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526|回复: 0

    [第6章 宋金元时期医家] 第十二节 李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 17: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6 21:03 编辑

    第十二节  李杲

    一、生平与著作

      李杲180—1251年,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创立脾胃学说而独树一帜,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果自幼酷爱医学,曾拜张元索为师,深得张氏学说的影响,他对《内经》《难经》等古典医籍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能师古而不泥古,充实、发展了《内经》的脾胃理论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脉决指掌病式图说》《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伤寒治法举要》《伤寒会要》《万愈方》等,其针灸学术思想体现在《脾胃论》中。

      《脾胃论》三卷,成书于1249 年。由于当时连年战乱,人民饥饱失常,寒温不适,劳役过度,忧思恐惧,脾胃病居多,他在诊治大量牌胃病的基础上,总结了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人以脾胃中元气为本”的观点,指出脾胃病“阳气下陷,阴火上乘”的病机, 创立了“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及“甘温除大热”的治疗方法,确立了脾胃学说的地位,成为补土派的鼻祖。李氏对针灸也颇有造诣,且有自己的特色,《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称之为“东垣针法”。

    二、学说与贡献

    “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说

      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说是李氏牌胃学说的立论要点。李氏认为“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元气虚衰是阴火妄动的根源,而元气衰惫又多为饮食不节、劳役过度、七情过极等原因损伤了脾胃元气所引起。《脾胃论·三焦元气衰旺》说“此三元真气衰惫,皆由脾胃先虚,而气不上行之所致也,加之以喜、怒、悲、忧、恐,危亡速矣”,治以“补外踝下,留之”。即足太阳膀胱经之昆仑穴,昆仑为五输穴中的“经”穴,属火,火生土,虚则补其母,以达到充实脾胃之气的目的,从而使元气旺、阳气升,阴火自降。

      对于脾胃损伤、阴火上乘于脾胃之证,直接补土,以伸元气。如《脾胃论·阴病治阳阳病治阴》日“饮食失节及劳役形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气、荣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阳气,是五阳之气先绝于外,外者天也,下流伏于坤土阴火之中.....当从胃合三里穴中推而扬之,以伸元气。”足三里既是胃的合穴、下合穴,又属土,是土经的本穴,故对胃腑有直接的作用,能达到补脾胃之元气以制阴火的目的。又如《兰室秘藏·妇人门》记载“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致令心火乘脾”,其治除服药外,“灸足太阴脾经中血海穴二七壮亦已”。血海为脾经要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又司统血,脾气亏虚,阴火自盛,血不能循经,故漏下不止。灸血海,正可升脾气、降阴火而复脾统血之功能。

      此外,元气损伤较重者,则用募穴补脏腑之元气,引阳气上行,如《脾胃论·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谓“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若元气愈不足,治在腹上诸腑之募穴若传在五脏,为九窍不通,随各窍之病,治其各胜之募穴于腹”。又《医学发明》载范天马来夫人,病心腹胀满,脉弦而细,“ 大抵阳主运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阳气不能运化精微,聚而不散,故为胀满。先灸中院,乃胃之募穴,引胃中生发之气,上行....使浊明之气,自此而降矣。此例虽未明确提到阴火,但灸胃募中脘升阳气是不容置疑的。

    “泻其血络”说

      李氏继承了《内经》的放血思想,提出“泻其血络”说,运用于临床,并有所突破。如《兰室秘藏·中满腹胀论》日“经云中满者泻之于内者是...是先泻其血络,后调其真经,气血平,阳布神清,此治之正也。”此“先泻其血络”,有助于泄除中满,令气血平和。《医学发明·膈咽不通并四时换气用药法》日“《针经》云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为大悗.....圣人治此有要法,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先补其阳,后泻其阴。是先令阳气升发在阳分,而后泻阴也。春夏之月,阳气在经,当益其经脉,去其血络。”此指出“去其血络”有泻浊阴之作用。

      “泻其血络” “去其血络” 以及后文提到的“去血络之凝”“ 刺其郄中”“砭其处”“以三棱针出血”等,其含义是一致的,均是指刺络放血而言。
      刺络放血治疗的病证,李氏不仅用于实证、热证,还应用于某些虚证。在实证中,主要用于经络壅滞之证、大热证、湿热证。他说“泻其经络之壅者,为血凝而不流, 故先去之,而治他病。”《兰室秘藏·腰痛门》 说“ 露宿寒湿之地,腰痛不能转侧,两胁搐急作痛...皆为足太阳、足少阴血络中有凝血作痛,间有一证属少阳胆经外络脉病, 皆去血络之凝乃愈。”这是在足太阳、足少阴血络中凝血引起的腰痛,李氏采用“去血络之凝”治法。《东垣试效方·腰痛论》对足太阳腰痛,明确提出“ 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而《东垣试效方·杂方门》记载“偏枯二指著足底不能伸”之证,治以“长针刺委中....血一二升”对于湿热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说“治日眶岁久赤....当以三棱针刺目眶外,以泄湿热。”此外,刺血治疗实证,还见于《兰室秘藏·泻荣汤》治疠风,“ 先砭其处,令恶气消尽”,以及《医学发明·五邪相干》中太阳少阳合病致“安听安闻、耳箫声”,“刺关冲出血,泻支沟”。

