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运动针法
运动针法是指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医师实施行针手法的同时,令患者活动患处或相关部位,医患配合、提高临床疗效的针刺方法。本法的特点在于针刺过程中强调患者的运动配合。因其强调医师和患者间的配合互动,又称互动式针刺法。
1.操作方法
(1)针刺方法:常规针刺操作得气后,医师继续实施或提插或捻转或提插捻转的手法1~2分钟,同时指导患者做相关的功能活动,每隔5~10分钟施行1次,2~3次为宜。实施行针手法应由弱变强,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防止过于疼痛或发生晕针。
(2)运动方式:患病部位不同,患者进行功能活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关节部位的运动方式以屈伸、旋转形式为主,如做行走、举臂、摇臂,甚或负重举臂、手指精细动作等;五官九窍等部位的运动方式以其生理活动为主,如做吞咽、叩齿、缩肛、发音等动作;内脏或胸腹部的运动方式以呼吸活动为主,例如岔气、胸闷等病症的患者以做胸式或腹式深呼吸为主。
无论患者做何种方式的运动,其速度都应由慢变快,幅度由小到大,渐至生理活动极限;可以间歇进行,某些病症可逐步向疼痛明显的方向去强化活动。
(3)选穴原则:以远道取穴为主。-般是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病在中,取之外。
2.临床应用 此法适用于急性腰扭伤、 肩关节周围炎、软组织损伤和中风偏瘫等运动障碍性疾病。
3.注意事项 患者的体位 选择要适合活动患处,并有助于保持针刺部位的相对稳定。因需反复施行手法,加之患者的活动,要防止滞针或弯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