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723|回复: 0

    [第7章 针灸治疗各论] 【第一节 内科病证】中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9 10: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4-29 10:49 编辑


    第七章 针灸治疗各论

    第一节内科病证

    中风

      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主症的病证。其发生与饮食不节、五志过极、年老体衰等因素有关,风、火、痰、瘀为主要病因。本病病位在脑,病变涉及心、肝、脾、肾等脏。基本病机是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扰清窍,窍闭神匿,神不导气。

      中风多见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包括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血管意外等。

    辨证

    1.中经络

      主症 半身不遂, 肌肤不仁,舌强言謇,口角歪斜。

      兼见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为肝阳暴亢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为风痰阻络口黏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为痰热腑实肢体软弱,偏身麻木,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 心悸自汗,舌暗,苍白腻, 脉细涩,为气虚血瘀肢体麻木,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菩少, 脉细数,为阴虚风动。

    2.中脏腑

      主症突然昏仆, 神志恍惚,嗜睡,或昏迷,并见半身不遂、舌强语窖、口角歪斜等。兼见神志迷蒙,牙关紧闭,两手握固,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不通,脉弦滑而数为闭证目合口张,手撒溺遗, 鼻鼾息微,二便失禁,四肢逆冷,脉细弱等为脱证。

    治疗

    1.基本治疗

    (1)中经络

      治法  调神导气,疏通经络。以督脉、手厥阴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内关  三阴交  极泉  尺泽  委中

      配穴  肝阳暴亢配太冲、 太溪风痰阻络配丰隆、 风池痰热腑实配曲池、 内庭、丰隆气虚血瘀配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配太溪、风池。口角歪斜配颊车、地仓上肢不遂配肩鶻、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配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足三里、解溪头晕配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配丘墟透照海便秘配天枢、丰隆、支沟复视配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配中极、曲骨、关元。

      方义  脑为元神之府,督脉人络脑,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 调神导气心主血脉藏神,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神,疏通气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操作  水沟用雀啄法, 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使针尖刺到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该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动脉,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可在患侧上、下肢各选2个穴位,采用电针治疗。

    (2)中脏腑

      治法  醒脑开窍, 启闭固脱。以督脉穴和手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百会  内关

      配穴闭证配十二井穴、合谷、太冲脱证配关元、气海、神阙等。

      方义脑为元神之府, 督脉人络脑,水沟、百会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神、疏通气血。

      操作  内关用泻法, 水沟用强刺激,以眼球湿润为度。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神阙用隔盐灸,不计壮数,以汗止、脉起、肢温为度。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 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及顶旁2线。用1.5~2寸毫针平刺人头皮下,快速捻转2~3分钟,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反复行针。行针时和留针后嘱患者活动患侧肢体,此法在半身不遂早期应用疗效更好,留针时间可延长至数小时。

      (2)穴位注射法选上述四肢穴位2~4个。丹参注射液或复方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射1mL,隔日1次。适用于半身不遂。

      (3)电针法 在患侧上、下肢各选组穴位,采用断续波或疏密波,以肌肉微颤为度,每次通电20~ 30分钟。此法适用于半身不遂患者。

    按语

      1.针灸治疗中风疗效满意,尤其对肢体运动、语言、吞咽等功能的康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2.中风的治疗应注重针灸的早期干预,开始越早效果越好。针灸领域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的研究显示,在缺血后立即给予针刺治疗,能使局部脑血流显著增加,使缺血组织局部维持有效的血供,对抗缺血引起的损伤在缺血后再灌注期针刺治疗,可以增加局部组织供血,使脑梗死面积显著减小,神经功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3.要积极预防中风,控制高血压,采取低盐、低脂饮食。若经常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偶有发作性语言不利、肢体痿软无力者,多为中风先兆,可针刺足三里、风市,以加强防治。

      4.针刺能改善脑动脉的弹性和紧张度,扩张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脑组织的氧分压,增加病灶周围脑细胞的营养,促进脑组织的修复。针刺还可清除自由基、调节钙稳定、纠正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紊乱、降低中枢兴奋性氨基酸及一氧化氮的含量,从而保护缺血性脑损伤。

    假性延髓麻痹

      假性延髓麻痹又称假性球麻痹,临床表现为因两侧皮质延髓束损害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即延髓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不完全性瘫痪,出现软腭、咽喉、舌肌运动障碍,吞咽、发音、讲话困难,无舌肌萎缩及纤维性震颤,咽反射存在,下领反射增强,常出现强哭强笑。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梅毒性脑动脉炎等病。

      本病归属中医学噎膈、喑痱等范畴。本病病位在脑,累及舌咽。基本病机是风痰、瘀浊阻滞脑络、舌窍。

    治疗

      治法祛痰化浊, 通关利窍。以督脉穴及局部选穴为主。

      主穴水沟  廉泉  金津  玉液  咽后壁  风池  翳风

      方义水沟导气通关廉泉、金津、玉液、咽后壁为局部选穴,可疏导气血,通利舌窍风池、翳风为近部选穴,可祛风痰,通脑络,利舌咽。

      操作水沟、 廉泉用泻法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出血3寸以上长针在咽后壁点刺3~5风池、翳风针向喉结,震颤徐人2~2.5寸,施小幅度捻转平补平泻法,以咽喉部麻胀为佳,应持续捻转1~3分钟。

    按语

      针灸治疗本病效果较好,但应注意针刺深度和刺激量,如果针刺深度不够或刺激量不足,疗效差。应注意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导致皮质延髓束损伤的原发病稳定并逐渐恢复时,预后良好,原发病加重和反复发作,预后不佳。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