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553|回复: 0

    [外科] 【骨科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 22: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直接地或间接地引起神经根、脊髓及交感神经的压迫刺激而造成继发性损害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属中医“腰腿痛”、“痹证”范畴。

    病因病理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主要因为髓核的退化变性,或纤维环的软弱破裂,使髓核突出,挤压邻近的神经根,以及化学物质经神经根带来的化学及自体免疫刺激,使之产生水肿及炎性反应。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以慢性劳损,或闪挫跌打扭伤经脉,或风寒侵袭为诱因,肝肾亏损,经脉失养为根本病因,导致腰腿部经脉气血阻滞,气滞血瘀,络脉阻塞而致。

    临床表现

            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腰痛史。常发生于青壮年。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装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膝腱、跟腱反射减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椎体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治疗方法

    方一:注线法
    [取穴]    病变椎间盘棘突旁开夹脊穴。配穴:阳陵泉,后溪埋线后放血。
    [方法]    将羊肠线放入埋线针头的前端,快速刺入椎间孔。 L4/5椎间盘突出,在L4/5之间旁开1公分定穴,在下一椎体旁开2公分处为进针点,以45度角向上一椎体方向斜刺入椎间孔,如果L5/S1椎间盘突出,在L5/S1之间旁开1公分定穴,在下一椎体旁开1.5公分处为进针点,以45度角向上一椎方向斜刺入椎间孔。针尖有落空感时,将针芯迅速向前弹进,把羊肠线弹入椎间孔中,再退出针管,放出血后贴上创可贴,每15天埋线一次,3次为一疗程。

    方二:注线法
    [取穴]    腰夹脊、环跳、委中直上1寸、悬钟,阿是穴。
    [方法]    穴位选取在距离所取穴位3~5cm处,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5/0号医用羊肠线3~4cm穿入7号注射针头管中,以1.5寸针灸针为针芯,针尖朝穴位快速沿皮横刺进针(进针点在穴位所属经络上)3~5cm,用针体行扇状平扫及上提牵拉皮肤各3~5下,然后退针,外贴创可贴,每次取5~8个穴位不等。埋1次即为一疗程,1周后行第2疗程。
    方三:注线法
    [取穴]    椎间盘突出部位相应的华佗夹脊穴,阿是穴。
    [方法]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1~2cm长0号羊肠线,放置在9号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段,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将羊肠线埋填在穴位的皮肤下组织或肌肉内,针孔处覆盖创可贴。10~15天1次,5次为1疗程。

    方四:注线法
    [取穴]    患病处夹脊穴。
    [方法]    取羊肠线2号或3号,剪成3~4cm长,浸泡在混有中药粉,75%医用酒精瓶内,医用酒精与中药总用量的重量比为3:1~3:2。中药主要成分有威灵仙、杜仲,首乌、延胡索、鸡血藤、黄连、黄柏、黄芩等,将上述药物适量研粉,过200目筛子或制成中药微粒按比例放入75%医用酒精瓶内,浸泡1个月后,再通过消毒灭菌处理使用。患者行CT扫描,用机架光标定位线与栅条相交在腰部距椎间孔最近的皮肤为穿刺点,用光标测出进针方向、角度和深度,在皮肤上局麻后,将穿刺针头端放入3~4cm长药线进行穿刺,置药线,退出穿刺针将针眼贴上创可贴。穿刺部位一般为椎间盘突出的一侧或两侧,也就是部分华佗夹脊穴,椎间孔附近。

    典型病例

    例1:患者,男,45岁。
            2009年5月9日来就诊。主诉:腰及骶部疼痛反复发作数年,加重2个月,双下肢麻木、凉、痛,夜不能眠,不能久坐,久行。经CT检查显示: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曾内服中药,牵引、按摩、理疗,针灸症状无明显改善。今来我门诊部求治,查L3-4,L4-5,L5~S1棘突旁有压痛并向双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依上法将羊肠线埋入腰椎间孔及后溪、阳陵泉等穴。第1次治疗后腰痛、下肢麻木、凉、痛减轻,但下肢仍有轻微麻木;第2次治疗仍按原方法治疗。2次结束后各种症状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例2:梅某某,男,63岁。
            患者因挑重担不慎扭伤腰部,致使腰部疼痛10余天,来诊时患者只能弯腰走路,不能直立行走,疼痛向右侧臀部及右下肢放射,经CT检查示第4、5腰椎之间,第5腰椎、第1骶椎之间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遂用方三埋线法治疗,经6次治疗后,患者疼痛消失,行走自如。3个月后来信说病告痊愈。

    处方精汇

    1.取腰椎间盘相应的神经节段穴位
            (1)主穴:根据神经定位诊断和椎间盘突出检查结果,取病变腰椎间盘相以的神经节段穴位:L3~4椎间盘突出取L3棘突旁开约1.8寸;L4~5腰椎间盘突出,取L4棘突下旁开约2.0寸;L5/S1腰椎突出取L5棘突下旁约1.8寸。

            (2)配穴:L3~4腰椎间盘突出,加曲泉穴,并可在膝内侧股骨内侧骨骨下缘按压酸痛处埋线1~2针;L4~5、L5/S1突出,加臀中穴,并可在臀部中心按压酸痛处埋线。

            (3)阿是穴:在患侧椎旁,骶骨边缘及大腿外侧出现之酸痛点。穴区常规消毒,将PGLA线体(规格2/0,长度10mm),装入9号理线针,垂直进针法迅速刺入,约进针30mm时,小幅度提插,使患者出现明显的酸麻胀感,并迅速传导至患侧下肢膝部,小腿或足部,然后推出线体,前3次每周埋线1次,从第4次开始1月埋线1次,6次为1疗程。

    2.取患椎及上下各一节夹脊穴
            疼痛沿下肢外侧循行,配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阳交,疼痛沿下肢后面循行,配秩边、殷门、委中、昆仑;下肢外侧、后面均疼痛,上述穴位均加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将羊肠线,放入针头的前端,快速刺入穴位,把羊肠线埋入穴位中。贴上创可贴,每周埋线1次,3次为一疗程。

    按语

            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现在有3种方法,一是传统选穴埋线法,二是神经根埋线法,三是皮下埋线法,各有千秋。 如果使用传统取穴埋线法无效,可以考虑使用后两种方法,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观察发现,夹脊穴埋线时并不易得到向下肢感传的针感,而针感的传导和治疗效果是呈正比关系,埋线时如出现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向下肢放射时,患者疼痛即刻减轻,疗效明显优于夹脊穴埋线时仅有局部有酸麻胀感而无向下肢放射的情况。因此根据神经定位诊断进行微创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皮内植线法不同于一般穴位埋线,是埋线于皮内,即皮肤与皮下脂肪层交界处,操作时病人不感到疼痛,但如果配合浮针的扫散法进行几分钟,疗效将会更好。

             使用方一时埋线后如果针孔出血不要立刻止血,出血量10~20m1为宜,如果不出血且需要放血,最好拔火罐放血。 埋线后出血可以使疼痛迅速消失,放射到腿部足部的酸、麻、胀、痛、凉即刻消失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