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929|回复: 0

    埋线针刀治疗单纯性膈肌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5 07: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单纯性膈肌痉挛概述

    单纯性膈肌痉挛俗称呃逆病或胃神经症,属膈肌功能障碍性疾病,系呃逆,即吸气时声门突然闭合产生一种呃声。这种膈肌异常的收缩运动是由于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受到刺激所引起。临床上呃逆是一种症状, 引起呃逆的原因很多,如平常进食过快,进刺激性食物和吸人冷空气等产生膈肌痉挛,轻者间断打嗝,重者可连续呃逆或呕逆、腹胀、腹痛,个别小便失禁。

    病因

    1、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常常会伴随有嗳气的表现,如果是胃食管反流病导致的嗳气,多伴有胃灼热、反酸、吞咽不适等表现。

    2、慢性胃炎:慢性胃炎主要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是慢性胃炎引起的嗳气,多表现为胃脘部的隐痛、胃胀、食欲减退、大便不调等。

    3、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生活中极为常见,嗳气是其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同时伴有口干、口苦、口臭、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4、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消化性溃疡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的上腹部疼痛,胃溃疡常在餐后发生,十二指肠溃疡常在餐前发生,二者均可伴随嗳气的发生。

    5、吞气症:患者常因不自觉地吞入大量空气而使症状更为明显,导致频频嗳气,有时气胀很明显,常有癔病色彩,当众发作更明显。

    6、精神因素:临床观察中发现,部分有失眠、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的患者,会出现嗳气症状,考虑可能是这些情绪影响了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引发本症状。

    7、饮食因素:多见于一些肥胖患者身上,因进食易产气的食物,喝过多的碳酸饮料,暴饮暴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食物在胃内堆积并腐败、发酵等,均可导致胃内气体增多,从而引起嗳气。

    诊断要点

    1、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常有进食过冷、过热、过于辛辣,或情志郁怒等诱因。

    2、以呃逆为主症,呃声频频,呈持续状态不能自制,可伴呕吐,情绪紧张,胸膈、脘腹间疼痛,或有嗳气、纳呆,甚则厌食或拒食、不寐等症。

    3、偶发呃逆,或病危胃气将绝时之呃逆,均属短暂症状,不列为呃逆病。

    4、X线钡餐及胃镜等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征象。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38岁,2021年3月19日就诊,患者自述胃脘部不适,呃逆频作1月余。

    检查:查体肠鸣音亢进5-6次/分钟。胃镜示:粘膜皱襞肿胀,增粗伴充血,表面粗糙。

    诊断:单纯性膈肌痉挛。

    治疗:采用星状神经节埋线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和俯卧位,操作部位暴露良好,消毒后埋线,3次1疗程,3~6疗程效佳。
    定点取穴:
    星状神经节点: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略下方处。
    乳突下点:乳突尖下方、寰椎横突前缘处。
    膈俞点:膈俞点: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点: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内关点: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横指( 中指)。


    操作手法: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术

    愈后:胃脘部不适明显改善,呃逆次数明显减少。

    治疗意义:埋线针刀之癣五针,通过长效刺激星状神经节,抑制颈胸交感神经节前和节后纤维,抑制交感神经支配的组织、器官的交感活动效应,干扰膈神经冲动,同时亦能调理下丘脑和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膈肌痉挛状态,从而治疗单纯性膈肌痉挛。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698840143325940992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