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046|回复: 0

    [第7章 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第一节 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概述】一、心理问题概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3 14: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七章 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个体的心理与行为,都是随着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及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并逐步趋向成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的这种发展变化既受种族因素的影响,也受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种族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个体心理与行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然而,种族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时会阻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发展成熟,导致心理与行为发生挫折或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甚至形成异常心理和不良行为。

    第一节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概述

         【案例】
         某高三男生,平时学习认真,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高考前三个月因感冒发热影响了学习,导致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为了弥补生病耽误的功课,该男生平时学习更加发奋努力,每天课后不停做作业,课外活动几乎全部停止,夜间也常常持续到12点后才睡。1个月后出现经常头晕、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全身疲乏、睡眠质量下降,同时情绪很烦恼,常为一些琐事而发怒,与多名同学关系紧张,学习成绩逐步下降,为此经常沉默少语,有时哭泣、自责,甚至敲打自己的头部等。
    问题:该同学有心理问题还是心理异常?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如何判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中面临各种生存、竞争和发展的挑战也越来越多。人际关系冲突、职业竞争压力、生活环境变迁、社会期望增加、自然灾害威胁、突发事件冲击、躯体疾病影响等在日常生活中都无时无刻地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冲击和造成压力,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心理健康水平降低,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


            一、心理问题概述
           心理问题(mental trouble)是指由于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发的内心冲突,导致心理活动处于失衡状态。临床上关于心理问题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心理问题是指由现实的心理社会因素所引发的心理冲突导致心理活动的暂时失衡,属于正常心理中的不健康状态。广义的心理问题是指各种心理社会相关因素引发的心理活动失衡和社会功能受损的状态。广义的心理问题还包含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即异常心理。本章所指的心理问题是指狭义的概念。


          (一)心理问题
          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②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③能使人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我们通常用“健康”和“不健康”来讨论“心理正常”水平的高低和程度。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当在非常规条件下,心理活动会变得相对失衡,而且对个体的生存发展和生活质量有着负面作用,这时的心理活动便成为“不健康心理”状态,即狭义的心理问题。但“健康”和“不健康”两个概念统统包含在“正常”中,因此不健康不一定有病,要与异常心理相区分。


         目前根据严重程度,可将心理问题划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1.一般心理问题 由一般现实生活刺激引发的情绪失衡状态。当事人为此而感到痛苦,常常表现出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一般心理问题引发的负性情绪可持续存在一个月、逐渐引发或间断出现的负性情绪可达两个月,个体虽有情绪烦恼但能够在理智的控制下,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社会交往等功能的正常状态,但效率有所下降。

          2.严重心理问题 由强烈的、创伤性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发,当事人常常沉浸在严重现实刺激的痛苦中,表现为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等,甚至对刺激相关的其他事件也出现强烈反应而表现出轻度的泛化;痛苦情绪的体验常常持续两个月以上,但不超过半年,情绪和行为有时会暂时地失去理性控制而产生冲动,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暂时性社会功能轻度缺损。

          3.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这类心理问题,内心冲突是变形的,已接近神经症的症状,也可以说是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但是常因时间不足三个月,达不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故被判断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人若得不到及时疏导,或者接二连三地出现多种现实刺激,可能转变为严重心理问题;相反,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若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帮助,可以转变为一般的心理问题并及时恢复正常心理状态。但是,如果在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后的一年之内,求助者在社会功能方面出现严重缺损,那么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应作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或者其他精神障碍对待。三者的区别参见下表(表7-1)。


                                                                      

                                                                               

            (二)心理障碍
           1.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order)是指个体因各种生理、心理或社会因素引发的心理功能失调和行为异常现象。心理障碍常常给个体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痛苦、社会功能损害。即任何因素导致个体的心理行为显著偏离常态,出现精神痛苦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异常状态,临床上又称之为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或心理行为障碍。此外,通常把没有明显原因引发的心理障碍,即不是脑和躯体疾病引发的,也不是遭受严重心理社会应激引发的心理障碍,即所谓的“内源性”或“原发的”心理障碍称之为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而把继发于社会心理应激或脑和躯体疾病的心理异常称为心理障碍。

          2.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和判别 心理异常是相对于常态而言的,心理上的常态不是永恒不变的,既受到个体的年龄、性别、健康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还受生活经历、文化习俗、教育水平、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之间的心理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判断个体的心理异常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只有当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与相同身份和文化背景的绝大多数人相比较,出现显著偏离常态和不适应时,方可认为有心理异常。

          临床上对于心理障碍的诊断至少需要关注四方面的因素:①应激因素,即当事人是否存在足以引起心理异常的生物、心理与社会因素;2心理异常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即心理异常的具体表现,以及是否与应激因素相关;3心理异常是否造成当事人精神痛苦或社会功能损害;4心理异常的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

           通常判断心理是否异常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医学标准 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像躯体疾病一样看待。以是否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症状和病因作为判断心理异常的标准,也就是通过比较和分析确认存在异常的心理症状,同时通过躯体检查,找到相应的生物学改变,从而确定异常心理。这一标准被临床医师们广泛采用,他们深信心理障碍的患者脑部都有相应的病理改变过程。一些目前未能发现明显病理改变的心理障碍,可能在将来会发现更精细的分子水平上的变化,这种病理变化的存在才是心理正常与异常划分的可靠根据。医学标准使心理障碍纳入了医学范畴,对心理障碍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种标准也比较客观,十分重视物理、化学检查和心理生理测定,精神医学中的许多概念目前已被普遍采纳。

