其是肩外展,外旋活动明显受限。




    菱形肌牵拉手法:
    患者菱形肌埋线针刀术后,患者立位或坐位,双手交叉,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双手握住患者腕关节或手掌,双手同时用力向后牵拉,拉至极限停顿3-6秒,极限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患者双臂左上右下拉3-6次,左下右上拉3-6次。
    此法主要用于松解菱形肌及背肌筋膜等组织。




    局部肌肉韧带解剖:
    1、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面,分为小菱形肌和大菱形肌,小菱形肌起于第6-7颈椎棘突,止于肩胛骨的内侧缘的上部;大菱形肌起于第1-4胸椎棘突,止于肩胛骨内侧缘的下部。该肌受肩胛背神经支配,收缩时牵拉肩胛骨向脊柱靠拢。
    2、肩胛上横韧带:为横跨在肩胛切迹开口处的短而坚韧的韧带,于喙突基底部和肩胛切迹内侧端之间,共同合成一孔,肩胛上神经从此通过。
    3、肩胛下横韧带:薄膜状,连于肩胛冈外侧端与关节盂的周围,与骨面有一孔,肩胛上神经在此处由冈上窝折向冈下窝,并有肩胛上动脉伴行。
    4、冈上肌:相当厚,呈锥形,起于冈上窝内侧2/3骨面,向下行至肩峰下,止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面。受肩胛上神经支配,协助上臂外展、屈曲并将肱骨头稳定在关节盂内,能使上臂外展时使其外旋。
    5、冈下肌:此肌较厚,起于冈下窝的内侧,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受肩胛上神经支配,能使下垂的上臂外旋。
    6、肩胛下肌:位于肩胛下窝,呈三角形,前面与前锯肌相贴。其肌纤维起自肩胛骨前面、肩胛骨下筋膜和结缔组织,肌纤维向外上,经过肩关节囊前面止于肱骨小结节、肱骨小结节嵴上部、肩关节囊前部。受肩胛下神经(C5-C7)支配。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09673656972156980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