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991|回复: 0

    [基础] 【治疗效应】物理刺激效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7 12: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埋线疗法通过针具与羊肠线在穴内产生的生理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经经络传入体内,以达 “疏其气血,令其条达”,治疗疾病的目的。 综观本疗法的整个操作过程,实际上包括了“物理刺激效应”和“化学剌激效应”两大方面,而物理刺激效应又包含了穴位封闭效应、针刺效应、刺血效应、埋针效应、针刀效应及割治疗法效应; 化学刺激效应又包括了后作用效应、组织疗法效应等多种刺激效应。 所以,埋线疗法实际上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物理刺激效应

    一、穴位封闭效应

          按照传统埋线方法,埋线伊始,必先进行局部麻醉,特别是作局麻皮丘时,其作用部位均在皮肤,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却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素问·皮部论》说:“皮者,脉之部也”,“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说明皮部是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皮肤上的穴位通过经络沟通,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故局麻产生的刺激冲动可以通过皮部(穴位)-经络络脉-经脉对脏腑产生影响,起到调整脏腑,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作用。

          在腧穴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实际上就是一种穴位封闭的方法,它可对穴位,神经乃至中枢产生一种综合作用,多涉及到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注射后,产生压电效应和反压电效应。导致液品状态的疏松结缔组织的空间构型的改变,而释放出生物电;而当生物电到达病变组织时,产生反压电效应,改变细胞的离子通道,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机制,从而迅速缓解病痛。 笔者曾治疗一严重胃痛患者,当在中脘穴处皮肤局麻时,病人觉局部皮肤疼痛异常胃痛却立即减轻并逐渐消失,患者只经1次埋线,2年来即未再发。可见,局麻的主观目的是防止术中疼痛,但客观上对疾病却有着不可忽视的治疗作用。

          从局麻的整个过程来看,局麻有三个阶段的不同变化和效应:1针尖剌人皮内及注药时产生的疼痛信号传到相应脊髓后角内,抑制了相同节段所支配的内脏器官的病理信号, 并使相应内脏得到调整。 由于这种抑制在脊髓水平而非大脑皮层的反应,其抑制效应的产生和抑制效应的时程迅速而短暂,因此,往往局麻疼痛一产生,病痛即可减轻或消失,但疗效多不持久。2)注药后1~3分钟内即可选择性地阻断末梢神经及神经干冲动的传导,使患病部位对穴位及中枢神经产生的劣性传导受阻(内脏患病,相应经络及穴位可出现敏感现象是这种传导的表现之一),从而使神经系统获得休息和修复的机会,逐渐恢复正常功能活动。3局麻后期,穴位局部组织器官活动能力增强,血管可轻度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大大提高了局部新陈代谢能力,改善其营养状况。这些变化产生的特殊刺激经过经络及神经体液作用于相应患病部位,使之也得到改善和调整。故临床上,往往有一些在局麻时局部皮肤疼痛异常,而内脏病痛却马上减轻或消失的病例。可见,虽然局麻的主观目的主要是预防术中疼痛,但客观上对疾病却起着不可忽视的治疗作用。

          在传统埋线方法中,离不开局麻,但由于埋线工具的改进,现行一次性埋线针十分锐利,进针快速,则患者仅感到轻微疼痛,所以不再用局麻。其他埋线方法则仍在使用,此时,利用局麻对机体产生的效应,还是有必要的。

    二、针刺效应

          在局麻产生效应后,将埋线针刺人穴位,探寻到酸胀感后,埋线针的刺激将产生另一种效应-针刺效应。这是埋线产生效应中最主要的一种。其针刺效应的产生,主要源于针具和羊肠线两方面。不管是穿刺针、埋线针、三角针,还是血管钳,探针,刺人或进人穴位后,通过刺激手法,均可产生得气感觉。由于针具较毫针粗大,其得气感也更为强烈,可产生两种效应:D针体越粗,其刺激强度就越大,通过针具对穴位的提插、摇摆、松解、剥离手法,可以用压倒优势的“兵力”很快抑制病理信息,具有良好的“穿甲作用,从而保证“首战告捷”。2)针体越粗大,对机体组织细胞的破坏量及程度也越大,产生的活性物质增加,可较好地起到镇静和调整功能的作用。同时,羊肠线在穴内产生的持久性机械性刺激,也可代替毫针在穴内产生针刺效应。所以,临床埋线时往往有意用针具施以刺激手法,产生针感来达到一种短期速效作用,然后利用羊肠线的长期续效作用来巩固之, 以使疗效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针刀效应

