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001|回复: 0

    [内科]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律失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5 10: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方面的任何一项异常。可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

    病因病理

            心律失常在发生机制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冲动起源异常,形成被动性异位心搏及心律和主动性异位心搏及心律;二是冲动传导上的异常,可因生理性传导阻滞,病理性传导阻滞及冲动传导途径异常引起。 从而导致各种频率、节律等方面的失常。

            中医学认为心律失常多因情志或劳累过度、或久病体虚而致。如突遇惊恐,大怒伤肝,痰热内蕴;或思虑过度,脾气不足,气血不能上滋于心;或阴虚火旺,上扰心神;或心阳不振,不能温养心脉;或水气凌心, 心阳被抑;或瘀血阻络,心脉痹阻,均可导致该病。

    临床表现

            按其发生机制分为冲动起源异常与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表现为心率和心律的异常。心率异常主要有快和慢之分,前者包括窦性心律失常致心动过速、过缓、不齐 、早搏、 陈发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动;后者包括各部位的传导阻滞。常伴气短乏力,眩晕胸闷,舌淡脉细缓或兼结代等。心电图检查可帮助确诊。

    治疗方法

    方一:
    [取穴]  耳穴:心、皮质下。
               配穴:快速型心律失常选择降率点、神门。
               耳中:缓慢型心律失常选肾上腺、交感、缘中、兴奋点。
               头针治疗带:额旁I带、额中带透额顶带前1/3。快速型选左额旁II带,缓慢型选额顶带后1/3.
               体穴:内关、郄门、太渊,厥阴俞透心俞、膈俞、膻中、足三里;快速型选神门透灵道、心平透少海、太沖、太溪、三阴交;慢型选神藏、胸1~7夹脊、关元透气海、脾俞、肾俞、后溪。
    [方法]  消毒后局麻,镊取一段5~80毫米羊肠线置入理线针前端,刺入穴位或透穴,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线留植穴内。埋线每周1次,3次1疗程,做1-3疗程,每疗程间隔1周;主穴可埋双线或再复埋1~2次,配穴只埋0~1条线。针刺隔天一次,10天一疗程,做2~3疗程,疗程间隔10天。

    方二:注线法
    [取穴]  1)心俞、厥阴俞、内关、神门、足三里、阳陵泉、肺俞、丰隆
               2)膻中、乳根、巨阙、三阴交、手三里,小肠俞、郄门、天泉。
    [方法]  穴位消毒局麻后,用0号羊肠线1cm放入9号穿刺针前端,穿刺针刺入穴内肌层,得气后根据虚实施用手法,推线拔针,外盖敷料。上两组穴交替使用,每周埋线1次,6次为1疗程。

    方三:注线法
    [取穴]  主穴:心俞、内关、间使、神门。
               配穴:血虚加足三里、脾俞。
               阴虚加肾俞、三阴交。
               水饮加三焦俞、气海俞。
               痰热加肺俞、尺泽。
    [方法]  穴位消毒局麻后,用装有0号羊肠线1cm的9号埋线针刺入穴位,行平补平泻法,推线退针,外盖敷料。每次可选主穴2个,配穴2个,10天埋线1次,5次为一疗程。

    例1:刘某,女,42岁。
            诉心前区不适,胸闷 10年,加重3月。10年前外感后患病毒性心肌炎,此后易感冒。诱发胸闷、心跳不规则;近3月多次眼前发黑 ,经常手足凉背冷、失眠纳呆、胀腹便溏。入夜心跳更慢。刻诊:舌质淡胖、脉迟细结代,心电图示心律过缓48次/分,频发室早,部分呈二联律。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动过缓、频发室早。中医诊断:胸痹-阳虚寒凝证。经1疗程耳、头、体穴联合埋线(取主穴加慢型配穴,主兼症明显改善,心率已达62次/分,室早<10次/分。连做3疗程,随访四年未发。

    处方精汇

    用植线法。
    取穴:心前、内关、郄门。
    方法:穴位消毒局麻后,将肠线挂于埋线针钩上。心俞穴向下斜刺2cm,植入1号肠线3cm;内关、郄门直刺2cm,植入0号肠线2cm,取出理线针,外用胶布覆盖。15天埋线1次。

    按语

            本法治疗心律失常,取穴多以手厥阴及手少阴经穴为主,配以任脉、足太阳及足太阴等经穴。 其机理可能是通过经络、植物神经系统或体表——内脏反射性活动进行调节的结果。故对功能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对器质性者亦可改善症状,减少复发。对严重心律失常及正处于发作期者,如本法不能及时奏效,宜加用其他疗法。本法对心律失常有双向调整作用,即过缓者心率增加,过速者心率减慢,同时有调整不齐心律之功效。 而目观察证实,本法对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阵发性心动过速治愈率高,对病窦综合征及窦性心动过速效较差。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