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139|回复: 0

    [第4章 经络] 【第一节 概述】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6 13: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的形成,经历了经络概念的产生和理论体系的构建两个阶段。

    (一)经络概念的产生

            经络概念的产生,是古人以“观物取象,以象会意”的认识方法,一是直接观察到血液流行于脉中,体表可触及的筋肉等条索状物,以及解剖可见的与脏腑形体官窍相连接的系带状物等;二是运用“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将人体结构与自然界相关事物相比类,如自然界有十二经水(河流), 人有十二经脉,自然界有湖泽,人有奇经八脉等。在此基础上,将临床实践中通过针刺对人体经络感应传导现象的观察和导引、气功等自身体验而得出的认识,通过分析、总结和归纳,逐步形成了经络的概念。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最早记载“阳脉”“阴脉”及“经、维、络”等名称;长沙马王堆汉蔡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 记载了11条脉的具体名称、 循行走向、所主疾病及灸法,但只称“脉”而非“经脉”, 提示脉是经络的形态学基础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筋脉和同”“筋脉横解”“筋脉沮弛”, 筋脉亦属经络范畴。随着针灸、导引、气功等临床实践的总结和理论提升,经络概念逐渐成熟和完善。

    (二)经络学说体系的建立

            《内经》 总结归纳了以前对“脉”的有关认识,构筑了经络学说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该书162篇中,专论或主论经络的篇章有20余篇,系统阐述了十二经脉的 起止、具体循行路线及其与相应脏腑的“属络”关系,十二经脉首尾相接及气血在经脉中“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运行,十二经脉的生理功能及十二经脉标本、根结之间的上下、内外对应的联系,十二经脉和脏腑功能发生异常时所出现的病候。对奇经八脉中冲、任、督三脉的起止、循行路线、生理功能和有关病候,及带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的分布部位、生理功能作了大致的描述。对络脉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名称、分布、生理功能、常见病候也作了讨论。并以“天人合一”的思维方法,阐述经络气血运行与自然界日月时辰的通应关系等。

            《难经》首创“奇经八脉”一词,对奇经八脉的含义、 功能、 循行路线和病候等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对正经和奇经的关系有明晰的阐发,对某些经穴(如八会穴)的特异性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肾间动气为十二经脉之根”等理论,丰富了经络学说的
    内容。

            《针灸甲乙经》是中医学第一部针灸学专著,为晋·皇甫谧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著作分类合编而成,内容主要论述中医学经络学说和针灸方法,在经络学说的发展及针灸疗法的应用中,起到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