      某些虚证,李氏也用刺络放血治之。如《脾胃论·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治疗“脾胃虚弱,感湿成痿”的病,他于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气冲穴处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若不愈,可继续在胃经的上廉穴点刺出血。另外,《兰室秘藏·衄血吐血门》载“治吐血久不愈,以三棱针于气街上出血,立愈”,更服麦门冬饮子。从其所用药物来看,具有益气补血养阴之功,显然此处吐血也属虚证。又如上热下寒证,《名医类案》载“东垣治参政年近七十,春间病面颜郁赤,若饮酒状,痰稠黏,时眩晕,如在风云中。又加目视不明,李诊两寸洪大,尺弦细无力,此上热下寒明矣。欲药之寒凉,为年高气弱不任,记先师所论,凡治上焦,譬犹鸟集高巅,射而取之,即以三棱针于巅前眉际疾刺二十余,出紫黑血约二合,许时,觉头目清利,诸苦皆去,自后不复作。”对因下焦虚寒而致阴火上浮之证大胆点刺出血,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是李氏在证治上的一大成就,扩大了放血疗法的治疗范围。

    用俞募的“从阳引阴,从阴引阳”说

      李氏主张背俞治外感、腹募治内伤,对俞募穴的应用界限严格区分。《脾胃论·阴病治阳阳病治阴》提出“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腧”,“六淫客邪有余之病,皆泻在背之腑腧”。外感取背俞为“从阳引阴”法,而“风乘之邪”“六淫 名邪”所导致的病证是“阴病在阳证”,并解释说“夫阴病在阳者,是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外人,在人之背上腑腧、脏腧”,故治疗的用穴是“六淫湿、暑、燥、火,皆五胜所受,乃筋骨、血脉受邪,各有背上五脏腧以除之.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肠腧中湿者,治在胃腧中燥者,治在大肠腧。”腹募治内伤为“从阴引阳”法,因“五脏不平,乃六腑元气闭塞之所生也.....五脏不和,九窍不通,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日阳不胜其阴。凡治腹之募,皆为元气不足,从阴引阳勿误也”。治疗用穴,《脾胃论·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论》说“因足太阴虚者,于募穴中导引之于血中....胃鹿而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胃之募穴中引导之。”李氏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治疗原则与俞募穴的功用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他应用俞募的依据。

       李氏弟子罗天益秉承其学,以针灸调治脾胃,升阳气抑阴火,且多用灸来代替针,可说是对“东垣针法”的发展。《卫生宝鉴》记载其治一中焦元气不足、 阴火自盛的患者,“病发热,肌肉消瘦,四肢困倦,嗜卧盗汗,大便溏多,肠鸣不思饮食,舌不知味,懒言语,时来时去”,诊得脉浮数,按之无力,“先灸中脘,乃胃之经也,使引清气上行,肥腠理又灸气海,乃生发元气,滋荣百脉,长养肌肉又灸三里,为胃之合穴,亦助胃气,撤上热,使下于阴分。以甘寒之剂泄热,其佐以甘温,养其中气,又食粳米、羊肉之类,固其胃气...病气日减,数月气得平复”。说明了李氏的“补脾胃、升阳气、泻阴火”说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和指导意义。

    三、临床应用与学术影响

      1.中风针法  《医学发明·中风有三》说“古之续命,混淆无经,今分经治疗,又分各经针刺,无不愈也。治法厥阴之井大敦,刺以通其经少阳之经绝骨,灸以引其热。此通经引热,是针灸同象,治法之大体也。”中风的具体治疗,“中风有 汗恶风...宣针风府”,“中风身热有汗,不恶..宜针陷谷,刺厉兑。针陷谷者,去阳明之贼也刺厉兑者,泻阳明之实也”,“中风无汗...针隐白穴,去太阴之贼也”,“中风有汗无...宜针太溪”。同样是中风,证型不同,治法亦当有异。针对不同的症状、证型,选取不同的腧穴针刺,开辨证选穴治疗中风的先河。

      2.阴臭针法  《东垣试效方·小便淋闭门·阴痿阴汗及臊臭论》记载“一富者前阴臊臭,又因连日饮酒,腹中不和,求先师即东垣治之。日前阴者,足厥阴肝之脉络,阴器出其挺末。夫臭者,心之所主,散人五方,为五臭,人肝为臊臭,此其一也。当于肝经中泻行间,是治其本。后于心经中泻少冲,乃治其标。”前阴臊臭是一种少 见的病证,当时一般医 生往往束手无策,而东垣则根据《内经》理论加以发挥,诊为“风湿热合于下焦为邪”,“人肝为臊臭”,遵用“在下者引而竭之”之法,先泻肝经湿热,次泻心火,穴取荥穴行间、井穴少冲,以达泻肝之效,使邪去臭消。

