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994|回复: 0

    [第1章 针灸各家学说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甲乙经》的针灸学成就及其对后世针灸学说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 09: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6 09:58 编辑

    第三节《甲乙经》的针灸学成就及其对话风师后世针灸学说的影响

      晋代皇甫谧215—282年 根据《灵枢》《素问》《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参考其他有关文献,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写成《针灸甲乙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而较全面系统的针灸学专著。

    一、腧穴学成就与影响

      《甲乙经》对十四经腧穴做了全面系统的归纳、整理和补充,把349个穴位的名称、别名、部位、取法、何经所会、何经脉气所发、禁刺、禁灸、误刺和误灸所带来的不良后果、针入深度、留针时间、艾灸壮数等做了具体的载述。虽然其穴位排列顺序是按头、背、面、耳、颈、肩、胸、腹、手三阴三阳经、足三阴三阳经,由肢末至头面躯干依次向上向中,与后世按十四经循行分布之排列顺序不同,但毕竟结束了经穴分离的局面,使经脉和腧穴理论初步地结合起来,开创了以经统穴的先河。后经唐代王焘、宋代王惟一等医 家的发展完善,形成现在的分类方法。

      穴位的别名,晋以前文献记载很少,《甲乙经》载有70多个,其中一穴二名的有43个,一穴三名的有20个,个别穴位甚至有4~5个名称。如攒竹,又名员柱、始光、夜光、明光腰俞,又名背解、髓空、腰户等。别名的出现,一方面意味着腧穴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对理解穴位的位置与作用也提供了方便。例如承山又名鱼腹、少海又名曲节、地机又名脾舍等,都十分形象而生动地概括了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特点。

      《甲乙经》对《内经》中仅有名称、未载取法和部位的腧穴做了补充。如“ 郄门,手心主郄,去腕五寸”“间使,在掌后三寸”取风府,“疾言,其肉立起言休,其肉立下取率谷,“嚼而取之”取下关,“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取瘐脉,“耳后鸡足青络脉”是穴取昆仑,按之有“细脉动应手”等。有的根据患者的口腔动作取穴,有的根据体表静脉分布取穴,有的根据触到的脉搏取穴,对提高定穴的准确率有一定意义。后世医家孙思邈总结出腧穴在“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的经验,窦汉卿概括为“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胭之间,动脉相应”,这些都是准确取穴的实用方法。

      此外,还有所谓“脉气所发”穴,首见于《素问,气府论》,如称督脉气所发有28穴等,似指所有穴位而言。但在《甲乙经》督脉气所发穴中无大椎、陶道、长强等349个穴位中,仅有100多个脉气所发穴,与《内经》所述不尽相同,特别是有的穴位根本与所属经脉无关,如兑端为手阳明脉气所发、大迎为足太阳脉气所发,与《内经》把脉气所发作为腧穴所属经脉的代名词,概念显然有异。

      《难经》对《内经》五输穴有所补充,但仍欠完整《甲乙经》增补了手少阴经五输穴,久而使之更加完整,为后世子午流注选穴奠定了基础。

       交会穴,首先见于《甲乙经》的有80多个,后世增减极少。这些交会穴大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头部及腹部又居其半,四肢部仅有三阴交、居缪、臂嚅等几个穴位。交会的经脉,一般为2~3条,多的有4条,如中极、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交会穴理论不仅为后世考定经穴提供了依据,而且对扩大穴位的主治范围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如大椎为三阳经和督脉之会,不但能治督脉“脊强反折”等病变,且能治疗所有三阳经病变。

      《甲乙经》的腧穴学理论对后世穴法派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如三阴交一穴,《甲乙经》载主治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足下热痛等下肢病,而徐文伯则用于下胎,《普济方、针灸》载其主治范围已扩展到许多妇科疾病、下腹部疾病、肠胃疾病。这些发展是在《甲乙经》交会穴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

