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27 09:23 编辑
四、耳穴的部位和主治
耳穴共93个,耳郭分区及耳穴定位见图5-54、图5-55。
(一)耳轮穴位
耳轮分为12个区。耳轮脚为耳轮1区;耳轮脚切迹到对耳轮下脚上缘之间的耳轮分为3等分,自下而上依次为耳轮2区、3区、4区;对耳轮下脚上缘到对耳轮上脚前缘之间的耳轮为耳轮5区;对耳轮上脚前缘到耳尖之间的耳轮为耳轮6区;耳尖到耳轮结节上缘为耳轮7区;耳轮结节上缘到耳轮结节下缘为耳轮8区;耳轮结节下缘到轮垂切迹之间的耳轮分为4等分,自上而下依次为耳轮9区、10区、11区、12 区。
耳轮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见表5-8。
表5-8 耳轮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
穴位名称 | 部位 | 主治 | | | 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咯血、出血性疾病 | | | | | | | | | | | | | | | | | 在耳郭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区、7区交界处 | 发热、 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牙痛、失眠、睑腺炎 | | | | | | | | | | | | | | | | | | |
(二)耳舟穴位
耳舟分为6个区。将耳舟分为6等分,自上而下依次为耳舟1区、2区、3区、4区、5区6区。 耳舟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见表5-9。
表5-9 耳舟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
穴位名称 | 部位 | 主治 | | | | | | | | 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2区交界处 | | | | | | | | | | |
(三)对耳轮穴位
对耳轮分为13个区。对耳轮上脚分为上、中、下3等分,下1/3 为对耳轮5区,中1/3为对耳轮4区;上1/3又分为上、下2等分,下1/2 为对耳轮3区;再将上1/2分为前后2等分,后1/2为对耳轮2区,前1/2为对耳轮1区。
对耳轮下脚分为前、中、后3等分,中、前2/3为对耳轮6区,后1/3为对耳轮7区。
对耳轮体从对耳轮上、下 脚分叉处至轮屏切迹分为5等分,再沿对耳轮耳甲缘将对耳轮体分为前1/4和后3/4两部分,前上2/5为对耳轮8区,后上2/5为对耳轮9区,前中2/5为对耳轮10区,后中2/5为对耳轮11区,前下1/5为对耳轮12区,后下1/5为对耳轮13区。
对耳轮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见表5-10。
穴位名称 | 部位 | 主治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对耳轮下脚前端与耳轮内缘交界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 | 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三角窝穴位
三角窝分为5个区。将三角窝由耳轮内缘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分为前、中、后3等分,中1/3为三角窝3区;再将前1/3分为上、中、下3等分,上1/3为三角窝1区,中、下2/3为三角窝2区;再将后1/3分为上、下2等分,上12为三角窝4区, 下12为三角窝5区。
三角窝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见表5-11。
表5-11 三角窝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
穴位名称 | 部位 | 主治 | | | | | | 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早泄 | | | | | | | | | |
(五)耳屏穴位
耳屏分为4个区。耳屏外侧面分为上、下2等分,上部为耳屏1区,下部为耳屏2区;将耳屏内侧面分为上、下2等分,上部为耳屏3区,下部为耳屏4区。
耳屏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见表5-12。
表5-12 耳屏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
穴位名称 | 部位 | 主治 | | | | | | | | | | | | | | | | | | 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链霉素中毒、眩晕、哮喘、休克 | | | | | | | | | |
(六)对耳屏穴位
对耳屏分为4个区。由对屏尖及对屏尖至轮屏切迹连线之中点,分别向耳垂上线作两条垂线,将对耳屏外侧面及其后部分成前、中、后3区,前为对耳屏1区,中为对耳屏2区,后为对耳屏3区。对耳屏内侧面为对耳屏4区。
对耳屏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见表5-13。
表5-13 对耳屏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
