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697|回复: 0

    [第6章 特定部位刺法] 【第一节 耳针法】三、耳针法的临床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4 10: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灸学堂 于 2022-6-14 10:16 编辑


    三、耳针法的临床应用

      (辅助诊断

      人体疾病的发生,往往会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出现不同的病理反应阳性反应,如皮肤色泽、形态改变变形、变色、脱屑、丘疹,局部痛阈降低,耳穴电阻下降等。以上改变可以借助下列检查法加以判定,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从而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

        1.常用耳穴检查方法

      (1)望诊观察法在自然光线下,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耳郭皮肤有无变色、变形等征象,如脱屑、丘疹、硬结、充血,以及血管形状、颜色的改变等,以确定所在区域与脏腑的关系。

      (2)压痛点测定法围绕全耳或在与疾病相关耳穴的周围,用弹簧探棒等工具以均匀的压力触压耳穴,当触压某穴区时患者出现呼痛或躲闪、皱眉、眨眼等反应,即可确定为压痛敏感。

      (3)皮肤电阻测定法用特制仪器如耳穴探测仪等,依照使用方法测定皮肤电阻、电位、电容等变化仪器会以蜂鸣或指针等形式显示其异常,提示某穴区有电阻降低、导电增加等异常改变。

        2.注意事项

      其一,多穴区敏感时,注意其间的联系与区别。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必然会产生内在的关联与影响,均可能在耳穴上有所表现。因此,要注意敏感穴区之间的主次关系和关联度。

      其二,痛敏以及变形变色与正常反应的区别。点压刺激健康人耳郭也可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可采用看压结合的方法综合判定痛敏点之性质,以避免假阳性。此外,如耳郭上的色素沉着、疣痣、冻疮、瘢痕等也要与疾病相关的变形、变色相区分。

      其三,在观察中要做到全面望诊、有顺序、无遗漏点压力度均匀-致,点压位置以穴区中心点为宜,注意不同程度痛敏点之间的差异。

      (临床应用

        1.适应范围

      (1)各种疼痛性病症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各种外科手术所产生的伤口痛胆绞痛、肾绞痛、心绞痛、胃痛等内脏痛证。

      (2)各种炎症性病症如急性结膜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 胆囊炎、腮腺炎、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等。

      (3)功能紊乱性病症如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眩晕症、胃肠神经官能症、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症等。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单纯性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绝经期综合征等。

      (6)其他如用于手术麻醉,预防感冒、晕车、晕船,戒烟、戒毒,美容、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

        2.选穴组方原则

      (1)辨证取穴根据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辨证选用相关耳穴。如皮肤病,按肺主皮毛的理论,选用肺穴目赤肿痛,按肝开窍于目的理论,选用肝穴骨折的病人,按照肾主骨的理论选取肾穴。

      (2)对症取穴即可根据中医理论对症取穴,如耳中与膈肌相应,可以治疗呃道,又可凉血清热,用于治疗血证和皮肤病也可根据西医学的生理病理知识对症选用有关耳穴,如月经不调选内分泌,神经衰弱选皮质下等。

      (3)对应取穴直接选取发病脏腑器官对应的耳穴。如眼病选眼穴及屏间前、屏间后穴胃病取胃穴妇女经带疾病取内分泌穴。

      (4) 经验取穴临床医师结合自身经验灵活选穴。 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

        3.处方示例

      (1)胃痛主穴胃、脾、交感、神门配穴胰胆、肝。

      (2)头痛主穴枕、题、额、皮质下配穴神门、交感。

      (3)痛经主穴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配穴肝、肾、皮质下、交感。

      (4)失眠主穴神门、内分泌、心、皮质下配穴胃、脾、肝、肾、胰胆。

      (5)哮喘主穴肺、肾上腺、交感配穴神门、内分泌、气管、肾、大肠。

      (6) 荨麻疹主穴肺、肾上腺、 风溪、耳中配穴神门、脾、肝。

      (7)痤疮主穴耳尖、内分泌、肺、脾、肾上腺、面颊配穴心、大肠、神门。

      (8)内耳眩晕症主穴内耳、外耳、肾、脑干配穴枕、皮质下、神门、三焦。

      (9)近视眼主穴眼、肝、脾、肾配穴屏间前、屏间后。

      (10)戒烟主穴神门、肺、胃、口配穴皮质下、内分泌。

        4.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埋针法不宜留置过久。

      (2)耳穴多左右两侧交替使用。

      (3)耳针治疗亦可发生晕针,应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

      (4)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应禁针。

      (5)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和伴有高度贫血者不宜针刺,对年老体弱的高血压患者不宜行强刺激。

      (6)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禁用耳穴刺血法。

      (7)脓肿、溃破、冻疮局部的耳穴禁用耳针。

      (8)耳穴压丸、耳穴埋针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过敏、脱落或污染等情况的发生。

      (9) 对运动障碍性疾病,结合运动针法有助于提高疗效。

      (10)耳穴放血割治时,医师应尽量避免接触患者血液。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