    二、刺灸学成就与影响

      《甲乙经》的刺灸学成就对后世各家针灸学说的影响也是不小的。

       针刺深度《甲乙经》为推广针刺的临床应用、保障患者的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灵枢·经水》仅有某经针人几分的原则叙述,而《甲乙经》则一做了具体的说明。如头面、颈部诸穴一般刺3分,肢末、背部、胸胁等处刺3~4分,肩部刺5~7分,腹部刺8~10分。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刺,保证了针刺的安全。

       留针时间《灵枢》的论述是原则性的,而《甲乙经》则补充了近200个常用穴的留针呼数,一般每次留6~7呼少则留1呼,如少商多则留10呼,如下膠最多留20呼,如环跳、内庭、公孙等,显然较《内经》具体得多。后世各家之说多源于此,说明其学术影响之深。

       灸的壮数《甲乙经》一般为每穴每次3~4壮,其中头部、颈、肩、背等处多为3壮胸、腋、腹部多为5壮最少者如井穴,灸1壮最多者为大椎,灸9壮个别如环跳穴,灸至50壮,与现代临床应用基本一致。唐宋时代风靡时的起疱化脓灸, 在《甲乙经》中也有所反映,如卷三提出“欲令灸发者,履騙熨之,三日即发。”“发灸疮”说对后世各家强调用灸必发灸疮的影响较大,如宋代王执中即主张“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针灸资生经·治灸疮》

       此外,《甲乙经》对误刺、误灸某些穴位所造成的后果也做了论述,其中因误针引起不良后果的穴位有13个,因误灸引起不良后果的穴位有29个。如刺神庭诱发癫疾灸脑户、风府、哑门引起失音灸地五会使人瘦、不出三年死灸天府使人逆气灸经渠可伤神明灸气冲致不得息灸丝竹空引起目小及盲等。有的也许是针后出血过多造成,如针颅息出血多杀人有的是刺中重要血管,如刺人迎过深杀人,似与刺中颈动脉窦引起血压突然下降而致昏厥有关有的为针刺胸背、肩、腋等处过深而造成气胸、呼吸困难,如缺盆、云门有的则是由于消毒不严或用化脓灸而引起感染,如针刺脐中导致“恶疡”、灸乳中“生蚀疮”等。可见,古人禁针、禁灸之说,并非无稽之谈。

    三、处方选穴成就与影响

      《甲乙经》用大量的篇幅记载了200多种病症的500多个处方,其内容多是现存晋以前其他古籍中所未记载的。其处方特点①单方多,指一病一穴或一症一穴,如“呕血上气,神门主之”“暴暗不能言,支沟主之”等。②多提及“取具体穴位”,较少称“取某经脉”。如治疟,《内经》谓间日疟不渴刺足太阳,而《甲乙经》则指出“疟,不渴,间日作,飞扬主之”。③处方内容较少提到用针或用灸、用补或用泻。虽有“腹满不能食,刺脊中”“肠中常鸣,时上冲心,灸脐中”“凡唾血,泻鱼际,补尺泽”等记载,但为数甚少。④处方多先述近取穴,后述远取穴,且前者多而后者少。如“手足阳明脉动发口齿病”篇对龋齿齿痛的论述,先提到用目窗、正营、浮白、完骨、颧缪、兑端、耳门、龈交、颊车、上关、下关、角孙等近齿部穴位,然后述及取温溜、三间、液门、四渎、阳谷、合谷等远离齿部穴位。

      《甲乙经》的针灸处方治疗学成就也是巨大的,晋以后的许多文献都把本书奉为经典之一加以引用。有的医家用其理论指导临床,如葛洪治霍乱灸中脘,先吐者灸巨阙治身面俱肿灸足内踝下白肉际,无不源于《甲乙经》。有的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针灸资生经》载治衄灸上星《续名医类案》载腰脊痛灸申脉等。

       以上是各家针灸学说的主要学术渊源和理论基础。应当指出,任何自然科学要创立新的学说,都离不开思维,而思维必须遵循逻辑范畴,逻辑范畴来自哲学,故古代医家的哲学思想对其学说在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也不能低估。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