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681|回复: 0

    [第7章 针灸治疗各论] 【第一节 内科病证】胁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7 09: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胁痛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又 称胁肋痛、季肋痛或胁下痛。其发生多与情志不畅、跌仆损伤、饮食所伤、外感湿热、虚损久病等因素有关。肝脉布胁肋,足少阳经循胁里,过季胁,胁肋部为肝胆经络所过之处,故本病病位在肝、胆,与脾、胃、肾有关。基本病机是肝胆脉络不通或脉络失养。

      胁痛可见于西医学的肋间神经痛、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胸膜炎等疾病中。

    辨证

      主症  胁肋疼痛。

      兼见疼痛以胀痛为主,痛无定处,常因情志波动而发作,伴情志不舒,胸闷短气,苔薄白,脉弦,为肝气郁结恶心,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肝胆湿热胁痛如刺,痛处不移,舌质暗,脉沉湿,为气滞血瘀若胁痛编,遇劳加重,头晕目眩,口千明燥,舌红少苔,脉细,为肝阴不足。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疏肝理气, 通络止痛。以足厥阴、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期门  太冲  支沟  阳陵泉

      配穴  肝气郁结配内关、 行间肝胆湿热配阴陵泉、行间气滞血瘀配膈俞、阳辅肝阴不足配肝俞、肾俞。肋间神经痛配相应夹脊穴、阿是穴。

      方义  期门为肝之募穴,太冲为肝之原穴,二者配合能疏肝解郁支沟配阳陵泉疏泄少阳经气,调理气血,共奏理气活血之功。

      操作  毫针刺,用泻法。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肝、胆、脾、胃、肾、神门、胸。取患侧为主,毫针刺,实证用强刺激,虚证用弱刺激,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可用埋针法或压丸法。

      (2)皮肤针法局部阿是穴2~3 个、相应节段夹脊穴。用皮肤针印刺至潮红或微出血,可加拔火罐。

    按语

      1.针灸对胁痛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胁痛可见于多种疾病中,故疗效有异。原发性肋间神经痛、助软骨炎、闪挫扭伤引起者,疗效较佳。而对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 胆结石、 肝硬化、胸膜炎及其后遗症引起者也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但仍需配合对原发病的治疗。

      2.患者心情宜舒畅,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腻。

      3.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可以调节奥迪括约肌的收缩和松弛,也可通过调节胆囊肌肉对缩胆囊素的反应能力来实现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促进胆囊的收缩、胆汁的分泌和结石的排出。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