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898|回复: 1

    最全面实用的推拿手法,3分钟治好宝宝发烧、鼻塞、肚子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12 09: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宝宝抵抗力较低,在长大过程中难免有个头疼脑热,

    但一想起“是药三分毒”,再加上宝宝极其不配合,很多家长犯了愁。

    到了晚上宝宝不舒服难以入睡,哭得撕心裂肺,宝爸宝妈看着很难受......

    这里教大家几招推拿手法,帮助孩子少受罪。

    01

    宝宝感冒微烧

    中医认为,宝宝感冒的原因是感受了风邪,邪气侵袭体表,与肺卫相争,而引起发热。

    宝宝感冒发烧的基本治法是:疏风解表、清退热邪。也就是宝宝把体内入侵的风邪给赶出去,并帮宝宝把烧降下来。

    第一步:补脾经 (健脾胃,补气血,提升宝宝免疫力)

    脾经位置:拇指桡侧(也就是拇指外侧缘),自指尖至指根处

    操作方法:用您的一只手拿着宝宝的手,用另外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由指尖推向指根

    操作:200次

    第二步:清肺经 (清肺泻热、化痰止咳)

    肺经位置:无名指掌面的末端

    操作方法:一只手拿着宝宝的手,用另外一只手的拇指螺纹面,推宝宝无名指掌面的末端,由指根推向指尖

    操作:300 次

    第三步:清天河水 (清热解表、感冒退烧)

    天河水位置:在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方法:一只手握住宝宝的手,另一手的食中二指,自宝宝的腕横纹推向肘横纹。


    如果宝宝发烧温度不是很高,可以操作50次左右,如果温度较高(但不是高烧),可以操作100次,为加强清热的效果,在推的时候,可以用手指蘸取微凉的温水,作为介质。

    第四步:黄蜂入洞 (发汗宣肺、通鼻窍,用于宝宝鼻塞不透气)

    操作方法:左手扶住宝宝的头部,右手食中二指指端轻揉宝宝鼻孔的下方

    操作:20~30次

    02

    宝宝肚子不舒服

    小宝宝脾胃虚弱,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积食,进而表现出食欲不振,有肚子胀、肚子疼等症状,这里给宝爸宝妈介绍几个穴位和推拿手法,帮孩子缓解不舒服。

    掐揉四横纹

    四横纹位置:手掌面,食指至小指,4个手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四横纹;或四指并拢,自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

    次数:各掐5次;推100次。

    作用:本穴掐之能退热除烦,散瘀结;推之能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

    顺运内八卦

    (调理人体阴阳气机的平衡,侧重于宽胸理气,行滞消食)

    内八卦位置:以内劳宫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 2/3 处为半径,画一圆圈,八卦穴即在此圆圈上。


    (让宝宝把小拳头松松的握住,注意先找到中指握住的点,这个就是内劳宫穴)


    (*注意,一般情况下,多用宝宝的左手推拿)

    操作方法:用拇指如图操作,周而复始,旋转摩擦之, 一般操作2-4分钟。

    作用:顺运内八卦气是上升的,偏温性,能宽胸理气,解胸闷,止咳化痰,行滞消食,还有止泻的作用。

    顺时针摩腹(能消食导滞通便)

    摩腹位置: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进行摩动。

    操作方法:用手指掌面,沿环形方向摩擦小儿腹部的皮肤表面,要做到皮动肉不动,就是只有皮肤动,皮下的脂肪和肌肉是不动的,操作3分钟。

    作用:多用于阳热体质,比如积食、便秘、腹胀、发热、舌苔黄厚腻等。


    捏脊

    (调理阴阳气血、扶正祛邪)

    捏脊位置:小儿的背部脊柱

    操作方法:双手的大拇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相对,向上捏起皮肤,同时向上捻动。两手交替,沿脊柱自下向上操作,手法轻柔以3至5分钟为宜。

    注意:


    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

    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则疗效较好,饭后不宜立即捏拿。

    当小儿出现如感冒、急性腹泻等急性疾病时,不适宜行捏脊疗法,需清除病邪后才能行捏脊疗法。

    作用:捏脊不仅常用于小儿疳积、腹泻等消化系统的病症,还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揉中脘(消食止胀)

    中脘位置:

    脐上4寸,当剑突下至脐连线的中点。

    推拿方法:

    拇指/中指指腹置于该穴点揉,称揉中脘;用食、中、无名指三指至于该穴按摩,称摩中脘。

    次数:

    揉30-50次;摩3-5分钟。

    作用:

    本穴为治疗消化系统病证常用穴,主治孩子胃痛、腹胀、呕吐、积食、口臭等症

    揉天枢

    (破气消胀、消积散痞、升清降浊)

    天枢穴位置:

    位于肚脐两侧约2横指宽处。

    按摩方法: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双手拇指或中指按压两侧天枢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腹部放散为好。

    作用:

    天枢穴是治疗腹胀的重要穴位,能降上逆之浊气,促进大肠蠕动,排出腹部胀气。

    温馨提示

    1、给宝宝做推拿时力道要轻柔均匀,如在沙滩上画线一般。

    2、根据宝宝大小、穴位位置和身体情况等,灵活掌握推拿的穴位和推拿次数,不可拘泥。

    3、对于上肢部的穴位,一般不分男女,一般均以左手为主。

    4、如果在操作的时候,宝宝不愿意趴着或者躺着,也可以由家长抱着来操作,总体上是以宝宝舒服为原则。家长也可以用一些小玩具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更加配合。

    育儿健康群←点击加入

    如果您的孩子存在


    身材矮小、偏食、厌食、睡眠不好、体弱多病、发育迟缓、性早熟......等问题,

    可以点了解更多,咨询医生: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52126288973345639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2 09: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