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619|回复: 15

    民间治病绝招大全:捏脊疗法,一指禅疗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9 07: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捏脊疗法
    (厌食、呕吐、腹泻、便秘、多汗、尿濒、烦躁、夜啼、失眠、月经不调、呼吸系统疾患)
      捏脊疗法就是指在脊柱部,由下而上连续地挟起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起于尾骶终于项枕部的一种推拿治病法。主要用于儿科疾病,如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腹泻、腹胀、营养不良等的治疗;目前也被用于成人,如失眠、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以及妇科病等。在预防保健,增强人体抵抗力方面也有广阔的前景。
      【操作方法】
      一、捏脊疗法的作用手法
      捏脊是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将背脊正中线的肌肤捏拿提起、放下,由下向上推捻(由尾骨部长强穴开始捏拿向上推捻至项枕部)提放动作,一直捏拿到第七颈椎部的大椎穴,为1遍,也可再向上至枕后哑门、风府穴处。一般每日治疗1次,捏脊3~5遍。在捏拿向前推进时,每捻捏3下向上重提1下。在临床上,捏脊疗法的手法有捏、拿、推、捻、提、放、揉和按8种手法,故又称捏脊八法,分述如下:
      1.捏捏是用双手拇指与食指从长强穴将肌肤捏起,向上不问断地将肌肤捏拿、推捻、提放的动作,使肌肤连续不断地卷起,如水浪一样向前波动,一般在捏拿时双手与患者背部呈45度角。
      2.拿拿法是与捏法相似的一种手法,是双手的拇、食二指将肌肤拿起后作向前推捻的动作。
      3.推推法是用双手食指第二、三节部,紧贴在背脊正中线的肌肤。沿正中线连续保持一定速度向前推进,捏脊l遍一般为15~20秒钟。
      4.捻捻法是双手拇、食二指将捏拿起的肌肤作揉捻动作,并左右手交替向前推捻前进。捻时双手拇、食指(拇指球与食指中节桡侧上面)连续向后搓捻,随搓捻,随向前推,似鸟啄食一样的动作。
      5.提提法比一般的捏拿动作稍重,是双手食指向前,拇指轻轻的提起动作。有时在提放时可听到肌肤的摩擦音。
      6.放放法就是双手拇、食指在不断提起的同时把前面所提起的肌肤进行放下和松开的动作,这样就形成了波浪式向前推进动作。每次捏拿、推捻过程中必有的动作,也是捏脊推进时的扫尾动作。
      7.揉 揉法是在捏拿推捻完后,在肾俞穴或其他穴轻轻揉动3~4次,常同按法同时操作。属于捏脊的结束动作。
      8.按按法是在捏拿推捻完后,双手拇指腹在揉的同时进行按穴的动作。有时为了提高疗效,可根据不同的病症揉按不同的俞穴,如脾积,按中脘;肾积,按气海等。
      捏脊疗法就是在上述8种手法的综合下而成的一种波浪式推进的捏拿提捻放动作。一般每日进行1次,每次3~5遍,在空腹时进行。
      二、捏脊疗法的作用部位
      捏脊疗法的作用部位是背脊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部。也就是说,沿着督脉经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或风府穴。捏拿完毕再揉按肾俞穴。其作用部位与主治范围可参考表2—3。
      【主治病症】
      一、厌食
      捏脊时重提大肠俞、胃俞、脾俞,捏脊后揉按上述各穴及中脘、天枢穴及足三里。
      二、呕吐
      捏脊时重提胃俞、肝俞、膈俞,捏脊后揉按中脘、下脘、章门、天枢、脐中(神阙)。
      三、腹泻
      捏脊时重提大肠俞、脾俞、胃俞、三焦俞,捏脊后揉按中脘、上脘、天枢、气海、足三里。
      四、便秘
      捏脊时重提大肠俞、胃俞、肝俞,捏脊后揉按气海、关元、足三里。
