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207|回复: 0

    静电敷贴经颅微电流刺激对慢性贫血患者睡眠质量和贫血症状的疗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5 08: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静电敷贴经颅微电流刺激对慢性贫血患者睡眠质量和贫血症状的影响研究
    引用本文: 姚燕妹, 许丽琼, 周有良, 等. 静电敷贴经颅微电流刺激对慢性贫血患者睡眠质量和贫血症状的影响研究 [J] . 中国全科医学, 2021, 24(14) : 1790-1794,1799.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1.00.112.
    贫血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研究证实多种疾病均可伴有贫血[1,2]。慢性贫血病因复杂,多数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报道显示约63.3%慢性病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其中贫血患者占35.2%[3,4]。而目前临床常用的睡眠障碍治疗方案并不是非常有效[5],但已有研究表明,穴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缓解嗜睡等贫血症状[6,7]。本研究通过对全科医学门诊慢性贫血患者实施穴位静电敷贴经颅微电流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在改善睡眠质量、减轻贫血症状方面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1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门诊诊治的96例慢性贫血伴睡眠障碍患者。纳入标准:(1)慢性贫血治疗≥3个月;(2)存在睡眠障碍,改良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8](PSQI)总分>7分;(3)试验期间病情稳定,前3个月内治疗后血红蛋白均达100 g/L及以上;(4)取得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并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参与本次观察1个月内有输血史;(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呼吸、肝脏、肾脏、内分泌疾病;(3)合并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疾病;(4)合并其他外界干扰等因素引起的失眠;(5)皮肤溃疡或对本研究相关材料过敏等不适宜进行静电敷贴者;(6)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干预组中男22例,女26例;平均年龄(50.6±4.3)岁;平均病程(9.2±3.4)个月。对照组中男20例,女28例;平均年龄(51.3±5.4)岁;平均病程(10.0±3.6)个月。本研究经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14-2-28),患者均自愿参加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研究创新点:
    慢性贫血患者睡眠障碍是全科医疗中的常见健康问题,目前治疗睡眠障碍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疗法,但仍有部分患者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和/或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因此,多数文献推荐全科医生采取睡眠障碍的综合管理方法。全科医生要鼓励有睡眠障碍的患者首先采用非药物疗法,但多以心理疏导和改变生活方式为主,本研究中的物理治疗方法静电敷贴经颅微电流刺激(CES)已成为睡眠障碍非药物疗法的典型代表。静电敷贴CES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主要适应证为抑郁状态、焦虑状态、睡眠障碍等,具有不良反应小、简便易操作等特点。静电敷贴CES可能在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和提高睡眠效率上起效迅速,本研究采用全科医学连续服务模式,取得患者依从性干预效果是显著和可行的。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入组后仅接受常规贫血治疗,干预组在接受常规贫血治疗的基础上再接受静电敷贴CES治疗,两组各干预8周。干预的主要内容:(1)向研究对象详细介绍静电敷贴CES原理及使用方法;静电敷贴为云南医研医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由医用脱敏胶和聚丙烯超细纤维滤材组成。原理是静电敷贴产生表面电位,绝对值≥500 V。使用方法为每晚睡前5~10 min,将静电敷贴贴于两侧太阳穴,次晨揭去,共贴8周。(2)详细记录:每晚睡眠情况、敷贴过程中的任何不适感、次日自觉症状等。
    1.3 调查方法
    1.3.1 一般资料调查
    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基础疾病、慢性贫血病程、服用催眠药物情况等。
    1.3.2 改良PSQI
    改良PSQI分为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易醒或早睡、咳嗽或鼾声高、尿频、冷热感觉、噩梦、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困倦感、日间精力不足10个自评条目。每个条目按0、1、2、3分计分,累计各条目得分为改良PSQI总分,总分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8]。按照中国常规模式标准,改良PSQI总分在7分以上为睡眠障碍[9]。
    1.3.3 贫血症状
    贫血症状包括日间嗜睡、体倦乏力、头昏眼花、心悸气短、食欲不振。
    1.3.4 测评方法
    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改良PSQI及贫血症状评定。现场一对一发放及回收调查问卷,问卷内容由研究对象自主填写,研究者现场检查问卷,保证填写完整,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rism 8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基础疾病、慢性贫血病程、是否服用催眠药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两组干预前后改良PSQI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改良PSQI总分及各条目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易醒或早醒、尿频、冷热感觉、噩梦、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困倦感、日间精力不足得分及改良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咳嗽或鼾声高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改良PSQI总分及各条目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易醒或早醒、尿频、冷热感觉、噩梦、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困倦感、日间精力不足得分及改良PSQI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咳嗽或鼾声高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改良PSQI总分及各条目得分比较(


    ±s,分)

