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240|回复: 0

    中风中医康复治疗——推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8 07: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人认为推拿就是放松享受的,甚至认为推拿是可做可不做的存在,或是做了也没什么效果的想法。
    其实不然,推拿按摩是一种温和而有效的中医疗法。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通过科学地选择穴位和个性化的操作手法,能够促进患者气血的流通,改善病患的症状,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风后遗症常有气虚血瘀的情况,通过手或肢体其他部位用特定技巧和动作,如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上,对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有较好疗效,推拿按摩有助于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


    推拿治疗的原理

    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二、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三、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偏瘫患者病程初期绝大多数患侧肢体不能活动,时间长了肢体会出现萎缩,这时候局部推拿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加快气血循环,肌肉得到濡养,从而很大程度能延缓肌肉的萎缩。
    偏瘫患者病程中期的时候肢体能有一些活动,这时候很多患者的肢体肌肉会随着活动出现挛缩或者痉挛,导致肢体活动不利,这时推拿可以理筋整复,滑利关节,降低异常肌张力,能使患者更好的康复锻炼。
    推拿适用人群

    1. 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进入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者。
    2. 偏瘫一侧肢体肌力在Ⅱ级以上者。
    3. 中风偏瘫病史2年以内者。
    4. 年龄18-65岁之间。
    5. 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及其它原因损伤者。
    推拿按摩具体方法

    (一)按摩的部位
    1 .头面部操作


    取穴与部位:印堂、神庭、睛明、太阳、阳白、鱼腰、迎香、下关、地仓、水沟、百会、风池等穴,头侧部。


    主要手法:推法、揉法、扫散法、拿法、擦法、一指禅推法。
    2 .上肢部操作


    取穴与部位: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上肢部。


    主要手法:揉法、㨰法、按法、摇法、抖法、搓法、捻法。
    3 .腰背部及下肢后侧操作


    取穴与部位:八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风池、肩井,腰骶部、下肢后侧部。


    主要手法:推法、㨰法、按法、擦法、按法、拍打法。
    4 .下肢前、外侧操作


    取穴与部位:髀关、伏兔、风市、梁丘、血海、膝眼、足三里、三阴交、解溪、下肢前、外侧部。


    主要手法:揉法、㨰法、按法、摇法、拿法、搓法、捻法、捏法。
    (三)按摩的力度和频率
    1.力度控制:对于气虚患者,按摩的手法要轻柔温和,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不适。对于血瘀患者,可适度加大力度,但应注意患者的感受,避免引起患者不适。按摩时要注重呼吸,保持放松的状态,以达到最佳的按摩效果。
    2.频率:推拿按摩的频率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每周 1~3 次,每次持续 20~30分钟。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48244033091520158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