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016|回复: 0

    埋线针刀治疗肩周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8 08: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肩周炎概述:

    肩周炎又称为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关节周围炎、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是常见病、多发病。肩周炎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内、外粘连以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其临床特点。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
    病因

    1、肩部原因:本病大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人,软组织退行性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损伤是主要的激发因素。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围组织继发萎缩、粘连。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治疗不当等。

    2、肩外因素: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疼痛,因为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也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长期制动、脑卒中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3、肌肉劳损:肌肉的废用、慢性劳损、内分泌紊乱、免疫反应、外界环境变化、疾病存在等也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

    4、肩部感受风寒:当肩部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或出汗以后,受到风吹,或睡卧露肩,受到风寒的侵袭,导致肩周血液循环受阻,出现肩周炎。

    诊断要点:
    1、症状:主要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
    2、体征:本病查体时可见三角肌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肩周围肌肉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肩关节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少数人内收、内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较少。
    3、特殊检查:本病一般行X线检查即可,常见肩部骨质疏松,或冈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症;肩周炎后期可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改变;重者有类似“溶骨性”破坏的表现。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51岁,2021年8月10日就诊,患者自述左侧肩部疼痛半年近期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
    检查:查体肩关节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明显。X线检查即可见肩部骨质疏松。
    诊断:左侧肩周炎
    治疗:采用“冈五针+“喙一针”+“ 峰一针”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埋线部位按要求用碘伏常规消毒,轻症且首次治疗,可单纯埋线针刀松解;定点较多且反复治疗者,可在松解的同时埋线,峰一针可注入益气消炎镇痛液。
    定点取穴:

    冈上肌点:位于冈上窝内阳性点处,相当于秉风穴处,故也称秉风点。
    冈下肌点:位于冈下窝内阳性点处,相当于天宗穴处,故也称天宗点。
    大圆肌点:位于肩胛骨外侧缘大圆肌阳性点处,称大圆肌点。
    小圆肌点:位于肩胛骨外侧缘小圆肌阳性点处,称小圆肌点。

    巨骨点:位于肩胛冈与锁骨肩峰端之间凹陷处,相当于巨骨穴处,称巨骨点。

    喙突点:位于喙突之阳性点处,称喙一针。

    肩峰点:位于肩峰最外侧端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的缝隙,其深层为肩峰下滑囊,称峰一针。。

    操作手法: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术
    愈后:明显改善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
    治疗意义:
    埋线针刀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阴阳的作用。松解肩部肌肉的粘连及痉挛,使组织粘连、水肿、缺血、高压、微循环障碍得到充分的改善,恢复组织营养,缓解症状。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00097842353142221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