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群组
Group
动态
Space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热搜:
埋针
埋线
减肥
美容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针灸界
»
论坛
›
百家论经
›
推拿
›
科学认识中医推拿按摩:传统医学的现代解读 ...
图文热点
返回列表
查看:
901
|
回复:
0
科学认识中医推拿按摩:传统医学的现代解读
[复制链接]
大荆
大荆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3-10 07: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推拿按摩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以手法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和肌肉,达到调节气血、舒筋活络的目的。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中医推拿的认知常存在两极分化:部分人过度神化其疗效,另一部分人则质疑其科学性。本文将从科学视角解析中医推拿的作用机制,并探讨其适应人群与禁忌症。
<hr>
一、中医推拿的科学性解析
现代研究认为,中医推拿的疗效可通过以下机制解释: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推拿手法通过外力作用于皮肤、肌肉和筋膜,可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和营养物质的输送。
调节神经功能
按压特定穴位(如足三里、合谷)能通过神经反射调节内脏功能。研究表明,推拿可刺激外周神经系统,引发内啡肽分泌,产生镇痛效果。
松解软组织粘连
针对慢性劳损或运动损伤,推拿可有效松解肌肉、筋膜间的异常粘连,恢复组织弹性。
生物力学调节
现代康复医学发现,推拿手法能调整脊柱小关节紊乱,改善体态失衡,这与西方物理治疗中的关节松动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需强调的是,推拿并非"万能疗法"。其疗效受操作者技术水平、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建议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明确诊断后再行治疗。
<hr>
二、中医推拿的适应人群
以下五类人群可从规范的中医推拿中获益:
1.慢性肌肉骨骼疾病患者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通过放松颈肩腰背肌群,减轻神经压迫症状
肩周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改善关节活动度,延缓病情进展
注意
:急性疼痛期(如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需先药物控制炎症
2.亚健康状态人群
长期久坐导致的腰背酸痛
紧张性头痛、失眠
慢性疲劳综合症
推拿可有效缓解肌肉紧张,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但需配合生活方式调整。
3.运动损伤康复期患者
肌肉拉伤后期(急性期48小时后)
关节扭伤后遗症
运动后乳酸堆积
需由具备运动医学知识的推拿师操作,避免过度刺激损伤部位。
4.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者
功能性消化不良
慢性便秘
通过腹部推拿(如摩腹法)调节胃肠蠕动,研究显示其可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
5.妇科疾病辅助治疗
原发性痛经
产后盆底肌修复
需由专业妇科推拿师操作,避开经期及妊娠期。
<hr>
三、科学选择推拿的三大原则
明确禁忌症
以下情况严禁推拿:
骨折、脱位未复位
皮肤破损、感染或传染性疾病
严重骨质疏松、凝血功能障碍
恶性肿瘤、结核病灶区域
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建议优先选择医院中医科或持证中医诊所,避免在非医疗场所接受"正骨""整脊"等高风险操作。
个体化治疗方案
专业医师会结合体质辨识(如湿热质、气虚质)、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手法方案。例如:
骨质疏松患者采用轻手法点穴
肥胖人群增加深层筋膜松解
<hr>
四、现代医学的融合趋势
近年来,中医推拿正在与现代康复医学深度融合:
肌骨超声引导推拿
:实时观察软组织变化,提升治疗精准度
生物力学分析系统
:量化评估推拿前后的体态改善
循证医学研究
:国际权威期刊《JAMA》2021年发文证实推拿对慢性腰痛的治疗价值
<hr>
结语
中医推拿作为非药物疗法的代表,在肌肉骨骼疾病和功能调理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科学认识其作用边界,严格把握适应症与禁忌症,才能最大化发挥传统医学的现代价值。建议公众在接受推拿前咨询专业医师,将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治未病"的健康目标。
<hr>
参考文献
:
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战略2014-2023》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推拿学》第十版
JAMA Network Open, 2021《Spinal Manipulation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47814981877530676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18913980123
微 信 咨 询
Copyright © 2008-2020
针灸界
(HTTP://ACUP.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