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020|回复: 0

    [第6章 病因]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一、疫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28 16: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病理产物性病因是继发于其他病变过程而产生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作为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干扰机体的正常功能,不仅可以加重原有病情,还可引起新的病变发生,又称“继发性病因”。主要包括痰饮、瘀血、结石等。

    一、疫饮

    (一)痰饮的基本概念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继发性病因,较稠浊者称为痰,较清稀者称为饮。痰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或触之可及之痰,如咳嗽吐痰、喉中痰鸣、痰核等。无形之痰,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之痰,如眩晕癫狂等,虽然无有形质可见,但用祛痰药治疗有效。因此,中医学对“痰”的认识,主要是以临床征象为依据来进行分析的。饮则多留积于人体的局部或肌肤,并因其所停留的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

    (二)痰饮的形成

            痰饮的形成,多因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或饮食失宜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如外感湿邪,留滞体内;七情内伤,气郁水停;恣食肥甘厚味,湿浊内生;血行瘀滞、水液不行等。饮食因素,与痰饮的形成密切有关,如《景岳全书·杂证谟·痰饮》指出:“盖痰涎之化,本由水谷,使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随食随化,皆成血气,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尽化,而十留其一二,则一二为痰矣;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甚至留其七八,则但见血气日削,而痰证日多矣。”由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等对水液代谢均具有重要作用,故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肺主宣发肃降,为水之上源,如肺失宣降,水道不利,津液输布失司,则聚水而生痰饮;脾主运化水液,为制水之脏,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可以凝聚生痰;肾主水,肾阳不足,水液不得蒸化,也可停而化生痰饮;肝主疏泄,主调畅一身气机,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津液停积可为痰为饮;三焦为决渎之官,是水液运行的通道,若水道不利,津液失布,亦能聚水生痰。因此,凡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之脏腑功能失调,以及所有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均可以导致痰饮的形成。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

            痰饮一旦产生,可随一身之气流窜全身,外而肌肤、筋骨、经络,内而脏腑,全身各处,无处不到,从而产生各种纷繁复杂的病变。《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说:“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概括而言,其致病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阻滞气血运行

            痰饮为实邪,可随气流行全身,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阻滞气机,妨碍气血返、行。若痰饮流注于经络,则致经络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或形成瘰疬痰核,阴疽流注等;若痰饮留滞于脏腑,则阻滞脏腑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如痰饮阻肺,肺气失于宣降,则见胸闷气喘,咳嗽吐痰等;痰饮停胃,胃气失于和降,则见恶心呕吐等;痰浊痹阻心脉,血气运行不畅,可见胸闷心痛:无形之痰气结滞于喉,则形成“梅核气”, 临床常见咽中梗阻如有异物,咽之不下,吐之不出,胸膈满闷,情志抑郁,善太息等。

    2. 影响水液代谢

            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产生的病理产物,但是瘀饮一日形成之后,可作为一种继发性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 肾、 三售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影响水液代谢。如痰湿困脾,可致水湿不运;痰饮阻肺,可致宣隆失职。水液不布;痰饮停滞下焦,可影响肾、膀胱的蒸化功能,从而进一步导致水液停蓄。因此、痰饮致病能影响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使水液进一步停留于体内,加重水液代谢障碍。

    3. 易于蒙蔽心神

            痰饮为浊物实邪,而心神性清净。故痰浊为病,随气上逆。尤易蒙蔽清窍,扰乱心神,使心神活动失常,出现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症:或者痰浊上犯。与风、火相合,蒙蔽心窍,扰乱神明,以至出现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痫等疾病。

    4. 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痰饮随气流行,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膝理,无处不到,可停滞而引发多种疾病,因而其致病异常广泛。由于其致病面广,发病部位不一。且又易于兼邪致病,因而在临床上形成的病证繁多,症状表现非常复杂,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痰饮停滞于体内,其病变可伤阳化寒,或郁而化火;可夹风、夹热,或化燥伤阴;可上犯清窍,或下注足膝,且病势缠绵,病程较长。因此,痰饮为病,还具有变幻多端,病证错综复杂的特点。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