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1592|回复: 0

    [第8章 清代医家] 第十一节 范毓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4 10: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7 13:53 编辑

    第十一节  范毓䭲

    二、生平与著作

      范毓䭲,字培兰,清代人,曾在湖北、贵阳、广东带为官,平时留意岐黄之术。雍正年间,他任粤东潮州总镇,从道人处获 《太乙神针》一书,觉其药平理密,遂依法制造,施治10余年,治风寒各湿及沉痛之疾多效,“ 无不应手而愈”。此书后经修订,刊行于世。

    二、学说与贡献

      (一)“太乙神针”说

      操作包括制针、选穴和燃针按穴三个步骤。首先将药物制成艾条,取艾绒(三两),硫黄、麝香、乳香、没药、丁香、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雄黄、炮甲(以上各钱) 共研碎成末,纸卷成艾条,用鸡子清通刷外层三次,阴干收藏。使用时用红布七层盖在穴上,然后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按在红布上,“ 若觉大热,将针略提起,俟热定再针,以七记数,小则一七,多则七七亦可”。“针后宜静卧片时,使药气周流,畅达于脏腑脉络之间,然后起,饮醇酒数杯,借酒力以行药气,微醺为度,切忌冒风”。

      “太乙神针”的常用经络依次为任脉、膀胱经、督脉,常用穴位所在部位依次为小腹、上背、胸脘、头面、下背、臂阳、腿阳,常用穴位依次为气海、曲池、膏肓俞、中极、关元、下脘、中脘、上脘。其选穴特点如下:

      1.多取躯干部穴   即胸腹部穴及背俞穴。就经络而言,则多取任脉、膀胱经和督脉穴,常用穴位是气海、中极、关元、上院、中院、下脘、膏育俞、身柱等。例如《正面穴道证治》载:气海主治“男子阳事久惫,妇人经水不调”;《背面穴道证治》云:“人生百病无不主之,针膏肓穴。”

      2.选取四肢穴  所取穴位有曲池、 肩鶻、尺泽、手三里、足三里、环跳、三阴交、大敦、行间、内庭、合谷。这些穴位多治四肢局部病证,如《正面穴道证治》日:“风痹,手臂不.....针尺泽穴”;《背面穴道证治》载环跳治“中风中痰,半身不遂,腰胯强直,股痛相引,腰胁不得转侧”。

      四肢穴常常通过经气的运行,与远道部位相连,故又治疗远道部位病证,如《背面穴道证治》日:“鼻血不止,唇吻不收,暗不能言,口噤偏风,风疹头痛,针合谷穴”;足三里主“五劳七伤,翻胃,气膈,肠鸣肚痛,痃癖膨胀,胸膈蓄血,咳嗽稠痰”

      3.酌选头部穴  所选头面部穴多在头顶部, 如百会、上星、神庭等,此外还有项部的风池与颞部的上关,这些穴多治头面局部病证。如《背面穴道证治》载风池治“耳聋虚鸣,脱颔,口噤,颊肿,牙疼”。头部穴也治疗远道病证,如百会治“脱肛”,头临泣治“腋肿,胁下痛”等。

      (二)主治病证说

      《太乙神针》二书是以穴统证,在每一穴名下,罗列其各项主治,这些穴位主治来源于《黄帝明堂灸经》《铜人针灸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书。统计结果表明,“太乙神针”常治病证依次为:脾胃肠疾,腹部疾,虚疾,肺部疾,女子胞疾,气疾,阴疝部疾,膀胱肾疾,寒疾,心神部疾,上肢部疾, 胸膈部疾,风疾,头部疾,热疾,痉厥疾,下肢部疾, 腰臀部疾,湿疾,眼部疾,口腔疾,肿疾。由此可见,“太乙神针”的主治范围十分厂泛。

      就分部病证而言,“太乙神针”以治胸腹内脏病为最多,包括脾、胃、女子胞、阴器、膀胱、肺、心等脏器的病变。如该书《正面穴道证治》载“饮食不进,赤白痢,面色菱黄,五膈,针中脘穴”;关元主“男子遗精白浊,脐下冷痛,小便痛涩,遗沥溺血,妇人赤白带下,经水不调”;《背面穴道证治》载脾俞主“ 久患泄痢,翻胃吐食,膈气积聚”。