穴位名称 | 部位 | 主治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即对耳屏2、3、4区交点处 | | | | |
(七)耳甲穴位
将耳甲用标志点、线分为18个区。在耳轮的内缘上,设耳轮脚切迹至对耳轮下脚间中、上1/3交界处为A点;在耳甲内, 由耳轮脚消失处向后作一水平线与对耳轮耳甲缘相交,设交点为D点;设耳轮脚消失处至D点连线的中、后1/3交界处为B点:设外耳道口后缘上1/4与下3/4交界处为C点。从A点向B点作一条与对耳轮年甲艇缘弧度大体相仿的曲线;从B点向C点作一条与耳轮脚下缘弧度大体相仿的曲线。
将BC线前段与耳轮脚下缘间分成3等分,前1/3为耳甲1区,中1/3为耳甲2区,后1/3为耳甲3区。ABC线前方,耳轮脚消失处为耳甲4区。将AB线前段与耳轮脚上缘及部分耳轮内缘间分成3等分,后1/3为5区,中1/3为6区,前1/3为7区。将对耳轮下脚下缘前、中1/3交界处与A点连线,该线前方的耳甲艇部为耳甲8区。将AB线前段与对耳轮下脚下缘间耳甲8区以后的部分,分为前、后2等分,前1/2为耳甲9区,后1/2为耳甲10区。在AB线后段上方的耳甲艇部,将耳甲10区后缘与BD线之间分成上、下2等分,上1/2为耳甲11区,下1/2为耳甲12区。由轮屏切迹至B点作连线,该线后方、BD线下方的耳甲腔部为耳甲13区。以耳甲腔中央为圆心,圆心与BC线间距离的1/2为半径作圆,该圆形区域为耳甲15区。过15区最高点及最低点分别向外耳门后壁作两条切线,切线间为耳甲16区。15、16区周围为耳甲14区。将外耳门的最低点与对耳屏耳甲缘中点相连,再将该线以下的耳甲腔部分为上、下2等分,上1/2为耳甲17区,下1/2为耳甲18区。
耳甲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见表5-14。
表5-14 耳甲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
穴位名称 | 部位 | 主治 | | | 面瘫、口腔炎、胆囊炎、胆石症、戒断综合征、牙周炎、舌炎 | | | | | | | | | 胃痉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前额痛、牙痛、失眠 | | 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即耳甲5区 | 胃痉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前额痛、牙痛、失眠 | | 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即耳甲6区 | | | 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即耳甲7区 | | | | | | | | | | | | | 腰痛、耳鸣、神经衰弱、肾盂肾炎、遗尿、遗精、阳痿、早泄、哮喘、月经不调 | | | | | | 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偏头痛、带状疱疹、中耳炎、耳鸣、急性胰腺炎 | | | 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近视、单纯性青光眼 | | | | | | 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内耳性眩晕 | | | 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症、口舌生疮 | | | | | | 咳嗽、胸闷、声音嘶哑、皮肤瘙痒症、荨麻疹、便秘、戒断综合征 | | | 便秘、腹胀、上肢外侧疼痛、水肿、耳鸣、耳聋、糖尿病 | | | 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痤疮、间日疟、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症 |
(八)耳垂穴位
耳垂分为9个区。在耳垂上线(经屏间切迹与轮垂切迹所作的直线)至耳垂下缘最低点之间作两条等距离平行线,于上平行线上引两条垂直等分线,将耳垂分为9个区。上 部由前到后依次为耳垂1区、2区、3区;中部由前到后依次为耳垂4区、5区、6区;下部由前到后依次为耳垂7区、8区、9区。
耳垂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见表5-15。
穴位名称 | 部位 | 主治 | | | | | | | | | | | | | | | | | | | | | 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痤疮、扁平疣、面肌痉挛、腮腺炎 | | | |
(九)耳背穴位
耳背分为个5区。分别过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耳背对应点和轮屏切迹耳背对应点作两条水平线,将耳背分为上、中、下3部,上部为耳背1区,下部为耳背5区,再将中部分为内、中、外3等分,内1/3 为耳背2区,中1/3为耳背3区,外1/3为耳背4区。
耳背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见表5-16。
(十)耳根穴位
耳根的穴位名称、部位及主治见表5-17。
穴位名称 | 部位 | 主治 | | | | | | 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腹痛、腹泻、鼻塞、心动过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