      五、多汗
      捏脊时重提肾俞、厥阴俞、肺俞,捏脊后揉按中脘、关元。
      六、尿濒
      捏脊时重提膀胱俞、肾俞、肺俞,捏脊后揉按中极、三阴交。
      七、烦躁
      捏脊时重提肝俞、厥阴俞、心俞,捏脊后揉按膻中、内关。
      八、夜啼
      捏脊时重提胃俞、肝俞、厥阴俞,捏脊后揉按神门。
      九、失眠
      捏脊时重提肾俞、脾俞、肝俞,捏脊后揉按神门、三阴交。
      十、月经不调
      捏脊时重提关元俞、脾俞、膈俞,捏脊后揉按关元、血海。
      十一、呼吸系统病症
      捏脊时重提肾俞、肺俞、风门,捏脊后揉按中府、膻中。
      【注意事项】
      1.脊柱部皮肤破损,或患有疖肿、皮肤病者忌用本法。
      2.饱餐及饭后均不宜立即使用本疗法,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
      3.伴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4.对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提捏不宜太重,可选用捏五提一法或单捏不提法,最好不要选用捏三提一法。
      5.如头面部症状明显(目红赤、痒涩羞明、鼻腔红赤、牙齿松动、牙龈溃烂、面黄肌瘦、唇红烦渴、面红烦急、惊悸咬牙等)者,可捏至风府穴。
      6.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
      7.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l疗程,疗程间隔3~4天。慢性病在1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再进行第2疗程。
    一指禅推拿疗法
    一指禅推拿疗法是以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等理论为指导,以四诊八纲为辨证手段,强调审病寻因和辨证论治,并结合有关生理、解剖和病理等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以一指禅推法为主要手法,作用于人体的一定部位,用以治病防病的一科推拿疗法。其源流可追溯到160余年前,即清咸丰年间,由河南李鉴臣传授的一指禅推拿。现今流传使用的一指禅推拿法是王松山等人在其师丁凤山(李鉴臣之门人)的手法基础上创用发展起来的一种推拿疗法。它包括一指禅推拿法,缠、抄、滚、弹推拿法,一指禅推法,滚法推拿等四大流派。一指禅推拿疗法具有手法柔和深透、按穴准确(接触面积小、压强大)等优点,尤以柔和为贵,因之适用于头面、颈项、肩背、胸腹、腰臀、四肢等全身各部,可治疗内、外因所致的内脏疾病和经络形体疾患,尤擅长于治疗内科杂病(如头痛、失眠、劳倦内伤等)、胃肠疾病(如胃肠痛、胃肠功能紊乱等)以及关节肌肉痹痛等病症。一指禅推拿疗法在中国的华东、华北、西南、东北等地较为流行。
      【操作方法】
      一、一指禅推拿疗法的手法
      1.推法包括一指推、偏峰推、屈指推、推揉、推摩等法。
      (1)一指推:用拇指罗纹面着力推动,使产生轻重交替的劲力的一种手法。
      (2)偏峰推:用拇指桡侧偏峰着力,手腕自然平伸,作有节奏的轻重交替的手法,称为一指禅偏峰推法,多用于颜面部。
      (3)屈指推:拇指屈曲,从拇指问关节着力的推法,常用于颈项部、腹部及四肢关节部位。
      (4)推揉法:推时结合揉动,就成为推揉法。
      (5)推摩法:推时拇指面着力,其余四指做摩法,称为推摩法。
      2.拿法单手或双手五指对合成钳形,夹力提拿于患部。
      3.按法以指、掌、肘部着力于体表,作按压动作,用力不宜过猛。
      4.摩法用指或掌面于体表作环转摩动动作。
      5.攘法 以腕部带动空拳,使四指第一指间关节在体表作甥慢移动,速度每分钟160次左右。
      6.捻法以拇指与食指末端捏住患部,对合用力作旋转捻动.
