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2160|回复: 0

    [美容] 【临床应用】中式埋线微整形的麻醉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15 13: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医生 于 2019-9-15 21:00 编辑

    中式埋线微整形的麻醉技术

            完善的麻醉是微整形手术的基本保障,中式埋线微整形同样没有例外。由于中式理线微整形施术部位的广泛性和施术种类的复杂性,以及患者群体的特殊性,构成了中式埋线微整形术麻醉的与众不同之处。 但安全无痛是麻醉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麻醉工作者始终孜孜以求的目标。因此,在中式埋线微整形施术麻醉工作中,理应首先建立中式埋线微整形术麻醉工作制度,严格遵守麻醉工作规范;从事中式理线傲整形术麻醉的人员,除了应了解中式埋线微整形术的内涵,充分认识中式埋线傲整形术麻醉的特点外,还应具有全面的麻醉生理学、麻醉解剖学,麻醉药理学等麻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熟练的临床麻醉操作技能和及时处理麻醉并发症的应对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式埋线微整形术的顺利实施, 从而满足中式埋线微整形患者心理和生理的需要。

    (一)局部麻醉

            用局麻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这些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为局部麻醉(简称局麻)。局麻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麻醉方法,并可保持患者意识清醒。局麻在中式埋线微整形术中应用最为广泛。施行局麻时应熟悉局部解剖和局麻药的药理作用,掌握规范的操作技术。

            中式埋线微整形术的局部麻醉一般由术者操作。局部麻醉下的中式埋线微整形术要保证患者舒适无痛,则每一步操作都应当对患者的刺激最小最安全,所以操作者必须遵守以下操作常规和原则。

            (1)根据施术部位大小和术中麻醉用药情况作必要的术前进食与饮水指导。
            (2)较大的局麻中式埋线微整形术和高度精神紧张的患者要用镇静药。
            (3)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局麻器具,选择局麻药前检查药物名称、浓度、剂量和有效期,计算安全剂量。
            (4)将患者置于舒适的体位,使之乐意接受局麻操作.
            (5)熟悉局部解剖学,正确选择进针点,用4号或4号半针头作皮丘,再根据不同的局麻方法选择不同型号针头作进针,做到操作准确,动作轻柔。
            (6)注药时要养成做回抽试验的习惯,必须做到回抽无血、无气,方可注药。神经丛麻醉时每注药5ml抽回血一次。
            (7)测试麻醉效果,麻醉可靠后才可进行手术,麻醉不良时要合理追加局麻药或使用麻醉辅助药。
            (8)局麻术中,中式埋线微整形医师应与患者作简明对话,以判断患者的全身情况。
    中式埋线微整形术常用的局麻方法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肿胀麻醉和神经阻滞。

            1. 表面麻醉
            将穿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皮肤及黏液表面,使其透过皮肤及黏液而阻滞位于皮肤下的神经末梢,使皮肤及黏液产生麻醉现象,称表面麻醉。面部、颈部、腹部、眼、鼻、尿道等处的浅表手术常用此法。面部、颈部、腹部、鼻部用麻醉膏皮肤表面涂敷法、眼用滴入法,尿道用灌入法,常用药物为1%~2%利多卡因或1%~2%丁卡因。因眼结合膜和角膜组织柔嫩,故滴眼需用0.5%~1%丁卡因。尿道黏液吸收局麻药较快,应减少剂量.目前中式埋线微整形常用的表面麻醉膏外用比较多,适用于大部分PDO 美人线埋线,但是麻醉效果不尽人意,很多人还是不适应。

            2. 局部浸润麻醉
            将局麻药注射于中式埋线微整形术区的组织内,阻滞神经末梢传导神经冲动而达到麻醉作用,称局部浸润麻醉, 基本操作方法是:先在需要中式埋线微整形术一端进针,针的斜面向下刺入皮内,注药后形成橘皮样隆起,称皮丘.将针拔出,在第一个皮丘的边缘再进针,如法操作形成第二个皮丘,如此在进针线上形成皮丘带.再经皮丘向皮下组织注射局麻药,即埋线进入皮肤和皮下组织.上述操作法的目的是使患者只在第一埋线口入针时有痛感。

            局部浸润麻醉时应注意:1)注入组织内的药液需有一定容积,在组织内形成张力,借水压作用使药液与神经末梢广泛接触,从而增强麻醉效果。2)为避免用药量超过一次限量,应降低药液浓度,例如用 1%利多卡因。3)每次注药前都要回抽,以免误注入血管内:4)药液中含肾上腺素浓度1:(20万~40万)(即2.5~5ug/ml)可减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作用时间。