      “太乙神针”也治疗头部病证,包括头面、五官、神志等方面的病变,如该书《正面穴道证治》载神庭主“头痛,目眩,出泪,流涕”;大敦主“尸厥如死”;《背面穴道证治》载身柱主“癫狂谵语,瘛疯发热”

      “太乙神针”还治疗四肢与腰背部的病变,如《正面穴道证治》载风市主“两腿麻木,左瘫右痪,行步不得,一切脚气”;《背面穴道证治》日:“腰胯脊痛,不能俯仰,针腰俞穴。”总之,“太乙神针”之法多用于治疗内脏病证,因为本法属艾灸范畴,而艾灸对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大,免疫功能又常与内脏相关,故本法多治内脏病;而针刺对人体神经系统影响较大,故多治疗四肢腰背病痛。《灵枢.官能》日“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即含此意。

      就辨证施治而言,“太乙神针”可治疗中医各型证候,如寒证、热证、风证、痰证、肿证、气证、血证等,这是艾灸作用广泛的缘故。如《正面穴道证治》载行间主“四肢厥逆而冷”;百会治“中风,头风,风痫,角弓反张”;《背面穴道证治》日大椎治“遍身发热,诸般疟疾”

      在各种证型中,“太乙神针”治疗虚证最多,这是因为艾叶性温,加火灸灼,故有温阳散樂,补虚强身的作用。如该书《正面穴道证治》曰:“脏气虚意,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不化,肌瘦,四肢无力....针气海穴。”

    三、临床应用与学术影响

      “太乙神针”一法由“雷火神针”法发展而来,而“雷火神针”在明代《本草纲目》《针灸大成》等书中均已有载。《太乙神针》周序曰“雷火针一法,针既非铁,且不著肉,最为善治,但考其药品,多用蜈蚣、乌头、巴豆等物,率皆猛烈劫制,倘遇孱弱羸怯之躯,贻害不免”;“太乙神针,制同雷火法,药皆纯正,且用法隔布七层,不伤肌肉,非若铁针与金石艾火者,令人彷徨畏惧也”。

      “太乙神针”法,实为艾条灸之一种,因以灸代针,故名日“太乙神针”。与古代的直接艾灸法相比,该法对人体肌肤的损伤小;与其他隔物灸法相比,则有安全、操作方便之长处;该法又运用药物,可充分发挥药物与艾灸的双重作用,从而取得良好疗效。《太乙神针》周雍和序日:“(艾灸)虽有救急之功,而焦头烂额,伤其肌肤,是一病未除,又增一病。”该书郭寅皋序云,“惜灸法直接,手续累赘,灼伤肌肤”,“太乙神针系以灸为针,乃我国古法押灸之遣,而其针料之配合,纯粹刚健中正之品,一经燃灸,不数分钟,其药力即能由毛细血管而直达病人体内,发生荣养、杀菌、吸收、兴奋、镇痛、消炎、宣滞、驱风等作用,而足以调整血液之运行,旺盛新陈之代谢,促进神经之强固,结成生理之效果”。《太乙神针、采制艾叶法》曰:“倘水陆舟车,客途旅次,以及穷乡僻壤,无药之处,带备神针,见病即针,针到病除,真属快事。”

      “太乙神针”之法在清代流传甚广,在范毓馞《太乙神针》之后相继问世的该法专著有:甲午年间倪有生作序的《仙传神针》,道光十六年(1836年)虚白子作序的《太乙离火感应神针》,咸丰六年(1856年)叶桂作附篇的《太乙神针》,同治年间(1862~1874年) 冯卓怀订正成书的《太乙神针方》,同治十一年(1872年)孔广培编的《太乙神针集解》,另外还有王静甫作序作跋的《育麟益寿万应神针》等,可见此法在当时影响颇大。据考查,在范氏《太乙神针》之前,康熙五十六年韩贻丰的《太乙神针心法》中已载录了该法;而道光十六年出版的《太乙离火感应神针》中虚白子序则称,该法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刊石于汉阴丛山之壁”,可见在本法的推广、流传与发展中,范氏只是一个中间环节, 但他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他的贡献还是应该肯定的。