          由于埋线针外形与小针刀相似,在需要的时候,还可用埋线针使用小针刀的手法,以产生更好的治疗效应。 在进行小针刀手法或埋线前,先使用针刺手法,得气并形成一定的传导,以先使经络得到贯通,具有较好的先导“穿甲”作用,可提高针刀手法和埋线刺激信息的质和量,加快疾病愈台,尤其可充分发挥经络和整体的调节作用,弥补针刀手法只解决局部问题而忽视整体效应和重局部轻穴位的缺点,对内科疾病尤为适应。

          如果患者病症是软组织损伤,局部出现粘连、结疤、挛缩者,用埋线针施用针刺手法后,又可利用尖刃,仿小针刀通过闭合手术深入到病变处进行切割、松解,也可从根本上解除这些病理因素,对其他病种,穴位局部出现条索结节等阳性物者也可用上法解决,对一般穴位在进行综合手法后,其形成的复合性强力刺激信息,可通过经络与脏腑的关系,对相应病变进行调整。再加用埋线法有独特疗效,因为羊肠线在穴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过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20天或更多时间,其刺激感应维持时间是任何留针和埋针法所不能比拟的,其疗效自然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四、埋针效应

          留针,是毫针刺法中必用的一个程序,对产生疗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灵枢·终始》日:“久病者·..·深内而久留之。"张景岳释曰:"久远之疾,其气必深,针不深则隐伏,病不能及,留不久则固结之邪不能散也。”故针灸临床中,为了使之得气或诱发循经感传,延长针效时间,同时为多次施行补泻手法创造条件,多采用留针之法。 日本黑须幸男曾对腰痛病人进行留针与不留针治疗效果的对照试验,并经统计学处理,证明留针组的效果优于不留
    针组,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显示了留针对提高疗效的重要意义。对慢性病病情迁延缠绵,单用留针仍觉效果不佳或不巩固者,则采用埋针之法延长刺激时间,发挥针刺的持续作用,增强针刺效应,以巩固和提高疗效。

          埋线的埋针效应,是埋线疗法中最重要的效应,根据“刺激量=刺激时间x刺激强度"的公式,埋线前期针具产生了速效作用,后期用羊肠线代替针具长期刺激于穴位,时间的延长相当于埋针,大大地提高了刺激量,在这期间,羊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过程,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20天或更长时间,其刺激感应维持时间是任何留针和埋针法所不能比拟的,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治愈疾病不巩固,易复发及就诊次数多等缺点,使病所在这较长时间里依靠这种良性刺激不断得到调整和修复,故能起到比留针和埋针更好的疗效。

    五、剌血效应

          埋线疗法是一种损伤性治疗方法,治疗后针眼处可能出血,这种出血却往往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提高疗效的机会。因为,针灸疗法中有一种叫刺血疗法,是用针具刺破络脉,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素问·调经论》说:“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人于经,以成其疾。"“血去则经隧通矣”(《素问·三部九候论》王冰注),说明刺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埋线操作时往往会刺破穴处血络,致针眼有少量出血或渗血,有时瘀结皮下,这就产生了刺血效应。有人测定,刺血对微血管的血色、流变、瘀点、流速具有改善作用,证实刺血改善了微循环,缓解了血管痉挛,从而改善了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帮助了机体组织的恢复,并能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激发体内防御机制。因此,埋线时起的刺血效应同样可流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协调经络的虚实,从而调整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功能。故埋线时对某些病需要有意识地刺破血络,挤出血液甚至在针眼处拔罐以吸出瘀血以达治疗目的。

    六、割治效应

          割治疗法是在一定部位或穴位切开皮肤,摘除少量皮下组织,并在切口内进行一定的机械刺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埋线疗法中切埋法、割埋法,扎埋法均应用了割治的方法。这种方法除摘除少量脂肪外,还用血管钳在穴位深层进行刺激,以产生较强的针感,针感主要形成于穴区深层组织。其中各类神经干、支、游离末梢,血管及其壁上的神经装置和穴位所在部位为主的感受器,共同组成针感的形态学基础,这种刺激冲动的传人是以躯体神经为主,尤以II,皿类神经纤维在传人活动中的作用为最强,同时还有耻管及其神经装置的参与,通过中枢部位尤以下丘脑的参与和整合,通过交感神经为主的自主神经,反馈到相应的患病部位而进行调整,同时,通过体液系统的参与,以治愈疾病。埋线后,加上羊肠线的配合,更加强和延续了这种调整功能,从而使疾病得到较为彻底的治疗。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