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794|回复: 1

    郑魁山总结的穴位埋线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4 08: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愉享中医】,关注生命健康!本号所发方剂以上世纪90年代以前出版的医著为主。文中方剂仅限于学术交流,患者应在中医大夫或中药师指导下加减使用,切勿自行套方,免出意外。





    穴位埋线具有粗针深刺、透穴埋线、延长针感等综合效果,并借助羊肠线被吸收过程中所引起的机械性刺激,延长了对穴位的刺激时间,加强了刺激强度,从而使经络疏通,气血和调,周圈神经血管的营养状态得以改善,增强了肌力,恢复了该经络循行部位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使瘫痪、麻痹、肌肉萎缩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得以恢复。

    1.延长刺激时间 1973年4月,在成县医院总结针刺和穴位埋线治疗的小儿麻痹及其后遗症113例,总有效率为99. 1%,总疗程比单纯针刺者短。由于埋线延长了刺激时间,对病程较长、已出现肌肉萎缩的患者尤为适宜。

    2.促进肌肉生长 1977年,在成县医院总结针刺和穴位埋线治疗11例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病例。治愈6例,显效2.例,有效2例,死亡1例。同时发现,肢体瘫痪并伴有肌肉萎缩者,在萎缩肌肉的边缘给予穴位埋线,能促使萎缩的肌肉生长发育而提高疗效。

    3. 增强肌力 最近发现,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患者,对肩关节下垂、肌肉萎缩者在肩髃、臂臑和肌肉萎缩的边缘作穴位埋线,能增强肌力,使下垂的关节得以复位。

    4.利于功能恢复1957 年5月,在成县医院总结用针刺和穴位埋线治疗的111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有效率为98. 2%。每次选用3~5个穴位埋线,10 天左右埋线1次,5次为1个疗程;如未治愈,休息10天,再继续治疗。伴肩肱连动或严重肩关节活动受限、疼痛剧烈者在肩髃、肩髎、臂臑、条口作穴位埋线,能加快功能恢复,提高疗效。

    5.镇痛效果好 1973年2月,在成县医院总结用穴位埋线治疗的71例坐骨神经痛,治愈率为33.8%,有效率98.6%,对病程较长、疼痛较剧烈的患者,总疗程比针刺者短,见效快,疗效好。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7782795767329638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14 0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