      7.抄法用双手相对将身体由下往上托起来,随即放下,如此反复进行。
      8.搓法指或掌或掌指于体表着力,自上而下地来回摩擦揉动。
      9.缠法同推法,但比推法快速、柔和,速度每分钟超过20c次。
      l0.揉法以指掌吸定于体表,进行左右、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的方法。
      1l.摇法以手托提病员的关节部位,作左右旋转的运动。
      12.抖法用双手握住患者上肢或下肢,稍微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
      13.法以双手禽指勾耳后到风池,点风府,再顺势以大拇指抹向大椎,在大椎娃揉片刻。
      14.抹法用双手拇指从印堂经坎宫抹向太阳。
      15.弹法用四指指峰着力,四指的第二指间关节作前后快速的弹动。
      二、一指禅推拿疗法的作用部位
      指禅推拿疗法的作用部位以十四经穴和推拿特定穴为主,尤其适用于头面、四肢及腹背等部位,如头面部的额面、印堂、太阳、百会及眼眶周围,四肢的内关、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和关节周围等,脘腹、胳部以及背脊等部位。
      三、一指禅推拿疗法的操作步骤
      一指禅推拿疗法的操作步骤因患病缓急,病变部位以及手法补泻等作用的不同而有区别。就从其操作部位来讲,一般是先头面、后胸腹(或四肢)、然后是脊背(或四肢)。以下举例说明之,慎勿“胶柱鼓瑟”,重在临证变通。
      1.头面部(头痛例) 一般先推印堂、丝竹空、悬厘、太阳等穴(用劲宜轻,硬则震脑),后推风池、风府,再推百会、肩井,拿按风府及大椎,最后推膀胱经的膏肓穴。虚证多“扶”少“推”,实症反之。推治虚证要病人闭目,扶时要病人睁目。肝阳头痛采取先推后拿,风寒头痛采取先拿后推,先拿风池、风府,后推印堂、太阳,然后再由印堂推至百会,各开天门,有祛风散寒的作用。
      2.肩臂部(如漏肩风) 新病多推肩部周围穴位,采用“和劲”,同时还要问病人头晕与否,如不晕而感到舒适,表示经络疏通,可以多推一些时间。对久病患者,先推肩井、颈部和督脉,后推膀胱经膏肓、上胸、缺盆部,用摩法,也可用拇指推。
      3.胸部(如胸痛) 先在患侧用缠法,由轻到重,轻可以消散,重则破血,再用拿法在患部拿1~3次,并用拿合谷、消气分、推背部和腹部等辅助手法。
      4.腹部(如胃痛) 常用推、揉、摩、搓、拿等几种手法,以推、揉、摩为主。一般先取中脘、气海、神阙、关元进行推揉或摩揉,再取天枢、足三里进行推揉,再取推肝俞、脾俞、胃俞、嗝俞。若痛甚者,多推背俞穴以止痛,前腹部少推或可不推;若暖气不畅,多推肝俞、膈俞及膻中;若大便不通,多推天枢,小便不通多推少腹两边;最后拿肩井、曲池、手三里为结束手法。
      5.背部(如小儿惊风角弓反张) 着重先推背部,拿风池、胄井,病见松后再推督脉及膀胱经。
      【主治病症】
      一、肝胃气痛
      治以舒肝理气、健脾和胃为大法。常用推、揉、摩、搓、拿等几种手法,以推、揉、摩三种手法为主。取穴方面,应取胸腹部任脉的中脘、气海、神阙、关元;足阳明经的天枢、足三里;足太阴经的大横;背部足太阳经的肝俞、膈俞、脾俞、胃俞。若痛甚者,多推背部俞穴以止其痛,前腹部少推或可不推;若嗳气不畅,多推背部肝俞、膈俞及胸部膻中,以宣通气分;若大便不通,多推天枢,小便不通,多推少腹两边,最后拿肩井、曲池、手三里,以作辅助。
      二、头痛
      治疗以舒筋散风为主,一般先推印堂、丝竹空、悬厘、太阳等穴,后推风池、风府,再推督脉的百会、肩井,拿风池、按风府及大椎,最后推膀胱经的膏肓穴。肝阳头痛采取先推后拿,风寒头痛采取先拿后推,先拿风池、风府,后推印堂、太阳,然后再由印堂推到百会,名叫开天门,有祛风散寒的作用。
      三、漏肩风
      对新病多推肩部周围穴位,采用“和劲”,同时还要问病人头晕与否,如不晕而感到舒适,表示经络通畅,可多推一些时间,并且见效也较快。对久病患者,则先推肩井、颈部和督脉,后推膀胱经膏肓、上胸、缺盆部,用摩法,也可用拇指推。
      四、小儿惊风
      对神志昏迷不醒的高热患儿,可拿合谷、风池、风府,使之苏醒,直至哭声喊叫响亮,方认为惊止、窍开。对痰食引起的惊厥症,常用揉摩法揉两胁,以顺其气,摩中脘以消痰食。一般经治疗20~30分钟后,病情逐步好转,气见通顺或宿食排出。