            3. 区域阻滞
            包围中式埋线微整形施术区,在其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阻滞通入施术区的神经纤维,称区域阻滞。用药同局部浸润麻醉.其优点为:不致因局部浸润药液后,使施术区局部解剖难以辨认而增加埋线难度。目前中式埋线微整形应用这种麻醉方法不多。

            4. 神经阻滞
            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神经阻滞。神经阻滞只需在一处注射局麻药,即可获得较大的麻醉区域。但有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故操作时必须熟悉局部解剖,了解进针部位针所要经过的组织以及附近的血管、脏器和体腔等。

            中式埋线微整形施术常用的神经阻滞有头面部神经、颈神经丛及面神经阻滞。局麻药可用丁卡因,也可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

            (1)头面部神经阻滞:多数头面部神经阻滞体表标志明显,容易实施操作,麻醉范围可覆盖大部分头面部施术区。

            1)眶下神经阻滞:眶下神经起源于上颌神经,它从眶下穿出至下眼睑部位,并分为鼻外侧神经、鼻内侧神经、上唇神经及上牙槽前神经。这一区域神经阻滞可麻醉下眼睑、鼻外侧部分,上唇皮肤、口腔黏液及上切牙。

            阻滞方法:在眶下缘中点下方距面部中线5cm 处垂直进针,在眶下孔附近即可注药2~5ml。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局麻药注入眼眶内导致眼内压增高,产生视觉障碍。通常,局麻药引起的症状会随药物吸收而逐渐减轻,但若继发出血(如球后血肿)则应及时进行诊治。

            2)颏孔与眶上孔,眶下孔神经阻滞: 下牙槽神经的终末分支形成下切牙神经和颏神经。颏神经阻滞可麻醉下唇(包括黏液部分)和颏部皮肤的感觉。(图3-3)

    眶上孔,眶下孔,顿孔示意图

            阻滞方法:颏孔与眶上孔,眶下孔都在距面部正中线2.5cm的同一直线上,颏孔的位置可因年龄不同、牙列状态不同而不同 。幼儿的颏孔靠近第一磨牙下方的下颌骨下界,中年人的颏孔则位于第二前磨牙下方的下颌骨骨体中部,老年人随着下颌骨的萎缩颏孔较靠近下颌骨的上界。辨认颏孔位置后,进针达颏孔处遇骨质感,回抽无血后注药0.5~1ml。

            (2)颈神经丛阻滞:颈神经丛由C1~4脊神经组成.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经过椎动脉后面到达横突尖端,过横突后分支形成一系列的环,构成颈神经丛。颈神经丛分深丛和浅丛,支配颈部肌组织和皮肤。深丛在斜角肌间与臂丛神经处于同一平面,并同为椎前筋膜所覆盖。浅丛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从筋膜下穿出至表面,分成许多支,支配皮肤和皮下组织、颈阔肌、胸锁乳突肌的感觉。C1主要是运动神经,故阻滞时不需考虑此脊神经。中式埋线微整形术一般只需作颈浅丛阻滞即能满足要求。

            阻滞方法:患者仰卧,头转向对侧 。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垂直进针至皮下,注射1%利多卡因6~8ml:或在此点注射3~4ml,再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头侧和尾侧各注射2~3ml.浅丛阻滞并发症很少见。

            (3)面神经阻滞麻醉: 面神经是以运动神经为主的混合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传导舌前2/3的味觉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面神经核位于脑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受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上半部的肌肉,核的下半部分仅受对侧大脑皮质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下半部的肌肉。 中式埋线微整形一般应用于面部提升的施术在面神经实施神经阻滞麻醉,麻醉面神经以后没有了疼痛感觉,以利于埋线顺利进行。(图3-4)


    面神经解剖示意图

            面神经干从茎乳孔穿出至进入腮腺以前的一段,位于乳突与外耳道之间的切迹内。段长1~1.5cm,向前经过茎突根部的浅面,此段虽被腮腺所遮盖,但尚未进入腮腺实质内,故可在此处显露面神经主干,面神经阻滞即可在此处进行。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向上,以乳突与下颌角连线的中点为进针点,进针与前额呈平行方向刺入3~4cm。当抵达茎乳孔,针尖接触到面神经时,即引起耳深部疼痛,麻胀感,可出现面肌松弛。然后将麻醉液注入3ml,拔出进针,按压3~5分钟,面肌有2~4小时暂时性麻痹,以后自行消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