         (2)统计学标准 对普通人群的心理活动参数进行测量的结果常常显示为正态分布,其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因此决定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否正常,就以其心理活动参数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显然这里的“心理异常”是相对的,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因此所谓正常与异常的界限是人为划定的,以统计数据为依据,许多心理测验方法的判定与此相同。

           统计学标准提供了某些心理活动现象的数量资料,相对客观,便于比较,操作也简便易行,因此在临床上常被采用。但是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也不一定成常态分布,而且心理测量的内容同样受社会文化制约。例如智力超群者其智商明显高于一般人的水平,虽然偏离了常态,但其心理功能协调、社会适应良好,因而不属于异常心理现象。异常心理是指那些心理偏离常态,同时又存在心理功能不协调或对社会环境不能适应者。因此,统计学标准有其局限性,心理测量的结果还要结合其他的判断标准综合判断。

           (3)内省经验标准 内省经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观察者凭借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去评价他人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判断是否正常,这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方法。该方法简捷、直观、实用,但有一定的主观性,只能用作定性判断,不能量化,研究的可比性和一致性较差,只有通过严格的临床专业训练才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一致性。二是指患者的主观体验,即患者自己主观体验到存在焦虑、抑郁或说不出明显原因的不适感,或自己觉得不能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意念、情绪和行为,或造成精神痛苦难以摆脱,因而需要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4)社会适应标准 个体在正常情况下其社会活动能够遵循社会规范与法律准则,保持公众的认同,约束自身行为,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来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如果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功能)受损,不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出现违背上述准则的言行,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产生危害,则可以判断此人的行为是不适宜的,存在心理障碍。但是该标准在地域之间的差异很大,难以进行跨地区跨文化的比较。

          此外,在心理学上常常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主观世界与外在的客观世界是否保持统一、心理活动的内在过程是否保持一致、人格是否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三个方面来判断是否存在心理异常,称为判断心理活动异常与否的“三原则”。

          3.心理障碍的分类 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主要有三种分类:一种是世界卫生组织编写的《国际疾病分类》(ICD)中的精神与行为分类,现已修订到第10版(ICD-10)。这是比较全面,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的分类系统。另一种是美国精神医学会编写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现已颁布了第五版,即DSM-V。这个分类系统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再有一种是我国参考了ICD和DSM,经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通过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其第3版的为CCMD-3。这三种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系统都是结合病因和症状进行分类,使用描述性原则实现的,且在分类中尽量不受各派学说的影响。

          4.心理障碍的理论解释 心理学是一门独立而年轻的学科,发展至今,对心理活动的认识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对异常心理的原因和机制尚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各学派分别从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因素等不同角度出发,研究并解释异常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得出了不同的看法和结论,产生了不同的理论解释。

          (1)生物学的解释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曾将人的情绪等心理问题解释为因人体内四种体液的不平衡所致。古罗马时期的盖仑(C.Galen)则把心理障碍解释为是由于大脑缺陷所造成的。随着生物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生物学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异常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都与生物学因素有关。生物学因素包括个体素质缺陷、先天遗传、脑或机体因感染受损、理化因素或药物作用、代谢失调,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异常等。在治疗上强调以物理、化学为主的躯体治疗。但是这种理论忽略了人的心理性和社会性,有较大的片面性。生物学理论虽然可以解释脑器质性精神病、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感染和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等异常心理产生的原因,但临床上还有很大一部分异常心理和精神疾病至今尚未找到明确的生物学证据。

          (2)精神分析理论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负性情绪和心理冲突是导致心理异常的主要动力性原因;其心理动力的内心冲突在童年时期就开始了,儿童的早年经验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其将来的心理健康起关键性作用。潜意识中的生物性本能欲望和社会化文明道德规范的冲突,自我在协调矛盾时无法达到心理平衡就会发生心理障碍,过度地采用心理防御手段进行矛盾协调而形成人格变态。治疗上倡导以精神分析方法查找和释放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负性情绪和心理冲突。心理动力学的理论解释虽被很多学者认同,但如何寻找、测量和确定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却非易事。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影响很大,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异常行为也是后天习得的,并不断地得到强化而固定形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实验都支持以“学习理论”解释各种异常行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不良行为和心理障碍可以通过“重新学习”的方式加以矫正,使其恢复正常。

         (4)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天生具有生存发展和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自我实现倾向”,即在合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如果现实生活环境存在阻碍和削弱的因素,就会导致心理和行为的问题和紊乱。临床干预的对策主要是提供良好和谐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促使个体恢复与自己真实情感的沟通理解。

          (5)社会文化理论 个体在各种社会文化关系的综合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并且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固定下来。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在心理障碍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异常主要是社会文化环境作用的结果,异常行为是一个人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反应。每个人所遭遇的生活事件、人际关系、风俗习惯、道德评价标准等不同,其适应性的反应也不同。如果某些社会文化发生变化,其强度和速度超出了人的承受能力,就会出现社会文化关系失调的现象,习得性行为方式显得无所适从,由此而引发心理问题或障碍。如果一个人得到较好的社会支持和帮助、遇到的不良生活事件少、人际关系较好就有可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稳定社会秩序,改善社会的经济福利和文化设施,创造一个健康、公正与和谐的社会,对于减少异常心理的产生和矫正异常心理都是有益的。

          上述几种理论各自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异常心理的发生机制,各有所长,但都不能完满地解释各种异常心理产生的原因。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各家学派逐渐趋向于采用整合的观点解释异常心理的发生机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