      对慢惊风,始宜补中气、健脾胃,采取揉中脘、推背俞之法。对角弓反张的治疗,认为必须着重于先推背部,拿风池、肩井,病见松后再推督脉及膀胱经。
      五、胸痛
      在患侧用“缠法”,由轻到重,轻可以消散,重则破血,再用拿法在患部拿1~3次,并用拿合谷、消气分、推背部和腹部等辅助手法。治疗完毕,命病人进稀饭或面汤。
      六、腹痛
      摩胃脘部,按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如胸闷甚者选推足阳明经胸部穴)。再推背俞穴(自督俞至三焦俞),按膈俞、肝俞、脾俞、胃俞。然后拿肩井、内关、合谷,搓两胁。如在发作时则先推治背部及四肢诸穴,待痛解后再摩治其腹。
      七、冠心病
      推膻中、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神堂、膏肓俞,按至阳、内关,按揉灵道。拂灵墟、神藏,抹肩胛骨内侧缘。
      八、失眠
      推印堂、太阳,抹前额,按揉完骨、三阴交,推内关、神门。
      九、高血压
      推背俞(以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肾俞为主),抹风池,推百会,按揉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十、落枕
      推风池、风府、风门,拿肩井,按天宗,搓天髎。
      除上述病症外,尚可治疗眩晕、颜面神经痛、口眼歪斜、耳鸣、喘咳、痰壅、瘰疬、小儿斜颈、心胸痞满、怔忡、疮疖脓肿、偏瘫、关节炎、肠功能紊乱、小儿消化不良、盆腔炎、颈部痉挛、吞咽梗阻、音嘶、梅核气、腹胀、腹泻、便秘、月经不调、小儿腹泻、咽喉痛、面瘫、胸胁痛、各种关节病变、腰部疾病、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颈、肩、腰、背、臀及四肢关节等各部分的扭挫伤。此外,也适用于小儿麻痹症、周围神经损伤、马蹄形足等病症。
      【注意事项】
      1.使用一指禅推拿法,医生应剪指甲,以免手指滑动弄破皮肤。
      2.手法操作要求沉肩垂肘,腕端平、指吸定,柔和、沉透,均匀有力。推时应该行如直线,不得任意歪斜。
      3.下列各种情况忌用一指禅推拿疗法,如骨关节结核、未愈合的骨折等症,体质极度虚弱或伴有严重内科疾病,难以忍受手法压力刺激的病人,局部急性炎症疼痛尖锐剧烈,以及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肿瘤、妊妇及月经期间。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699384009861378921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07: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谢谢分享,转发了[祈祷]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07: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知识。。。[赞][得意][赞]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07: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07: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07: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0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07: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07: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9 07: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