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184|回复: 0

    [五官科] 【鼻部疾病】慢性鼻窦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31 17: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医生 于 2019-9-3 22:48 编辑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慢性化脓性炎症。较急性者多见,其中以慢性上颌窦炎最多,常与慢性筛窦炎合并存在。

    病因病理

          本病多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未得到及时合理地治疗迁延而致。其他病因与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相似,感染、变应性鼻炎和鼻窦引流障碍是其主要原因。牙源性上颌窦炎可慢性起病。中医学认为,鼻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鼻渊在外虽表现于鼻,但却反映了体内脏腑、经络的病变。临床上,多由于京体偏弱,加上生活起园失常,寒暖不调,受凉受湿或过度疲劳之后,外邪授表写起肺,脾、胆之编变而发病。

    临床表现

          本病多数病人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头昏、精神不振易疲倦、记忆力下降等,最常见的症状是鼻塞,流脓,流鼻涕、嗅觉不灵笔慢性鼻窦炎,亦称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能得到适当治疗所致。以多黏液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及嗅觉减退或消失为主要临床症状。

    治疗方法

    方一:注线法
    [取穴]  太阳、额通(攒竹直上0.2寸)。单侧痛者仅取单侧额通穴,无太阳穴痛者可不取太阳穴。
    [方法]  常规皮肤消毒局麻,用0/3号可吸收羊肠线约1.5cm装人埋线针,右手持埋线针,针尖以30度左右角斜刺人内,当埋线针进人皮下预定深度,羊肠线已完全埋人穴内时退针,贴创可贴保护创口2~3天即可。需再做埋线者,2月后再进行。

    方二:注线法
    [取穴]  取印堂、太阳、印堂、大椎、肺俞、阳白、至阳,加额中穴艾条暖和回旋灸。
    [方法]  用9号针,左手拇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针快速刺人穴位所需深度,得气后,向外拔针管,向内推针芯,将线埋入穴位的皮肤组织或肌层内,检查肠段无外露,15~30天治疗1次,4次为一个疗程。

    方三:
    [取穴]  主穴迎香、太阳,印堂、尺泽、肺俞等。配穴脾俞、关元,足三里、气海、百会,风池,大椎等。气虚加气海、关元等;血虚加血海等。
    [方法]  穴位用碘伏消毒,用消毒镊子将PGLA线体置人一次性埋线针前端,将针快速刺人穴位,迎香穴向上鼻根方向斜刺入;百会穴向后刺入;太阳穴向上斜刺人,得气后,压下弹簧将线体留置入穴位内,拔出针头,用埋线胶贴粘住。每周1次。

    典型病例

    例:杜某某,男,63岁。
          40年前患头痛以额部、颞部为主,疼痛时时好时发。治疗一时减轻痛苦而后再次发作。后到我院就诊,经x线瓦氏位显示,上颌窦内壁黏膜粗糙,模糊阴影,诊断为慢性上颌窦炎。用方二进行穴位埋线治疗,4次症状消失,X线瓦氏位片显示上颌窦内壁黏膜清晰。随访一年未复发。

    处方精汇

    用注线法  
          选穴为额部痛点,易感冒配肺俞透风门、曲池、合谷;鼻涕鼻塞配迎香透印堂、合谷;脾胃虚弱配胃俞透脾俞、气海、足三里;头昏配百会,丰隆、太溪、太冲。先将穴位皮肤消毒,用9号埋线针斜刺入痛点,得气后沿皮下平刺,进入2cm后,进入00号线体lcm,配穴用常规埋线方法。每15天治疗1次,3次为1疗程。主治慢性额窦炎。

    按语

          额窦炎所致头痛发病率非常高,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有关。羊肠线为一种蛋白成分,长期留置局部阿是穴内。可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慢性鼻窦炎的病人由于病程日久,常伴有全身不适及容易烦躁等表现,居住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冬季气温变化不应太大,注意休息,坚持治疗。患者多做低头、侧头动作,以利鼻窦内脓涕排出。清洁鼻腔,去除积留的脓涕,保持鼻腔通畅。同时应积极预防感冒,在污染较重的地方,应戴口罩,避免细菌进入鼻腔。注意不用力擤鼻,禁食辛辣、肥腻刺激性食品,戒除烟酒。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