    Table 2 Comparison of global and each component scores of the improved PSQI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2.3 两组干预前后贫血症状发生率比较
    两组干预前日间嗜睡、体倦乏力、头昏眼花、心悸气短、食欲不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日间嗜睡、体倦乏力、头昏眼花、心悸气短、食欲不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贫血症状发生率比较〔n(%)〕
    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rates of anemia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3 讨论
    研究报道,慢性贫血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可高达35.2%,尤其是血红蛋白水平低于100 g/L时,患者脑组织缺氧明显,神经元代谢异常,脑功能受损明显,出现睡眠障碍等症状[2,10,11,12]。睡眠障碍主要分为深睡眠障碍和浅睡眠障碍两种;具体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易醒或早醒、睡眠质量差(尿频、咳嗽或鼾声高、冷热感觉、噩梦)、依赖催眠药物、日间困倦感和精力不足等[5]。慢性贫血和睡眠障碍均是全科医学经常面临的常见多发病,虽然两者各自干预研究报道较多,但两者同时存在时的干预研究却较少,而以全科医生为干预主体的研究更少。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高于发达国家,已成为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突出问题之一[13]。睡眠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必须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专科医生常忽视睡眠健康在慢性病预防及康复中的作用,全科医生作为健康守门人,更关注疾病的早期阶段及人体的整体协调,在慢性病预防和康复过程中,更加注重以团队诊疗模式关注睡眠健康[14]。
    睡眠障碍是全科医疗中的常见健康问题,目前治疗睡眠障碍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与非药物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和/或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非药物治疗主要为认知行为疗法,也存在患者依从性不高的缺陷[5]。本研究中对照组在8周干预期间,改良PSQI总分及各条目得分无差异,提示睡眠障碍并非是可以自愈的疾病,需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推荐的全科医生针对睡眠障碍的综合管理方法[15],包括:(1)与患者探讨治疗目标,包括征得患者同意不用催眠药物,恢复正常睡眠。(2)鼓励患者坚持写睡眠日记,并评估日间状态,体现患者真实的困惑与需求。(3)排除和治疗相关的潜在问题,包括①识别不良睡眠习惯:如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白天频繁小睡、睡前喝咖啡或浓茶、睡前进食过多或吸烟、在床上工作、睡眠环境不佳(太热、太冷、太亮、太吵等)。②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常见药物包括糖皮质类固醇、β-受体阻滞剂、抗抑郁药等。③精神问题:如焦虑、抑郁、精神分裂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④原发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及不宁腿综合征,一旦发现要及时转诊专科医生诊疗。⑤其他躯体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鼾症、脑血管意外、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前列腺肥大导致的夜尿增多、围绝经期综合征等。(4)解释和安慰。全科医生应向患者解释其睡眠障碍可能原因,适当分析病情,并确切了解患者的需求。(5)向患者建议健康睡眠习惯。全科医生要鼓励有睡眠障碍的患者首先采用非药物疗法,对于非药物疗法治疗无效的患者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酌情使用药物治疗。
    本研究中的物理治疗方法静电敷贴CES已成为睡眠障碍非药物疗法的典型代表[16]。静电敷贴CES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主要适应证为抑郁状态、焦虑状态、睡眠障碍等,具有不良反应小、简便易操作等特点[16]。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静电敷贴CES后干预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易醒或早醒、尿频、冷热感觉、噩梦、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困倦感、日间精力不足得分及改良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穴位静电敷贴CES可有效减轻慢性贫血患者的睡眠障碍,改善睡眠质量,与国内研究结果相似[13]。静电敷贴CES改善睡眠障碍的可能机制是:(1)驻极体敷贴于太阳穴后,在颅内形成弱电场和微电流刺激大脑,通过细胞膜去极化效应激活丘脑-皮质神经元上的T型钙离子通道使得Delta波为主的慢波活动增强,从而延长深睡眠时间[17,18]。(2)新皮质抑制性神经元轴突上的高电压依赖钙离子通道被静电场和微电流激活,使得钙离子内流增加,继而神经递质GABA的释放增加,从而降低了大脑皮质的过度觉醒,减少易醒或早醒次数,提高睡眠效率[19,20]。但干预组在咳嗽或鼾声高得分上,虽然干预后也呈现下降趋势,但无差异,由此可见,静电敷贴CES可能在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和提高睡眠效率上起效迅速,但咳嗽或鼾声高症状是否由于患者存在其他潜在病因或静电敷贴CES使用时间尚未达到足够而疗效不明显,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贫血时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导致机体组织血管远端组织缺氧性损伤,当超过机体代偿能力时,机体会出现日间嗜睡、体倦乏力、头昏眼花、心悸气短、食欲不振等症状[1,3,4]。本研究干预组静电敷贴CES治疗后贫血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推测其治疗的生物学机制可能是由于静电敷贴材料聚丙烯薄膜驻极体是一种能长期储存电荷、保持极化状态的功能材料,驻极体在皮肤两侧形成一定强度且稳定的静电场,其中的微电流和静电效应可修复生物体受损组织,从而达到治疗贫血症状的目的[16]。
    综上所述,静电敷贴CES可能改善慢性贫血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贫血症状,静电敷贴CES可作为配合纠正贫血药物治疗慢性贫血患者睡眠障碍的优先选择。本研究的不足是样本量偏小,可能增加了抽样误差,今后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本文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略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696569463488233526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