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2549|回复: 0

    [第9章 临床心理评估] 【第二节 智力测验】 一、智力与智力测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7 14: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节 智力测验
          【案例】
          胡某,女,78岁。家人陈述该老年患者的性格和行为有些异常,经常会手上抓着钥匙却四处寻找钥匙,东西也经常随处乱放,却常常责怪孙子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把电视机遥控器放冰箱、下楼忘了关煤气、去菜场买菜走到楼下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有时老人下楼散步后,深夜也没回来,家人下楼去寻找,发现她在楼下不停地转悠,当儿女问她为何不回家时,她说不知道家里住几层楼。后来,老人连自己居住多年的房子都不认得了,多年街坊邻居也好像全然不认识。这时,家人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忙带老人到医院就诊。
    问题:如何评估该患者的智力水平?

           一、智力与智力测验

          (一)智力
         对于什么是智力,研究者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有人认为智力是抽象思维能力,有人认为智力是学习的潜能,也有人认为智力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还有人认为智力是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称。现在,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把智力(intelligence)看作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为中心的多种认识能力的综合,而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

        (二)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是为科学、客观地测定人的智力水平而按照标准化的程序编制的一种测量工具。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Binet)和西蒙(T.Simon)于1905年编制了第一个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测验,即“比奈-西蒙量表”(Binet-Simon Scale)。该量表首次采用心理年龄(mentalage, MA),即智龄来计算成绩,儿童通过哪个年龄组的项目,便表明他的智力与几岁儿童的平均智力水平相当。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L.M.Terman)在1916年修订了比奈-西蒙量表,即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Scale)。该测验最大的特点是引入智商的概念。智商是心理年龄(MA)与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CA)之比,也称比率智商,作为比较人的聪明程度的相对指标。比率智商的基本假定是智力发展和年龄增长呈正比,是一种直线关系,但随着人年纪的增长,到26岁左右智商就停止增长进入了高原期,所以比率智商不适用于成年人。

         1949年韦克斯勒(D.Wechsler)在他编制的儿童智力量表中首次采用了离差智商(deviation1Q)取代比率智商。离差智商实际上就是同年龄组的标准分,它是根据同年龄组测得平均分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离差智商是用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表示被试成绩偏离他自己这个年龄组平均成绩的数量(单位为标准差),是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布来确定的。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