      后代医家对“太乙神针”之法不但有继承,也有所发展,例如咸丰六年叶桂在《太乙神针》附篇中云:“实按一法, 轻则布易燃,重则火易灭,均有微碍。”故提出了“面碗隔姜灸法”:“用生姜一-大片, 厚二分许,中扎数小孔,平放应针穴道之上,用面团捏一一小碗,如酒杯大,碗底亦扎数小孔,将神针内药料拆出,再加薪艾绒少许,捏作团,置于碗内点着,平放于姜片之上,顷刻之间,药气即可透人,如觉甚热,将姜片略抬起,停片刻再放下,看碗内药将烧尽,可另换药,每换药三四次即可,每日或-一次,或两次,不拘,总以灸愈为止。”叶氏认为“面碗隔姜灸法”可“收束艾火,不使零星散乱,而药气温暖,半刻许已直透病奥,顿觉肌腠经络之间,氮氲畅适.....法可为太乙神针之一助”。 而《育麟益寿万应神针》中对各种疾病的治疗,则增加了配穴。

      “太乙神针”在清代得到推广运用,有“人人和缓,家家华佗”之说,因而在灸法史上,“太乙神针”当有一席之地。倪有生在《仙传神针》序中载,其本人因“右臂酸痛,大指麻木”,用本法“半月间连灸五次,大指即能伸屈,复于六月间又灸三次,酸痛亦止,运动如常”;周雍和在《太乙神针》序中载:“ 会稽沈公士元任江宁尉,手指麻木,王公出针治之,立愈”;周氏本人“足染木疾,多年不愈,如法制针,未及自治,先治痨病二人,风病一人,血病三人,无不应手而愈,余病亦随治即愈”,是为例。在当代,也有人用本法治疗疾病,如马泽云等用“ 太乙雷火神针”法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刘国欣用太乙神针灸法治疗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黄彪用太乙针灸治疗颈椎病等均取得良好疗效,可见本法尚具现实意义。

    四、阅读文选
    原序(《太乙神针》)

      雍正间,粤东潮州总镇范公,名毓醋,号培兰者,留心寿世,遍阅方书。深叹方书之议论不一,而人身之疾病亦不一,以不一之议论,治不一之疾病,岂不戛戛乎其难之!然而绳墨贵在变通,成法不可拘滞,慨夫今之庸医,不分经络受病之由,不按阴阳表里之症,专以汤头为准,舛误甚多。药之不效,实艺之不精也。夫以微茫变化之经脉,概执成方以治病,一涉疑似,即有毫厘千里之谬。人命相关,可不慎哉?

      范公推其根源,舍胗视之外,欲求其所以治病之神,去病之速,莫若针矣。第针砭之法,有用铁针者,有用银针者,有用艾灸灯灼者,种种不一,虽有急救之功,而焦头烂额,伤其肌肤,是乃一病未除,又增一病,亦非善道。惟有雷火针一法,针既非针,且不着肉,最为善治。但考其药品,多用蜈蚣、全蝎、乌头、巴豆等毒物,率皆猛烈劫制,倘遇孱弱瓶怯之躯,贻害不免,每为踌躇。适有一道人,踵其署而传其针,号日“太乙神针”,制同雷火法,而药皆纯正,且用法隔布七层,不伤肌肉,非若铁针与金石艾灸火灼之令人彷徨畏惧也。范公窃善之,遂择吉依法制造,每遇人有风寒暑湿,痼疾沉疴,治之无不奏效。即多制药针,详列症治,遍送世人,数十年来,济人不少。山阴王公大德得其针。会嵇沈公士元任江宁尉,手指麻木,王公出针针之立愈。沈公遂亦制针遍赠。王辰秋,余得其传,因足染木疾,如法制针,未及自治,先治痨病两人,风病一人,血病三人,无不应手而愈,余病亦随治即痊,润乎此针功效异常,其为仙传无疑,愿与当世宝之!

      【思考题】

      1.太乙神针的主治病证有哪些?

      2.太乙神针操作方法如何?

      3.太乙神针取穴有何特点?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