      3.灸血海、气海法  《兰室秘藏·妇人门》说“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皆由饮食不节,或劳伤形体,或素有心气不足,因饮食劳倦,致令心火乘脾。”其治除服药外,“如灸足太阴脾经中血海穴二七壮,亦已”。又说“妇人血崩,是肾水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其治则除服药外,可灸血海三壮、灸肾经阴谷两壮,血海为脾经要穴,有益气补血活血之效,牌为气血生化之源,又司统血,脾气亏耗,气不摄血,血不能循经,故漏下不止,灸脾经血海穴,可益气摄血。对“病人形气不足,病潮作之时,病气亦不足”的阴阳皆虚证,东垣主张灸气海。《内外伤辨惑论·形气有余不足当补当泻之理》说“阴阳俱不......不灸弗已,脐下一寸五分气海穴是也”,指出阴阳俱虚之证必灸气海。气海为一身元气之海,此穴施灸以补元气,元气充则气血旺,气血旺则正气盛,阴阳自然复归正常。

      4.灸治疠风  疠风即麻风,东垣针灸、药物合用,并重灸承浆穴,《活法机要·疠风证》说“疠风者,营气热附,其气不清,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故名疠风,又曰脉风,俗曰癞。治法刺肌肉百日,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须眉生而止。先桦皮散从少至多,服五七日,灸承浆穴七壮。灸疮愈,再灸,再愈,三灸,之后服二圣散,泄热祛血中之风邪。”长期用针刺激肌肤,内服桦皮散,再反复重灸承浆,最后服用二圣散收功的治疗方案,切合本病,东垣此法值得加以深人研究。

      5.灸治项疽《东垣试效方·疮疡门·疮疡治验》记载一疡医用“五香连翘”治项疽不效,已“有束手待毙之悔”,忧恐间,转求东垣,东垣日“膏粱之变,不当投五香,五香已无及,且疽已八日,当先用火攻之策,然后用药”,“午后, 以大艾炷如两核许者攻之,至百壮,乃痛觉,次为处方”,六七日后,“疮痛全失去,灸瘢脓出,寻作痂”。这种“用火攻之策”,并且取用大艾炷多达上百壮的灸法能治恶疮顽重之疾,使“疮痛全失去”。东垣灸法独到之妙,由此可见一斑。

      李东垣的理论反映了时代的特点,也体现了他对《内经》等著作细致研读的成果,其学说来源于实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后世传其学者不仅有门人王好古、罗天益,明代以后私淑者更多,如薛立斋、张景岳、李中梓、叶天士等人都宗其说,各有发展,说明李杲的学术思想有深远的影响。

    四、阅读文选
    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脾胃论》)

      《阴阳应象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夫阴病在阳者,是天外风寒之邪乘中而外人,在人之背上腑腧、脏腧,是人之受天外客邪。亦有二说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终归外热,故以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腧非止风寒而已,六淫湿、暑、燥、火,皆五脏所受,乃筋骨血脉受邪,各有背上五脏腧以除之。伤寒一说从仲景中风者,有风论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肠腧中湿者,治在胃腧中燥者,治在大肠腧。此皆六淫客邪有余之病,皆泻在背之腑腧。若病久传变,有虚有实,各随病之传变,补泻不定,只治在背腑腧。

      另有上热下寒。经日阴病在阳,当从阳引阴,必须先去络脉经隧之血。若阴中火旺,上腾于天,致六阳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之血络,引而下行,天气降下,则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独泻其六阳。此病阳亢,乃阴火之邪滋之,只去阴火,只损血络经隧之邪,勿误也。阳病在阴者,病从阴引阳,是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又曰饮食失节,及劳役形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气、营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阳气,是五阳之气先绝于外,外者,天也。下流伏于坤土阴火之中。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当从胃合三里穴中推而扬之,以伸元气,故曰从阴引阳。

      若元气愈不足,治在腹上诸腑之募穴。若传在五脏,为九窍不通,随各窍之病治其各脏之募穴于腹。故日五脏不平,乃六腑元气闭塞之所生也。又日五脏不和,九窍不通,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曰阳不胜其阴。凡治腹之募,皆为元气不足,从阴引阳,勿误也。若错补四末之腧,错泻四末之余,错泻者,差尤甚矣。按岐伯所说,况取穴于天上,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脏六腑之腧,岂有生者乎兴言及此,寒心彻骨若六淫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错取穴于胃之合,及诸腹之募者必危,亦岐伯之言下工岂可不慎哉。

      【思考题】

      1.李杲的主要学术思想是什么

      2.简述“东垣针法”的内容。

      3.李杲独特的针灸方法有哪些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